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27 篇 期刊文献
  • 179 篇 学位论文
  • 51 篇 会议
  • 15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77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1 篇 农学
    • 17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75 篇 林学
    • 66 篇 植物保护
    • 45 篇 作物学
    • 16 篇 园艺学
    • 13 篇 畜牧学
    • 10 篇 草学
  • 295 篇 理学
    • 165 篇 生态学
    • 115 篇 生物学
    • 8 篇 地质学
    • 7 篇 大气科学
    • 5 篇 化学
  • 181 篇 工学
    • 102 篇 林业工程
    • 16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4 篇 公安技术
    • 11 篇 机械工程
    • 9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农业工程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7 篇 软件工程
    • 6 篇 建筑学
    • 6 篇 生物工程
  • 56 篇 医学
    • 3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7 篇 中西医结合
    • 14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9 篇 管理学
    • 8 篇 公共管理
    • 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教育学
    • 6 篇 教育学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经济学

主题

  • 18 篇 基因克隆
  • 16 篇 生物量
  • 15 篇 物种多样性
  • 14 篇 白桦
  • 13 篇 光合作用
  • 12 篇 土壤养分
  • 11 篇 种群
  • 11 篇 多样性
  • 11 篇 氮沉降
  • 10 篇 气候变化
  • 9 篇 裂叶沙参
  • 9 篇 濒危植物
  • 9 篇 东北红豆杉
  • 8 篇 凋落物
  • 8 篇 水曲柳
  • 8 篇 植物
  • 8 篇 生物信息学分析
  • 8 篇 自然保护区
  • 8 篇 序列分析
  • 8 篇 功能性状

机构

  • 303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99 篇 西南林业大学
  • 89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27 篇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 20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19 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
  • 18 篇 浙江农林大学
  • 17 篇 东北师范大学
  • 1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5 篇 广西大学
  • 13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3 篇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
  • 13 篇 云南农业大学
  • 13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12 篇 江西农业大学
  • 11 篇 云南大学
  • 11 篇 云南省森林植物培...
  • 10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10 篇 四川农业大学
  • 9 篇 闽江学院

作者

  • 43 篇 祖元刚
  • 23 篇 王娟
  • 22 篇 韩长志
  • 17 篇 wang juan
  • 13 篇 王毅
  • 13 篇 杨宇明
  • 13 篇 wang yi
  • 13 篇 刘兴良
  • 11 篇 温远光
  • 11 篇 原晓龙
  • 11 篇 周志强
  • 10 篇 张文辉
  • 10 篇 李吉跃
  • 10 篇 毛子军
  • 10 篇 张玉红
  • 10 篇 倪红伟
  • 9 篇 zhou xiaoguo
  • 9 篇 张国防
  • 9 篇 黄秋良
  • 9 篇 刘彤

语言

  • 77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哈尔滨150040"
772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丹皮酚与钙粘素相互作用的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分析化 2017年 第7期45卷 1025-1030页
作者: 许凤杰 彪林海 祖元刚 刘志国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丹皮酚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而钙粘素是与肿瘤产生和恶化密切相关的一类糖蛋白。本研究运用荧光光谱法和原子力显微技术探索了丹皮酚与钙粘素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法研究结果表明,丹皮酚对钙粘素的荧光具有显著的猝灭作用,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林分及农田土壤中球囊霉素蛋白组成特征差异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 2016年 第4期38卷 107-115页
作者: 仲召亮 王文杰 张文天 王琼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重点实验室
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RSP)是由丛枝菌根真菌产生的一种不易溶于水的糖蛋白,对GRSP化结构特征认知的匮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GRSP的生态学地位及其应用前景。本文选取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5种林分及其毗邻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临界CO_2萃取红景天中红景天苷、苷元酪醇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2004年 第4期24卷 462-465页
作者: 王化田 祖元刚 毛子军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和乙醇常温浸提法相比较 ,研究从红景天中提取红景天苷、苷元酪醇的工艺条件 ,结论是 :采用超临界CO2 萃取法能萃取出红景天生药中红景天苷的 1 .2 % ,提取率不高 ,但该方法能萃取出80 %的苷元酪醇 ,萃取液中苷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灵芝孢子几种破壁方法比较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2005年 第2期25卷 216-218页
作者: 薛艳华 史权 庞海河 韩梅 杨蕾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采用超临界破壁法、匀浆破壁法和超声破壁法对灵芝孢子进行了破壁试验研究,研究显示,采用超临界高压静止破壁法可显著提高灵芝孢子的破壁率。匀浆破壁法和超声破壁法虽灵芝孢子破碎率较低,显微镜观察大部分孢子外形完整,但细胞内容物已...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樟子松大孢子的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形成过程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2006年 第6期26卷 672-675页
作者: 田成玉 赵春建 李春英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樟子松大孢子母细胞经一系列变化,发育成雌配子体。在哈尔滨地区樟子松大孢子母细胞于每年6月8~14日形成,接着进行减数分裂,于6月16~20日形成大孢子。随着大孢子核的分裂,进入游离核时期,并于次年5月28日~6月4日形成细胞壁,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樟子松受精作用和原胚的选择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2007年 第1期27卷 34-37页
作者: 田成玉 李春英 赵春建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樟子松发育成熟的雄配子体中的精子6月15日左右在颈卵器中上部与卵细胞结合,进行受精作用,其后,受精卵进行游离核分裂,形成8个子核时,开始形成细胞壁。它们再分裂1次,形成16个细胞的原胚。接着胚柄细胞层迅速生长、伸长,把下面的原胚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区6种主要林分类型凋落物研究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2008年 第1期28卷 104-108页
作者: 张东来 毛子军 朱胜英 周彪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对帽儿山林区水曲柳、落叶松等6种主要林分的年凋落量、凋落物组成及分解动态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1)六种林分的年凋落量分别为水曲柳(5.57 ***-2)、蒙古栎(4.31 ***-2)、山杨(4.27 ***-2)、落叶松(4.08 ***-2)、红松(5.62 ***-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裂叶沙参分布区域和生物生态学习性的调查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1998年 第2期18卷 209-217页
作者: 张文辉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开放研究实验室
濒危植物裂叶沙参(AdenophoralobophylaHong)已发现的天然分布区在四川西北部金川县的安宁、曾大、卡撒、马尔邦、观音桥五个乡,分布面积估计不超过5000km2,根据文献记载和50年代采集的标本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糠醛渣木质素接枝聚丙烯酸水凝胶对Pb^(2+)、Cu^(2+)、Cd^(2+)吸附性能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 2017年 第12期39卷 102-111页
作者: 孙亚杰 赵天琪 张春雷 付玉杰 李淑君 马艳丽 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东北林业大学教育部森林植物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以糠醛渣木质素和丙烯酸为原料,制备了可有效去除水中Pb^(2+)、Cu^(2+)和Cd^(2+)离子的糠醛渣木质素-g-聚丙烯酸水凝胶(FRL-g-PAA水凝胶);研究了pH值、温度和离子强度对FRL-g-PAA水凝胶吸附Pb^(2+)、Cu^(2+)、Cd^(2+)性能的影响;分析了F...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丰林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收藏 引用
北京林业大学 2012年 第4期34卷 126-135页
作者: 刘林馨 刘传照 毛子军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北林业大学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丰林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89科299属597种(含种下单位),其中:种子植物76科275属560种,分别占黑龙江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3.79%、45.30%和34.15%,占小兴安岭种子植物科、属、种数的77.55%、67.07%和55.94%;本区有珍稀濒危植物8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