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24 篇 期刊文献
  • 34 篇 会议
  • 7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96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09 篇 农学
    • 168 篇 林学
    • 12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69 篇 作物学
    • 23 篇 园艺学
    • 18 篇 植物保护
    • 15 篇 畜牧学
    • 13 篇 草学
    • 9 篇 兽医学
  • 330 篇 理学
    • 179 篇 生物学
    • 117 篇 生态学
    • 34 篇 化学
    • 3 篇 数学
    • 3 篇 大气科学
  • 297 篇 工学
    • 142 篇 林业工程
    • 7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40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8 篇 农业工程
    • 13 篇 生物工程
    • 6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5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5 篇 公安技术
    • 4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水利工程
    • 3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48 篇 医学
    • 187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18 篇 中西医结合
    • 6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0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经济学
    • 4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41 篇 长春花
  • 23 篇 总黄酮
  • 22 篇 兴安落叶松
  • 21 篇 喜树
  • 21 篇 红松
  • 20 篇 喜树碱
  • 19 篇 生物量
  • 18 篇 黄檗
  • 17 篇 光合作用
  • 16 篇 抗氧化
  • 16 篇 超声提取
  • 16 篇 生物碱
  • 16 篇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5 篇 东北红豆杉
  • 15 篇 提取
  • 14 篇 杜仲
  • 14 篇 次生代谢产物
  • 14 篇 抗氧化活性
  • 14 篇 响应面法
  • 14 篇 南方红豆杉

机构

  • 929 篇 东北林业大学
  • 43 篇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
  • 35 篇 东北农业大学
  • 23 篇 哈尔滨师范大学
  • 21 篇 生物资源生态利用...
  • 20 篇 黑龙江省林源活性...
  • 20 篇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
  • 18 篇 黑龙江省科学院自...
  • 11 篇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
  • 9 篇 齐齐哈尔大学
  • 9 篇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
  • 8 篇 黑龙江省科学院大...
  • 7 篇 大庆师范学院
  • 7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7 篇 黑龙江省林业科学...
  • 7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6 篇 沈阳师范大学
  • 6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6 篇 黑龙江大学

作者

  • 427 篇 祖元刚
  • 156 篇 zu yuan-gang
  • 82 篇 王文杰
  • 71 篇 付玉杰
  • 69 篇 杨逢建
  • 65 篇 唐中华
  • 62 篇 毛子军
  • 61 篇 zu yuangang
  • 61 篇 张玉红
  • 56 篇 赵修华
  • 52 篇 杨磊
  • 48 篇 于景华
  • 44 篇 赵春建
  • 41 篇 王慧梅
  • 41 篇 阎秀峰
  • 38 篇 fu yu-jie
  • 38 篇 yang lei
  • 37 篇 张琳
  • 37 篇 张莹
  • 35 篇 周志强

语言

  • 962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965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濒危植物裂叶沙参生境条件及外界致危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1998年 第2期18卷 218-226页
作者: 张文辉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裂叶沙参分布于四川西北地区金川县,受到当地地质、地貌、气候、土壤、生物和人为因素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形成了裂叶沙参种群生长发育的外部特定环境条件。裂叶沙参种群生长发育最主要的外界致危因素是:人为采挖、森林过伐、开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紫茎泽兰的CO_2交换特性
收藏 引用
生态学 2005年 第8期25卷 1898-1907页
作者: 王文杰 祖元刚 孟庆焕 杨逢建 赵则海 曹建国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40
紫茎泽兰是一种外来入侵有害植物,从CO2交换特性角度研究其入侵特性的报道较少.对其生殖器官(花和果)和营养器官(茎杆和根系和不同生长条件下的叶片)气体交换特性进行了测定,并与8种本地种和已报到的世界主要草本和木本植物的光合速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模拟氮沉降对东北地区兴安落叶松树干呼吸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 2015年 第11期35卷 3684-3691页
作者: 孙涛 刘瑞鹏 李兴欢 毛子军 黄唯 董利利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40
2011年的5月至2012年的12月,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林进行了模拟氮沉降实验,设置了4个氮沉降水平处理,分别为:对照(0 g N m-2a-1)、低氮(5 g N m-2a-1)、中氮(5 g N m-2a-1)和高氮(15 g N m-2a-1),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样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遮光胁迫下外源NO对长春花幼苗生长及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药杂志 2019年 第1期54卷 16-21页
作者: 刘英 杨超 于莉莉 付金颖 付玉杰 李德文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40
目的探究NO调控遮光胁迫下长春花体内生物碱积累的分子机制。方法以长春花幼苗为材料,遮光胁迫下施加外源NO供体(SNP),7 d后采叶样,研究长春花幼苗叶片的生长形态变化,HPLC测定激素和生物碱的含量变化,荧光定量RTPCR法分析关键基因的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红松针叶和树皮绿色组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6年 第10期35卷 2606-2614页
作者: 张丹 任洁 王慧梅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40
以红松为材料,研究了干旱及复水对红松针叶和树皮绿色组织的光合特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红松针叶和树皮绿色组织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值均有显著下降,这样可以通过降低PSII天线捕获的光能,减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抗癌药物奥沙利铂与DNA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生物化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6年 第7期43卷 684-690页
作者: 许凤杰 刘瑞斯 彪林海 祖元刚 刘志国 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资源生态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哈尔滨150040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40
奥沙利铂被称为第三代铂类药物,特别对胃肠道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奥沙利铂的主要作用靶点是DNA分子,但它与DNA分子形成的关键结构和作用机制仍处在探索阶段.本研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探索奥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铜催化2-苄基苯并咪唑衍生物氧气氧化反应的研究
收藏 引用
有机化 2015年 第8期35卷 1707-1714页
作者: 高翯 王瀚旸 黄章杰 姚丽萍 彭进松 陈春霞 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化学化工系 哈尔滨150040 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150040
以2-苄基苯并咪唑衍生物为反应原料,详细探讨了在空气存在条件下铜催化苄位亚甲基氧化成相应酮的合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以醋酸铜为催化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氢氧化钠为碱,于120℃下反应24 h可获得较高收率的碳-氢氧化产物.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干旱胁迫下黄檗幼苗cDNA消减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收藏 引用
生物工程 2008年 第2期24卷 198-202页
作者: 王慧梅 王延兵 祖元刚 孙莲慧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40
以干旱胁迫下的黄檗幼苗cDNA为tester,正常生长的黄檗幼苗cDNA为driver,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了干旱胁迫下黄檗幼苗的消减文库并对其进行了EST序列分析。从消减文库中随机挑取20个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抗癌活性物质含量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 2008年 第4期19卷 911-914页
作者: 杨逢建 庞海河 孙佳音 祖元刚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40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人工栽培南方红豆杉枝叶中药用抗癌活性物质紫杉醇(taxol)、三尖杉宁碱(cephalomannine)和人工半合成紫杉醇的主要原料巴卡亭Ⅲ(bac-catinⅢ)、10去-乙酰基巴卡亭Ⅲ(10-deacetylbaccatinⅢ,10-DAB)在一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蔗糖对84K杨树组培继代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植物研究 2021年 第1期41卷 74-78页
作者: 史森 苗娜 史羽桐 王慧梅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哈尔滨150040
碳源对组培苗的生长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实验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10、20、30和40 g·L^-1)对84K杨树组培继代苗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30 g·L^-1的蔗糖浓度最有利于84K杨树组培继代苗的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