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 篇 医学
    • 4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中医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主题

  • 3 篇 大白鼠
  • 3 篇 家鼠属
  • 2 篇 束旁核
  • 2 篇 电针
  • 2 篇 针刺镇痛
  • 1 篇 视前区
  • 1 篇 针刺作用
  • 1 篇 大后
  • 1 篇 下丘脑前核
  • 1 篇 过敏性脑脊髓炎
  • 1 篇 生理记录仪
  • 1 篇 脑内
  • 1 篇 脑皮层
  • 1 篇 上海市徐汇区中心...
  • 1 篇 动物模型
  • 1 篇 下丘脑腹内侧核
  • 1 篇 色胺
  • 1 篇 去甲肾上腺素
  • 1 篇 机能状态
  • 1 篇 胆碱酯抑制剂

机构

  • 7 篇 上海第一医学院
  • 3 篇 上海第一医学院华...
  • 2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
  • 1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1 篇 上海第二医学院
  • 1 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1 篇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
  • 1 篇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1 篇 北京回龙观医院
  • 1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1 篇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 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
  • 1 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1 篇 上海医科大学
  • 1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上海中药三厂科试...
  • 1 篇 上海市第一结核病...

作者

  • 2 篇 周敬修
  • 2 篇 张安中
  • 1 篇 金弘敏
  • 1 篇 王莉娟
  • 1 篇 杨伯仪
  • 1 篇 姜德鸣
  • 1 篇 王永铭
  • 1 篇 郑荣远
  • 1 篇 冯洁
  • 1 篇 姚景莉
  • 1 篇 杨期东
  • 1 篇 邢清和
  • 1 篇 江澄川
  • 1 篇 曾大允
  • 1 篇 叶志钧
  • 1 篇 朱启建
  • 1 篇 李盛昌
  • 1 篇 吕燕燕
  • 1 篇 俞蕾平
  • 1 篇 陈峰

语言

  • 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第一医学院针麻研究室神经药理组"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卡巴拉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年 第4期34卷 210-213页
作者: 王荫华 陈清棠 张振馨 舒良 姚景莉 余慧贞 张昱 杨期东 赵伟秦 金弘敏 孔凡元 苏炳华 陈峰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100034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药理研究室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 北京回龙观医院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教研室
目的 评价卡巴拉汀治疗中国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试验。共有 12 4例 5 0岁以上轻中度AD患者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得分在 10~ 2 6分之间 ,并随机分为两 (卡巴拉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Wistar大鼠过敏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 第6期27卷 471-472,F003页
作者: 邢清和 郑荣远 王永铭 朱启建 王群姬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温州325000 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理学教研究室 上海200032
1933年Rivers等采用多次肌肉注射兔脑提取物的方法,首次成功建立了和人类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临床特征和病理改变相似的动物模型,即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动物模型。随后M...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杏仁复合体的传入性联系——HRP法对大白鼠杏仁中央核和内侧核的研究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报 1983年 第4期 367-373,450页
作者: 姚宗兴 周敬修 上海第一医学院针麻原理研究室神经形态组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微量注射和微电泳方法从三个不同入路对大白鼠的杏仁内侧核和杏仁中央核作传入性联系研究。观察表明:终纹床核、下丘脑腹内侧核和中脑黑质密带主要投射到杏仁内侧核。而前梨状区、杏仁周围区、嗅区皮质、尾壳核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白鼠视前区的传入性联系
收藏 引用
解剖学报 1982年 第2期 178-186,229页
作者: 周斯舜 周敬修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部针麻研究室 上海第二医学院解剖学教研组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轴突逆行传递的方法研究大白鼠视前区和下丘脑前核传入联系,采取了微量注射时多种途径入路,并结合离子透入的方法。HRP注射于视前内侧区,所有例子在下丘脑周核、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前核、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纳洛酮对不同强度电针所致镇痛效应的作用
收藏 引用
针刺研究 1981年 第2期 136-140页
作者: 张安中 曾大允 张玲妹 程介士 叶志钧 欧淑培 上海第一医学院针麻研究室神经药理组 上海第一医学院针麻研究室神经生理组
脑内阿片受体及内啡肽系统的发现,对针刺镇痛原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关于针刺所致各种效应,特别是镇痛效应和阿片受体及其递质系统有何关系的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Mayer 和上海市人体针刺镇痛实验协作分别在人体用吗啡拮抗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去甲肾上腺素的放射酶学测定法(简讯)
收藏 引用
复旦学报(医学版) 1981年 第1期 28-28页
去甲肾上腺素(NA)的放射酶学测定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是生理学和药理研究中的项重要技术。我们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了种改进的NA放射酶学测定法:用S-腺苷-L-[甲基-~3H]-甲硫氨酸(~3H-SAM)作为甲基供体,在苯乙胺-N-甲基转移酶的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脑尾核在针刺镇痛中作用的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80年 第3期 135-140+193页
作者: 江澄川 李盛昌 陈公白 杨伯仪 姜德鸣 颜杰 何莲芳 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神经病学研究室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部针麻研究组 复旦大学生物系生理组
报告12例晚期癌肿恶痛行尾状核内慢性埋藏电极术。电刺激尾状核头部使恶痛缓解,抑制体感区感觉诱发电位的晚成份和丘脑中央中核束旁核复合体的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认为针刺激发了尾核的抗痛机能,尾核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丘脑内侧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脑内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收藏 引用
生理学报 1979年 第2期 121-132页
作者: 金国章 韩怡凡 俞蕾平 冯洁 汪范生 张振德 张安中 盛美萍 吕燕燕 石国富 王莉娟 胡继旺 黄利群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针麻研究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部针麻研究组 上海市第一结核病防治医院
许多资料证明,针刺感觉由外周神经传入中枢,经过脊髓、脑干和丘脑各级水平的整合,达到抗痛的目的。针刺具有复杂的调整作用,它既能激发某些神经元的功能,又要抑制另神经元的功能,而神经递质正是实现这两方面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正常人大脑皮层体感平均诱发电位及针刺对其影响的初步观察
收藏 引用
针刺研究 1978年 第1期 13-14页
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定程度上反映了感觉传入活动过程和皮层机能状态,因而可借以作指标,从诱发电位不同成份的机能意义及针刺后的变化推测针刺作用的所在部位。本工作采用电子计算机叠加平均方法记录大脑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探讨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灵芝片治疗神经衰弱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1976年 第3期 140-142页
在大力“开展、发掘、整理、提高”中草药的群众运动中,近年来各地对灵芝作了不少的临床验证和化学分析工作。为了进步摸索灵芝对神经衰弱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我们与上海第二医学院瑞金医院神经科、上海第二医学院第三人民医院中医门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