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95 篇 期刊文献
  • 15 篇 会议
  • 1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3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7 篇 医学
    • 104 篇 临床医学
    • 4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3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2 篇 中西医结合
    • 17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4 篇 中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57 篇 理学
    • 50 篇 生物学
    • 5 篇 数学
    • 3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 篇 天文学
    • 1 篇 地球物理学
    • 1 篇 生态学
  • 35 篇 工学
    • 17 篇 生物工程
    • 1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农学
    • 19 篇 作物学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主题

  • 23 篇 临床试验
  • 22 篇 聚合酶链反应
  • 11 篇 基因
  • 10 篇 dna
  • 9 篇 确切概率
  • 7 篇 生物统计
  • 7 篇 基因表达
  • 7 篇 细胞凋亡
  • 6 篇 假设检验
  • 6 篇 统计分析
  • 6 篇 卫生统计
  • 6 篇 样本含量
  • 6 篇 汉族
  • 6 篇 生长因子
  • 5 篇 烧伤
  • 5 篇 多中心临床试验
  • 5 篇 rflp
  • 5 篇 torch
  • 5 篇 基因治疗
  • 5 篇 可信区间

机构

  • 305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20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16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10 篇 北京医科大学
  • 9 篇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
  • 8 篇 东南大学
  • 8 篇 南通医学院
  • 7 篇 南京医科大学
  • 6 篇 复旦大学
  • 6 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 6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6 篇 浙江医科大学
  • 5 篇 第一军医大学南方...
  • 5 篇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
  • 5 篇 苏州医学院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
  • 4 篇 南京医学院
  • 4 篇 上海市免疫学研究...
  • 4 篇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 4 篇 瑞金医院

作者

  • 84 篇 陈诗书
  • 75 篇 苏炳华
  • 32 篇 何清波
  • 23 篇 赵涵芳
  • 21 篇 陈仁彪
  • 18 篇 姚晨
  • 17 篇 夏爱娣
  • 17 篇 陈峰
  • 17 篇 费虹明
  • 17 篇 章有章
  • 17 篇 史秉璋
  • 15 篇 王亚新
  • 15 篇 程枫
  • 13 篇 卢健
  • 11 篇 钱关祥
  • 11 篇 杨琦
  • 10 篇 刘玉秀
  • 10 篇 徐克继
  • 10 篇 钱宗立
  • 10 篇 杨惠珍

语言

  • 3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统计学教研室"
311 条 记 录,以下是201-210 订阅
排序:
HLA—D区基因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华医杂志 1991年 第10期71卷 555-559页
作者: 费虹明 Scharf,S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学教研室 200025 Department of Human Genetics Cetus Corporation Em eryville California USA Department of Molocular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Scripps Clinic and Research Foundation La Jolla California USA
为了鉴别在原发性干燥综合症病理过程中起作用的遗传因子和预测疾病的进展,我们应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和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别HLA-DRB 1、DRB 3、DQA和DQB基因。在75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病人中发现:(1)HLA-DR 3(55%)和DRw 8(13%)频率比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α-TNF修饰肝癌细胞辐射后增殖性和致瘤性的改变
收藏 引用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1997年 第3期17卷 182-184页
作者: 徐荣婷 朱敏 张腾飞 胡亮 吴兆平 陈诗书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人类基因治疗研究中心 200025
将含α-肿瘤坏死因于互补DNA(α-TNFcDNA)的缺陷型逆转录病毒感染人肝癌细胞株(HHCL),经新霉素衍生物(G418)筛选,获得HHCL-TNF基因修饰株,用不同强度60Co辐射后,以不同浓度,分别接种BALB/C裸鼠,定期观察接种处肿瘤的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芍药甙与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对犬重症急性胰腺炎Oddi括约肌影响的比较研究
收藏 引用
胃肠病 2005年 第4期10卷 223-226页
作者: 诸琦 夏璐 沈骏 袁耀宗 徐家裕 何清波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消化内科 200025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统计教研室
背景:传统医应用白芍作为松弛平滑肌的药物之一,芍药甙为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的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能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目的:比较芍药甙与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对实验性SAP犬Oddi括约肌的影响。方法:将20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内照射(He-Ne)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凋亡细胞(PCD)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激光生物 1996年 第4期5卷 923-926页
作者: 徐清 许松林 成柏华 王如瑶 王德炉 朱雅芬 沈龙芳 吴之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上海东南医院
本文报道了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九例患者过程中,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凋亡细胞的发生,结果提示,照射后凋亡细胞百分率为(6.43±5.07%)与照射前比较(0.38±0.53%),p...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对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调节作用
收藏 引用
激光生物 1997年 第3期6卷 1105-1109页
作者: 徐清 史桂英 许松林 成柏华 王如瑶 朱雅芬 俞庆宪 吴之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 上海东南医院
本文报道了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对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实验结果提示:在23例经650nm.5mW的半导体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一次,五次和十次的患者中,CD+3细胞亚群的百分比与照射前(6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脑胶质瘤c DNA文库的构建
收藏 引用
生物杂志 1993年 第3期9卷 364-367页
作者: 覃文新 王尧 赵涵芳 左剑玲 杜子威 章有章 陈诗书 苏州医学院脑神经研究室 苏州21500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曾制备得到两株单克隆抗体,分别特异地针对两种胶质瘤相关抗原-47kD和180kD的膜糖蛋白。为了阐明这两种胶质瘤相关抗原的生物本质及其在正常胶质细胞向恶性转化过程中可能起的作用,我们构建了一个λgtll表达型的人脑胶质瘤cDNA...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半导体激光(650nm,5mW)血管内照射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激光生物 1998年 第1期7卷 8-10页
作者: 史桂英 徐清 许松林 成柏华 王如瑶 俞庆宪 朱雅芬 吴之畏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物理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神经生物学实验室 上海东南医院
本文报道了用半导体激光进行血管内照射(ILIB)对十三例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发现照射前PCD为5.47±3.65%,第一次照射后为7.1±3.16%,第五次照射后为16.71±9.5%。者均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劣效性/等效性试验中的统计学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药理杂志 2000年 第6期16卷 448-452页
作者: 刘玉秀 姚晨 陈峰 陈启光 苏炳华 孙瑞元 南通医学院医学统计教研室!南通22600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医务部!南京210002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统计教研室!北京100842 皖南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芜湖241001 东南大学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系!南京210009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统计教研室!上海200025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进步,许多疾病的治疗已有现成的有效药物,以阳性标准治疗而不是安慰剂作为对照的临床试验愈来愈多,导致了许多新药临床研究的目的发生转变,更多遇到的情形是要确认新药的临床疗效是否不差于或者相当于标准的有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多交叉设计生物利用度试验的等效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临床药理杂志 2002年 第3期18卷 219-223页
作者: 刘玉秀 姚晨 陈峰 陈启光 苏炳华 孙瑞元 解放军总医院医学统计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统计教研室 南通医学院医学统计教研室 上海 200025 芜湖 241001 皖南医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 南京 210002 南通 226001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信息科 东南大学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系 北京 100853 南京 210009
生物利用度研究中,对双交叉设计试验,已有成熟的等效性分析的统计方法,包括双单侧t检验法、可信区间法等。近年来,新药生物利用度研究中不时遇到采用多交叉设计的情形。为了判定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之间的等效性,双交叉设计中使用的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长因子与医的关系
收藏 引用
福建医 1996年 第1期30卷 99-102页
作者: 章有章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生长因子与医的关系章有章生长因子(growthfactor)是近几十年来陆续发现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早在50年代,意大利生物家RitaLevi-Montalcini在进行小鼠肉瘤植入鸡胚胎的实验时,发现了第一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