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国内外循证卫生政策简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数据库中循证卫生政策简报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8月6日。采用Charticular、VOSviewer和Cite Space软件对...
详细信息
目的 分析国内外循证卫生政策简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CNKI数据库中循证卫生政策简报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8月6日。采用Charticular、VOSviewer和Cite 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机构、期刊、作者、关键词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145篇相关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41篇、中文文献4篇。英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家发文量最多的是美国,机构发文量最多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期刊发文量最多的是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近年热点关键词聚焦于食品与营养安全系统、心血管疾病、肥胖、影响、公共卫生政策等,“医疗保健”和“知识转化”的相关研究有望成为前沿热点。中文文献发文量较少,研究内容涉及公共卫生领域政策简报和政策简报方法学研究。结论 国外未来研究的侧重点可能是医疗保健、食品与营养、心血管疾病、肥胖等卫生议题的政策简报及其影响,政策简报用于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目前国内外在循证卫生政策简报领域的研究发展存在显著差异,国外相关研究已趋向成熟,而国内尚处于萌芽阶段,亟需充实方法学体系、丰富研究内容,未来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融合多学科研究方法,以推动我国循证卫生政策简报领域的完善与可持续发展。
目的系统调查2021―2023年中国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中有关卫生经济学证据的报告现状,为我国指南和共识的制订/修订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WanFang Data、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搜集202...
详细信息
目的系统调查2021―2023年中国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中有关卫生经济学证据的报告现状,为我国指南和共识的制订/修订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CBM、WanFang Data、中华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搜集2021―2023年我国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纳入指南和共识的卫生经济学证据等信息后,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描述。结果共纳入4236部指南或共识,其中1066(25.17%)部报告了卫生经济学证据;120(11.26%)部在推荐意见的形成中报告了卫生经济学证据;109(10.23%)部在证据质量的分级中报告了卫生经济学证据;832(78.05%)部在推荐意见的解释说明中报告了卫生经济学证据。结论2021—2023年中国发布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中对卫生经济学证据的报告率不高;专家共识的卫生经济学证据报告率相比指南更低。建议指南和共识制订过程中,在推荐意见的形成、证据质量的分级和推荐意见的解释说明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卫生经济学证据的应用,以提高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科学性、严谨性和适用性,发挥指南和共识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临床诊疗效果,提升医疗质量等方面的作用。
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对已使用20年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强调指南应基于系统评价证据,平衡不同干预措施利弊,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保健服务的推荐意见[1]。《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
详细信息
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对已使用20年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强调指南应基于系统评价证据,平衡不同干预措施利弊,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保健服务的推荐意见[1]。《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下称《指南》)[2]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发起,联合感染、肝病、妇产、生殖及循证医学等多学科专家,严格遵守IOM对指南的最新定义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3]的规范和流程,运用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方法(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4],历时近2年完成。《指南》发表后,在巡讲和宣贯过程中,受到相关领域专家及临床医师的积极评价,并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近期我们也注意到部分专家对指南的某些内容提出商榷和争鸣,我们高度重视并认真听取。本文就周乙华教授等《对〈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商榷》(下文简称《商榷》)一文中提出的问题,遵循学术争鸣原则,逐一予以回复和说明,以示对原作者的尊重,也是对《指南》广大读者和使用者负责。
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对已使用20年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强调指南应基于系统评价证据,平衡不同干预措施利弊,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保健服务的推荐意见。《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
详细信息
2011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对已使用20年的临床实践指南的定义进行了修改,强调指南应基于系统评价证据,平衡不同干预措施利弊,在此基础上形成能够为患者提供最佳保健服务的推荐意见。《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防治指南(2019年版)》(下称《指南》)由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发起,联合感染、肝病、妇产、生殖及循证医学等多学科专家,严格遵守IOM对指南的最新定义和《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的规范和流程,运用证据推荐分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方法(Grading of Recommendations Assessment,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历时近2年完成。
目的应用可实施性评价工具,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下文简称“指南”)的质量,为提高我国中西医结合指南的可实施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补...
详细信息
目的应用可实施性评价工具,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指南(下文简称“指南”)的质量,为提高我国中西医结合指南的可实施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补充检索中华医学会、中医药管理局、梅斯医学、中华中医药学会、当当网、医脉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官网,以获取中西医结合指南,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由4名评价员采用指南可实施性评价工具对纳入指南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61部中西医结合指南。其中,可实施性非常强的指南9部(14.75%),一般40部(65.57%),较差12部(19.67%)。5个评价领域中,“可及性”和“可执行性”领域的质量较高,“沟通性”“易识别性”和“应用性”领域相对较低。相较于2006—2016年发布的指南,2017—2022年发布的指南在“易识别性”和“应用性”领域均有提高。结论现有中西医结合指南的可实施性一般,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应注重医教研一体化,加大对指南的宣传力度,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和培训,以更简洁的形式呈现指南推荐意见,促进临床医生对指南的应用,提升中西医结合指南的可实施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