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33 篇 期刊文献
  • 10 篇 会议
  • 5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24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0 篇 农学
    • 95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4 篇 林学
    • 8 篇 植物保护
    • 5 篇 兽医学
    • 2 篇 作物学
    • 2 篇 畜牧学
  • 80 篇 工学
    • 43 篇 林业工程
    • 1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8 篇 公安技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5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农业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2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47 篇 理学
    • 34 篇 生态学
    • 5 篇 地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6 篇 管理学
    • 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5 篇 医学
    • 4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法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公安学

主题

  • 11 篇 红松
  • 8 篇 兴安落叶松
  • 7 篇 机载激光雷达
  • 7 篇 气候变化
  • 7 篇 阔叶红松林
  • 7 篇 叶面积指数
  • 6 篇 小光斑激光雷达
  • 6 篇 生物量
  • 6 篇 树木年轮
  • 6 篇 icesat-glas
  • 5 篇 激光雷达
  • 5 篇 大兴安岭
  • 5 篇 平均树高
  • 5 篇 遥感
  • 5 篇 种源
  • 4 篇 针叶林
  • 4 篇 森林类型
  • 4 篇 种群
  • 4 篇 小兴安岭
  • 4 篇 单木分割

机构

  • 243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1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2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8 篇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
  • 8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7 篇 桂林理工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篇 森林生态系统可持...
  • 5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5 篇 黑龙江省森林工程...
  • 5 篇 黑龙江省气象科学...
  • 4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4 篇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
  • 4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4 篇 复旦大学
  • 4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4 篇 西藏农牧学院
  • 4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3 篇 东北亚生物多样性...
  • 3 篇 长白山科学研究院

作者

  • 80 篇 邢艳秋
  • 47 篇 xing yanqiu
  • 26 篇 尤号田
  • 21 篇 xing yan-qiu
  • 21 篇 金光泽
  • 17 篇 王立海
  • 15 篇 王晓春
  • 14 篇 you hao-tian
  • 13 篇 王蕊
  • 11 篇 张远东
  • 11 篇 李宗善
  • 10 篇 常晓晴
  • 10 篇 jin guangze
  • 10 篇 黄佳鹏
  • 10 篇 祖元刚
  • 10 篇 you haotian
  • 10 篇 jin guang-ze
  • 10 篇 wang rui
  • 9 篇 刘志理
  • 9 篇 王传宽

语言

  • 24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248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基于3-PG模型的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动态变化研究
收藏 引用
森林工程 2019年 第5期35卷 50-56,62页
作者: 王馨慧 邢艳秋 黄佳鹏 常晓晴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森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在进行碳储量以及碳汇的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解森林植被NPP的变化趋势及特征,实现NPP的动态研究,本文以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区作为研究区,利用3-PG(Physiological Principles P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ICESat-2/ATLAS数据反演林下地形精度验证
收藏 引用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20年 第11期49卷 114-123页
作者: 黄佳鹏 邢艳秋 秦磊 夏婷婷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东北林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针对星载激光雷达数据反演林下数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存在困难的问题,研究了冰云陆地高程卫星-2(Ice,Cloud,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ICESat-2)/先进地形激光高度计系统(Advanced Opographic Laser Altimeter Sy...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局部直线拟合滤除地面点的林下SLAM算法
收藏 引用
遥感信息 2023年 第2期38卷 64-70页
作者: 徐保伟 邢艳秋 杨书航 尹伯卿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激光惯导融合的同步地图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算法可以实现林下三维点云地图构建。鉴于现有激光惯导融合SLAM算法建图的单木定位精度存在较大误差,导致建图效果难以满足林业应用要求,提出了一种局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择伐对生长季针阔混交林土壤分室呼吸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08年 第8期44卷 23-28页
作者: 孟春 王立海 沈微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采用LI-8100土壤CO2排放通量全自动测量系统和与之配套的土壤温度、湿度传感器,对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局东方红林场观测样地不同强度择伐后,测定林地生长季土壤分室呼吸速率以及10cm土深处的温度和湿度,探讨生长季土壤各分室呼吸的年际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机载大光斑激光雷达数据估测森林结构参数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遥感信息 2015年 第3期30卷 3-9,23页
作者: 王蕊 邢艳秋 孙小添 尤号田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针对LiDAR对森林结构具有较强探测能力,从而能够准确地获取森林的三维结构的优势,该文试图将该技术运用于估测森林结构参数,并介绍了机载大光斑LiDAR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规格,系统总结了机载大光斑LiDAR数据估测森林结构参数的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植被NPP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遥感信息 2023年 第6期38卷 68-74页
作者: 薛港 邢艳秋 常晓晴 杨成 王佳琪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为了厘清2001—202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通过趋势分析研究中国植被NPP时空变化趋势,通过残差分析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植被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气象、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兴安岭土壤化学性质对红松活立木树干腐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4年 第2期36卷 30-37页
作者: 孙天用 王立海 徐华东 鲍震宇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森林环境中心
研究土壤化学性质与红松活立木腐朽之间的关系,选取了18株腐朽和9株健康的成熟龄红松活立木为试验样木,对每株样木距离地面40~50cm处的一个横截面用Resistograph阻抗仪进行检测,确定腐朽情况。从每株样木根部取土样200g,测定p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光斑激光雷达数据估测森林树高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世界林业研究 2014年 第2期27卷 29-34页
作者: 邢艳秋 尤号田 霍达 孙小添 王蕊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小光斑激光雷达可以同时获得森林的垂直及水平结构参数,因光斑直径较小,可以做到森林单木结构参数的准确估计,进而推广到样方甚至更大区域森林结构参数的估计,近年来在林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文中主要从树高估计方面对小光斑激光雷达在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Landsat TM/OLI影像的哈尔滨市植被覆盖度与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
收藏 引用
森林工程 2023年 第5期39卷 65-73页
作者: 马建明 常晓晴 邢艳秋 王德军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环境研究中心 哈尔滨150040
以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依据2004、2010、2015、2020年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像元二分模型方法提取该区域的植被覆盖度,结合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分析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变化。根据植被覆盖度分级结果,利用Frags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小兴安岭红松针阔混交林立木掘根特征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6年 第2期27卷 380-386页
作者: 葛晓雯 侯捷建 王立海 王兴龙 荣宾宾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哈尔滨150040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作业与森林环境中心 哈尔滨150040
测定了小兴安岭红松针阔混交林76个样方(20 m×20 m)内127株掘根倒木的形态指标、根系指标和立地条件,分析掘根差异的影响因子以及掘根木外形参数与根部土壤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掘根数量差异显著,以冷杉受掘根危害最重,红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