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99 篇 期刊文献
  • 40 篇 会议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44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57 篇 医学
    • 218 篇 临床医学
    • 6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4 篇 中西医结合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口腔医学
    • 3 篇 特种医学
  • 50 篇 理学
    • 47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42 篇 工学
    • 1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1 篇 生物工程
    • 7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公安技术
    • 2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3 篇 农学
    • 10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10 篇 历史学
    • 10 篇 考古学
    • 10 篇 世界史
  • 6 篇 教育学
    • 3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6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主题

  • 15 篇 超微结构
  • 13 篇 细胞化学
  • 9 篇 胃肿瘤
  • 8 篇 营养
  • 8 篇 dna
  • 8 篇
  • 7 篇 抗氧化营养素
  • 7 篇 精神分裂症
  • 7 篇 肿瘤
  • 7 篇 诊断
  • 7 篇 心肌细胞
  • 7 篇 巨噬细胞
  • 7 篇 治疗
  • 6 篇 流式细胞术
  • 6 篇 微量元素
  • 6 篇 转基因小鼠
  • 6 篇 内皮细胞
  • 6 篇 细胞凋亡
  • 5 篇 实验研究
  • 5 篇 细胞因子

机构

  • 385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43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22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18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14 篇 复旦大学
  • 14 篇 同济大学
  • 11 篇 汕头大学
  • 11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10 篇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
  • 8 篇 上海铁道大学
  • 6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6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6 篇 国家人类基因组南...
  • 6 篇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
  • 6 篇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
  • 5 篇 第二军医大学
  • 5 篇 上海医科大学
  • 5 篇 北京大学
  • 5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4 篇 东南大学

作者

  • 37 篇 汤雪明
  • 33 篇 蔡美琴
  • 31 篇 陈仁彪
  • 28 篇 王铸钢
  • 25 篇 陆振虞
  • 24 篇 韩玉升
  • 24 篇 史桂英
  • 23 篇 陈玉英
  • 23 篇 石学耕
  • 21 篇 史奎雄
  • 19 篇 程五凤
  • 18 篇 顾鸣敏
  • 17 篇 王祖承
  • 17 篇 王少墨
  • 17 篇 张海国
  • 17 篇 胡庆沈
  • 17 篇 刘炳荣
  • 15 篇 江兰英
  • 11 篇 易静
  • 9 篇 陈福国

语言

  • 44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用物理教研室"
441 条 记 录,以下是291-300 订阅
排序:
用Amp-FLP方法分析江浙沪汉族人群D1S80位点多态性
收藏 引用
遗传 1996年 第4期18卷 15-18页
作者: 冯哲 张雁征 杨颖 张工梁 陈仁彪 上海血液中心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上海200025
采用PCR结合PAGE电泳及银染技术,即Amp-FLP方法,分析了148名江浙沪汉族人中D1S80位点的多态性分布,观察到20种等位基因,53种基因型。首次在国际上发现重复单元数为39的等位基因、该位点观察杂合性为0.86个体鉴别力为0.96多态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NA含量分析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 第3期16卷 199-201页
作者: 时国朝 邓伟吾 黄绍光 刘炳荣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肺科 上海第二医科生物物理教研室
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检测38例良、恶性胸腔积液标本,并进行胸液细胞学、胸液癌胚抗原值检测。结果显示流式细胞DNA含量分析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敏感性为81.0%;若结合胸液细胞学、胸液癌胚抗原值检测,则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汉族人群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第27内含子G/A多态性
收藏 引用
遗传 1996年 第4期18卷 12-14页
作者: 陆振虞 陈仁彪 小林公子 李黎明 有波忠雄 滨口秀夫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上海200025 日本国筑波大学医学遗传研究室
采用PCR—ASO方法,对日本筑波大学101名中国汉族留学人员的DNA样品进行了原纤维蛋白-1基因(FBN1)第27内含子G/A多态性测定。结果发现,A等位基因频率为0.5396G等位基因频率为0.4604。与Tynan等人报道的数据(A和G等位基因的频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上海地区老人抗氧化营养素状况探讨
上海地区老人抗氧化营养素状况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
作者: 蔡美琴 王少墨 陈馨 金慧芳 许秀娴 高岷 程五凤 任蓓麟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营养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营养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营养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营养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营养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营养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营养教研室 上海市卢湾区卫生防疫站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老人抗氧化营养素的摄入状况及体内抗氧化功能水平。方法:膳食调查采用24小时询问法,结果经微机处理。生化指标测定:血清VitC、β-胡萝卜素采用比色法,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采用化学发光法,血清过氧化脂质和血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NB_4细胞生物学特性与维甲酸诱导分化机理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 1996年 第3期18卷 159-162页
作者: 石学耕 史桂英 朱军 陈赛娟 陈竺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200025 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研究了NB_4细胞多项生物学参数及三种维甲酸(RA)对NB_4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探求RA诱导分化的机理。形态学观察、细胞生长曲线、DNA含量分析、Brda掺入、膜分化抗原测定、硝基蓝四唑(NBT)试验等研究表明,NB_4细胞DI=1.73,T_D=24.9小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硅粉纯化水中病毒核酸在PCR方法中作用研究
收藏 引用
卫生研究 1996年 第3期25卷 143-147页
作者: 刘晶星 J.M.Seigneurin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上海200025 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第一大学医学院分子病毒室
利用纯腐殖酸制剂,人工制备了污染有脊髓灰质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轮状病毒及3种病毒混合的水样品,研究了腐殖酸对反转录和 PCR(RT-PCR)的抑制作用及硅粉的去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当水中腐殖酸浓度大干或等于1g/L 时,3种病毒的 RT-PCR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医学营养专业教育雏议
医学营养专业教育雏议
收藏 引用
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
作者: 程五凤 史奎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营养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营养教研室
医学营养专业教育在我国一度中断40年后,自80年代中期始,数所医学院校相继设置医学营养专业,历经十年努力,目前情况如何?仅就我校实情,浅谈一孔之见。一、纵观古今中外的医学发展史,营养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营养工
来源: 评论
睾丸间质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内体
睾丸间质细胞的早期和晚期内体
收藏 引用
第九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
作者: 汤雪明 张蕙心 陈晓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在细胞内吞过程中,内体(endosome)是一个中心环节,对细胞内大分子的分选和运输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内体的结构和功能,本实验用金标记 hCG 作为受体介导内吞的示踪物,用金标记 ConA 和 WGA 作为吸附内吞的示踪物,注射入大鼠睾丸间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肥大心肌细胞残余体外吐
大鼠肥大心肌细胞残余体外吐
收藏 引用
第九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
作者: 韩玉升 陈玉英 汤雪明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正>由于大鼠腹主动脉缩窄,造成心脏左心压力负荷升高,引起在心壁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内合成代谢增加,肌原纤维、线粒体、肌浆网成份增大。但在缩窄10周时,发现溶酶体面积明显增大, 自体吞噬活跃;同时 T 管扩张,并有细胞降解...
来源: 评论
电击后心脏损伤的实验研究
电击后心脏损伤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
作者: 姚季生 辛正翰 王健 颜召文 韩玉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将电击器电路连接家兔左前肢和右后肢,用200V 5mA交流电定时电击,制造电击死和电击伤时心脏损伤的动物模型。结果显示:电击死前ECG出现颤波,光镜下心肌纤维广泛断裂,间质出血, 小血管周围水肿,心肌灶性坏死,心房心肌坏死累及心内膜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