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03 篇 期刊文献
  • 6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6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4 篇 理学
    • 144 篇 生态学
    • 38 篇 地质学
    • 21 篇 地理学
    • 18 篇 生物学
    • 12 篇 大气科学
    • 4 篇 化学
    • 2 篇 海洋科学
  • 138 篇 农学
    • 10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4 篇 林学
    • 11 篇 畜牧学
    • 9 篇 作物学
    • 7 篇 草学
    • 3 篇 园艺学
    • 3 篇 植物保护
  • 101 篇 工学
    • 5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5 篇 农业工程
    • 13 篇 水利工程
    • 1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2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医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世界史

主题

  • 27 篇 泥炭沼泽
  • 25 篇 植硅体
  • 24 篇 泥炭
  • 17 篇 东北地区
  • 13 篇 湿地
  • 13 篇 泥炭地
  • 13 篇 泥炭藓
  • 8 篇 水位
  • 8 篇 古气候
  • 8 篇 人工湿地
  • 8 篇 芦苇
  • 8 篇 长白山
  • 7 篇 重金属
  • 7 篇 腐植酸
  • 7 篇 长白山区
  • 6 篇 古植被
  • 6 篇 气候变化
  • 6 篇 生物多样性
  • 6 篇 苔藓植物
  • 6 篇 环境因子

机构

  • 334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86 篇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
  • 23 篇 植被生态科学教育...
  • 14 篇 长白山地理过程与...
  • 11 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
  • 9 篇 吉林师范大学
  • 8 篇 新疆农业大学
  • 8 篇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
  • 7 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
  • 7 篇 安阳师范学院
  • 7 篇 北方民族大学
  • 6 篇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
  • 6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6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6 篇 长白山湿地生态过...
  • 5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 篇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
  • 5 篇 吉林省长白山湿地...
  • 5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4 篇 大庆师范学院

作者

  • 58 篇 盛连喜
  • 48 篇 介冬梅
  • 46 篇 卜兆君
  • 45 篇 何春光
  • 44 篇 王升忠
  • 30 篇 赵红艳
  • 24 篇 唐占辉
  • 23 篇 李楠楠
  • 23 篇 高桂在
  • 22 篇 刘洪妍
  • 20 篇 李鸿凯
  • 20 篇 姜海波
  • 19 篇 李德晖
  • 19 篇 赵元慧
  • 19 篇 刘利丹
  • 16 篇 王平
  • 14 篇 边红枫
  • 13 篇 张刚
  • 13 篇 徐志伟
  • 11 篇 高英志

语言

  • 36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36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泥炭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以金川湿地为例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4年 第10期43卷 3170-3179页
作者: 李紫薇 马秋莹 姚晓寒 阳涛 姜海波 何春光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长春130117
泥炭沼泽是地球碳汇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其稳定性的维持对湿地碳汇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泥炭沼泽湿地——金川湿地生态系统为对象,通过频度分析法、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指标法筛选泥炭沼泽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微食物网生物和土壤微生物对小星穗薹草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差异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23年 第23期43卷 9784-9793页
作者: 董琦 王一媚 管平婷 宋传涛 吴东辉 王平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长春130024
土壤微食物网生物是影响土壤养分循环的重要驱动因素,其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大于广受关注的土壤微生物。通过土壤生物添加实验,对比分析了在土壤微食物网生物添加、土壤微生物添加和灭菌土壤三种处理条件下,湿生草本植物小星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集合群落理论及其在线虫群落生态学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 第5期36卷 1590-1598页
作者: 张思思 管平婷 杨菁婧 吴东辉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大庆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黑龙江省油田应用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群落构建机制是生物地理学和群落生态学领域的核心内容,研究群落构建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中,集合群落理论将空间动力学纳入群落生态学,阐明了局域和区域尺度下生态过程如何驱动群落构建。集合群落起源于植物群落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保护性耕作对玉米田土壤中除草剂残留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3年 第11期44卷 6257-6266页
作者: 刘沅 汪祖丞 刘美华 张天宇 王健 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24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24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长春130102
保护性耕作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质量,但是关于保护性耕作如何影响农药等污染物在土壤中残留的研究却较为匮乏,而土壤污染又与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因此,选择7个实验地点,针对传统耕作与保护性耕作两种耕作方式下土壤中3种除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生物环境因子对植物性别表达的影响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24年 第4期43卷 1161-1169页
作者: 陈鑫 王磊 杨丽丽 闫兴富 唐占辉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长春130117 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民委黄河流域农牧交错区生态保护重点实验室银川750021
植物性别表达适应环境因子的机制一直是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植物在不同环境因子中表现出复杂而多样的适应性,受到自身基因调控、激素合成等的影响,其性别表达模式也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而不同。认识植物在不同环境因子作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长白山退化泥炭沼泽恢复过程中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酶活性变化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25年
作者: 李玲慧 刘怡君 王怡萌 王铭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泥炭沼泽研究所 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泥炭沼泽是陆地最重要的碳储存库之一,其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对环境条件变化的响应是反映泥炭沼泽土壤碳库稳定状况的重要指标。土壤酶是泥炭沼泽生物化学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影响泥炭沼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本研究以长白山区退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相中有机化学品和卤素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的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
收藏 引用
环境化学 2022年 第2期41卷 663-672页
作者: 张坤 赵健辰 金文杰 曲蛟 张亚南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长春130117
卤素自由基尤其是氯自由基在污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降解以及表层海水中环境微污染物的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影响污染物的环境持久性与毒性风险。在污水及表层海水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有机污染物,单纯依靠实验手段测定它们和氯自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全新世以来白江河泥炭沼泽的发育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23年 第3期53卷 572-586页
作者: 董彦民 李鸿凯 王升忠 贺红士 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24 东北师范大学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024 School of Natural Resources University of MissouriMO 65211USA
泥炭沼泽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碳库之一,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理解不同时空尺度下泥炭沼泽发育和碳累积及其对不同驱动因子的响应,有助于揭示泥炭沼泽生态系统的内在过程和一般规律.为探讨气候和局地条件在泥炭沼泽发育和碳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越冬动物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生物多样性 2024年 第3期32卷 151-163页
作者: 郝操 吴东辉 莫凌梓 徐国良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广东省农村水环境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510006 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117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春130102
越冬是全球温带和寒带地区动物生活史和演化过程的重要阶段,顺利越冬对于动物种群的繁衍与维持至关重要。肠道微生物与宿主长期共同进化并形成复杂的共生关系,在动物生长发育、健康调控及恶劣环境适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越冬动物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复湿对退化泥炭沼泽土壤有机碳和铁结合有机碳含量的影响——以白江河泥炭沼泽为例
收藏 引用
湿地科学 2024年 第6期22卷 823-833页
作者: 徐光远 吴帆 王钰婷 董彦民 徐志伟 王升忠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4 东北师范大学泥炭沼泽研究所 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4 吉林省长白山湿地生态过程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 吉林长春130024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碳库之一,泥炭沼泽土壤碳的变化对全球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土壤中的酶和铁是影响土壤有机质分解的重要因素。以长白山白江河泥炭沼泽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4月,采集自然区、排水区和水位恢复区0~20 cm深度的土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