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27 篇 期刊文献
  • 4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17 篇 医学
    • 146 篇 临床医学
    • 8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1 篇 中西医结合
    • 3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0 篇 特种医学
    • 2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2 篇 理学
    • 26 篇 生物学
    • 4 篇 生态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27 篇 工学
    • 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 篇 核科学与技术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9 篇 教育学
    • 13 篇 教育学
    • 5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5 篇 管理学
    • 15 篇 公共管理
  • 9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20 篇 大鼠
  • 19 篇 高压氧
  • 14 篇 中毒
  • 13 篇 芥子气
  • 11 篇 小鼠
  • 10 篇 硫芥
  • 10 篇 硫芥中毒
  • 9 篇 肿瘤
  • 9 篇 潜水员
  • 8 篇 氧惊厥
  • 8 篇 睡眠剥夺
  • 8 篇 淋巴细胞
  • 8 篇 饱和潜水
  • 7 篇 肿瘤治疗
  • 7 篇 氧化应激
  • 7 篇 水母
  • 6 篇 凋亡
  • 6 篇 氧中毒
  • 6 篇 潜水
  • 6 篇 高分压氧

机构

  • 328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21 篇 海军军医大学
  • 17 篇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
  • 12 篇 海军潜艇学院
  • 10 篇 第三军医大学
  • 10 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
  • 9 篇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 7 篇 青岛大学
  • 6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
  • 6 篇 长海医院
  • 6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 6 篇 解放军第101医院
  • 5 篇 解放军307医院
  • 4 篇 东海舰队航保处
  • 4 篇 同济大学
  • 4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3 篇 海军医学研究所
  • 3 篇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 3 篇 海军总医院
  • 3 篇 北京军医学院

作者

  • 66 篇 张黎明
  • 60 篇 蒋春雷
  • 50 篇 陶恒沂
  • 40 篇 孙学军
  • 40 篇 朱明学
  • 38 篇 赵杰
  • 33 篇 蔡建明
  • 32 篇 练庆林
  • 28 篇 徐伟刚
  • 26 篇 郭明珠
  • 25 篇 陈志龙
  • 23 篇 陶凯忠
  • 22 篇 肖良
  • 19 篇 李润平
  • 16 篇 韩玲
  • 16 篇 钱炳龙
  • 15 篇 李百龙
  • 15 篇 屠志浩
  • 14 篇 李雨
  • 14 篇 樊军文

语言

  • 369 篇 中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航海医学教研室"
370 条 记 录,以下是321-330 订阅
排序:
细胞分化诱导剂与端粒酶活性调控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1年 第2期17卷 140-142页
作者: 张黎明 贺茜 陈志龙 杨光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妇产科 上海200433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专业 本科实习生南京210009
端粒酶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关密切,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细胞分化诱导剂抑制端粒酶活性的研究进展明显。本文介绍了维甲类化合物、维生素D3类化合物。茶多酚以及苦参碱等多种细胞分化诱导剂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 评论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阴阳虚证关的初步探讨
收藏 引用
上海药杂志 2001年 第1期35卷 34-35页
作者: 凌昌全 李敏 朱德增 陈喆 俞超芹 黄雪强 潭金兴 卢军华 徐仁宝 赵伟康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科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卫生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学研究老年所 上海200032
通过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的总结回顾 ,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 (GR)与阴阳虚证的关。研究结果提示糖皮质激素受体降低是阴阳虚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病理基础之一 ,且GR下降无特异性 ;参附汤、生脉饮救治阴阳虚证的机理之一是通过增加细胞内G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肝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端粒酶亚单位的表达
收藏 引用
肿瘤 2001年 第5期21卷 357-359页
作者: 张黎明 印木泉 贺茜 陈志龙 毕洁 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卫生毒理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长海医院妇产科 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目的 检测肝细胞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端粒酶RNA成分 (humantelomeraseRNAcomponent,hTR)和蛋白催化亚单位 (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 ,hTERT)各自表达情况。方法 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es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鲍鱼毒素及其类似物的制备与光化学、光生物学作用研究
鲍鱼毒素及其类似物的制备与光化学、光生物学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毒理专业委员会第4次、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毒素专业组第5次学术研讨会
作者: 陈志龙 毛庆武 吴激 樊军文 李玥 董俊瑞 王建国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鲍鱼毒素是从鲍鱼(Haliotis sp.)内脏中分离提取的有皮肤光毒作用的化合物.在太阳光照条件下,小鼠口服鲍鱼毒素的致死剂量为50μg/kg,人和动物食用一定量的鲍鱼肝和内脏也可致病,需长期避光方可减轻病情.鲍鱼毒素来源于鲍鱼饵料海
来源: 评论
芥子气全身吸收中毒的抗毒治疗
收藏 引用
军医学杂志 2001年 第4期22卷 362-365页
作者: 赵杰 袁浩 朱明学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芥子气是一种糜烂性毒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首次在伊泊尔地区大规模使用.战期间也曾发生过舰船、海水被芥子气染毒和舰员在染毒海水中局部和全身吸收中毒死亡的战例. 芥子气最近一次大规模用于战争是在两伊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叶绿素衍生物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药学实践杂志 2001年 第5期19卷 266-269页
作者: 李月 樊军文 陈志龙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护医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叶绿素衍生物是近年发展起来一类很有理论研究与药用价值的化合物。本文对叶绿素衍生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迷,讨论了叶绿素衍生物对肿瘤、肝脏损伤、贫血等疾病的作用。
来源: 评论
我国东南沿海常见海洋生物伤及其防治
收藏 引用
军医学杂志 2001年 第3期22卷 265-267页
作者: 陈志龙 张黎明 蔡建明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室 上海200433
介绍了我国东南沿海常见海洋生物伤的种类。
来源: 评论
抑癌基因PTEN/MMAC1的cDNA克隆及其表达质粒的构建
收藏 引用
生物技术通讯 2001年 第1期12卷 1-4页
作者: 陈坚 张晓琴 傅继梁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军队卫生教研室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感染科 上海200433 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和分子遗传研究所 上海200433
为了获得PTEN/MMAC1的cDNA并构建其酵母双杂交统中的诱饵质粒和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利用RT PCR方法 ,从 2 93细胞中扩增出一约 1.2kb的DNA片段 ,与pGEMTEasy连接 ,作全自动测序确证 ,重组入pLexA载体 ,构建成pLexA PTEN/MMAC1,并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潜水人员防御方式与身心健康关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年 第2期10卷 139-140页
作者: 陈国民 刘志宏 陶恒沂 陶凯忠 济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军事医学教研室 山东济南250022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潜水医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目的 了解海军潜水人员的防御方式特点和身心健康状况 ,并探讨者的关。方法 用防御方式问卷和康奈尔医学指数对海军某部 177名潜水人员进行团体测验。用等级相关数分析者的相关关。结果 潜水人员防御方式与身心健康状况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眼镜蛇毒素抗关节炎作用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1年 第5期17卷 597-597页
作者: 张黎明 杨光 陈志龙 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防化医学教研室 上海200433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专业 本科实习生南京210009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眼镜蛇及其毒性成分可通经络,祛风湿,并具有强身健体之功效[1].为了研究眼镜蛇毒素的抗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作用及其合适的给药途径与剂量,对眼镜蛇毒素进行不同方式和程度的修饰减毒,观察比较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