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 篇 医学
    • 10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主题

  • 3 篇 腹主动脉瘤
  • 3 篇 腔内隔绝术
  • 2 篇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2 篇 治疗
  • 2 篇 无创检查
  • 2 篇 主动脉夹层
  • 1 篇 心绞痛
  • 1 篇 外科诊断
  • 1 篇 胸背部
  • 1 篇 进展
  • 1 篇 主动脉扩张病
  • 1 篇 胸主动脉夹层
  • 1 篇 个体化分型
  • 1 篇 微创
  • 1 篇 破裂
  • 1 篇 血管系统疾病
  • 1 篇 老年人口
  • 1 篇 老年性
  • 1 篇 微创腔内隔绝术
  • 1 篇 屈服形状改变比能

机构

  • 9 篇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
  • 4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
  • 1 篇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
  • 1 篇 上海市血管系统疾...

作者

  • 10 篇 景在平
  • 5 篇 jing zai-ping
  • 3 篇 陈泉
  • 2 篇 汤敬东
  • 2 篇 梅志军
  • 2 篇 包俊敏
  • 2 篇 张雷
  • 2 篇 tang jing-dong
  • 1 篇 cui jia-sen
  • 1 篇 崔佳森
  • 1 篇 潘峰
  • 1 篇 赵志青
  • 1 篇 裴轶飞
  • 1 篇 张健
  • 1 篇 袁良喜
  • 1 篇 冯睿
  • 1 篇 郭明金
  • 1 篇 guo ming-jin
  • 1 篇 pan feng
  • 1 篇 chen quan

语言

  • 1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1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老年性主动脉扩张疾病诊治探讨
收藏 引用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07年 第2期13卷 67-69页
作者: 景在平 郭明金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20043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比例不断增加,据全国老龄办报告: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43亿,预计2037年超过4亿,2051年达到最大值,之后一直维持在3-4亿的规模。随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警惕 像心绞痛的动脉瘤
收藏 引用
家庭用药 2009年 第10期 18-19页
作者: 景在平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 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患者蔡某,男,39岁,安徽人。因猝发胸背部剧痛多方求治,于2008年12月7日慕名求治于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急诊。经查确诊蔡先生患有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但病变发生部位非同一般,瘤体处在近心端的升主动脉上,被公认是微创腔内隔绝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瘤体重构的研究现状
收藏 引用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 第5期15卷 294-296页
作者: 崔佳森 张健 景在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 200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 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灾难性大血管疾病,起病急骤,进展快,一旦发生破裂或器官缺血等并发症,死亡率极高。传统的开胸病变主动脉切除和人工血管置换术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术式,而近年来兴起的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由于其微创性和安全有效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动脉夹层的个体化分型与治疗
收藏 引用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 第5期15卷 298-300页
作者: 汤敬东 景在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200433
主动脉夹层个体化分型与治疗就是临床上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适合于该患者分型诊治措施的过程,应包括使用证据、经验或病理生理推理并结合患者意愿的决策过型。而最终的治疗方案,可从决策始采用的疾病分型一窥全貌。[第一段]
来源: 评论
腹主动脉瘤的无创检查
收藏 引用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 第5期15卷 292-294页
作者: 陈泉 张雷 梅志 包俊敏 景在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 200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 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
腹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比较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是由于腹主动脉局限性退化扩张,最终无法承受血流冲击导致瘤壁破裂的一种高危性疾病,90%以上的动脉瘤破裂者发生猝死。在得到诊断的症状性腹主动脉瘤中,2年内自然破裂率达到5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腹主动脉瘤破裂的外科诊疗进展
收藏 引用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 第5期15卷 296-298页
作者: 田磊 赵志青 冯睿 景在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 200433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 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
腹主动脉瘤破裂是血管外科最为凶险的疾病之一。起病较隐匿,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死亡率高。腹主动脉瘤一旦破裂,如不及时进行外科修复治疗,患者24h内生存率<50%,3个月内罕有生存,总死亡率可达85%-95%。即使能够获得及时手术治疗的病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动脉扩张病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无创检查
收藏 引用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 第5期15卷 292-294页
作者: 陈泉 张雷 梅志 包俊敏 景在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 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 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
腹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比较常见的动脉扩张性疾病,是由于腹主动脉局限性退化扩张,最终无法承受血流冲击导致瘤壁破裂的一种高危性疾病,90%以上的动脉瘤破裂者发生猝死。在得到诊断的症状性腹主动脉瘤中,2年内自然破裂率达到50%。而随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假腔壁力学分析的动物实验
收藏 引用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 第5期15卷 312-314页
作者: 潘峰 汤敬东 景在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上海200433
目的从力学的角度分析腹主动脉瘤破裂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的原因。方法通过胸主动脉夹层假腔内外层的屈服形状改变比能,发现两者间的关系。结果60%的实验犬形成夹层模型。假腔内层的形状改变比能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瘤体演变特点
收藏 引用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 第5期15卷 353-355页
作者: 袁良喜 景在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上海20043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隔绝近端裂口后,恢复真腔及分支动脉血流、假腔血栓化并机化收缩,主夹层动脉瘤重构稳定,减少动脉瘤破裂机会。由于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恢复快等特点,腔内隔绝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最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主动脉扩张病腔内微创治疗新进展
收藏 引用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 第5期15卷 291-291页
作者: 景在平 裴轶飞 陈泉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血管外科研究所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200433
1991年Parodi首次报道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1994年Dake首次报道胸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国内腔内隔绝术首次应用于腹主动脉瘤(1996)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998)治疗,也已经有十年左右的时间.在这短短十年里,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腔内微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