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Grus leucogeranus)是我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本研究通过整理近39年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白鹤研究的国内外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
详细信息
白鹤(Grus leucogeranus)是我国国家Ⅰ级保护野生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本研究通过整理近39年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白鹤研究的国内外研究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9年来白鹤研究领域发文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从文献数量、h指数及被引次数分析,中国白鹤研究的文献数量和质量排名世界第一,发文量排名前3的虽为俄罗斯学者,但中国学者文献质量较高;中国期刊影响力较高且发文期刊较为集中,我国从事白鹤研究机构较多且分散,尚未形成集中的研究机构群;从被引频次上分析,近几年来我国文献关注度高;宏观研究方向文献多于微观研究方向文献。总体来讲,我国在白鹤研究领域排行世界前列,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但在白鹤的研究上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未来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世界范围内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现象的不断加剧,相关学者在该领域展开大量研究。然而,此前一直缺乏对人与野生动物冲突领域研究内容以及成果的归纳总结,这将阻碍人与野生动物冲突领域理论的发展,也会影响冲突的实际解决。因此,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CNKI)中2002—2022年的文献为研究样本,运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软件,对国内外人与野生动物冲突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主题、研究发展脉络以及研究前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国内外发文量的增长趋势类似,国外在2013年迎来拐点,国内在2017年出现拐点,呈现增长趋势并持续至今;(2)国内外均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且研究机构均以高校与保护区合作为主;(3)国内外研究均是由浅入深的过程,从研究冲突表现形式及特征、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典型冲突物种、利益相关者态度和缓解对策,到研究开始结合野生动物生态和外部社会因素两方面,且在冲突产生的驱动因素方面有所探索,在冲突缓解及补偿策略方面的研究也更加多元;(4)国外的研究前沿趋向于摄食生态学、捕食者控制和运动生态学等,国内的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保护区的冲突特征、放牧管理、补偿、保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结果可为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研究的纵深发展提供参考借鉴,并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目标的达成提供科学依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