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5 篇 期刊文献
  • 1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6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50 篇 工学
    • 180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57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4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2 篇 软件工程
    • 10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6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6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5 篇 机械工程
    • 5 篇 光学工程
    • 2 篇 矿业工程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公安技术
  • 21 篇 理学
    • 14 篇 数学
    • 5 篇 系统科学
    • 1 篇 物理学
  • 15 篇 军事学
    • 15 篇 军队指挥学
  • 13 篇 管理学
    • 1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 1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13 篇 多输入多输出
  • 11 篇 信道估计
  • 8 篇 物理层安全
  • 7 篇 6g
  • 7 篇 信道测量
  • 7 篇 认知无线电
  • 6 篇 深度强化学习
  • 6 篇 频谱效率
  • 6 篇 通信感知一体化
  • 6 篇 智能反射面
  • 6 篇 无线通信
  • 6 篇 多载波cdma
  • 6 篇 可见光通信
  • 5 篇 信道容量
  • 5 篇 智能超表面
  • 5 篇 误码率
  • 5 篇 大规模mimo
  • 5 篇 资源分配
  • 5 篇 移动通信
  • 4 篇 无线定位

机构

  • 244 篇 东南大学
  • 36 篇 北京交通大学
  • 22 篇 南京邮电大学
  • 15 篇 紫金山实验室
  • 12 篇 南京理工大学
  • 11 篇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
  • 9 篇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
  • 7 篇 清华大学
  • 7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6 篇 华北电力大学
  • 6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6 篇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
  • 6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5 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 篇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
  • 5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5 篇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5 篇 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 5 篇 解放军理工大学
  • 5 篇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

作者

  • 18 篇 尤肖虎
  • 17 篇 沈连丰
  • 14 篇 杨维
  • 11 篇 季新生
  • 10 篇 陶成
  • 10 篇 束锋
  • 9 篇 郑宝玉
  • 9 篇 黄开枝
  • 8 篇 刘留
  • 8 篇 王东明
  • 7 篇 侯晓赟
  • 7 篇 宋铁成
  • 7 篇 金石
  • 6 篇 朱鹏程
  • 6 篇 陆锦辉
  • 6 篇 赵雄文
  • 6 篇 王捷
  • 5 篇 宋朝晖
  • 5 篇 李明齐
  • 5 篇 唐华

语言

  • 26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全国重点研究实验室"
260 条 记 录,以下是121-130 订阅
排序:
基于安全中断概率的D2D安全接入策略
收藏 引用
通信学报 2016年 第8期37卷 86-94页
作者: 陈亚军 季新生 黄开枝 康小磊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郑州450002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1189 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876
针对D2D蜂窝系统通信安全性受资源限制的问题,考虑到蜂窝链路和D2D链路的同频干扰能够为两者带来安全增益,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安全中断概率的D2D用户接入策略。首先理论分析了蜂窝用户和D2D用户的安全中断概率,并给出了基于安全中断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6GHz内毫米波人体阻挡衰减特性研究
收藏 引用
通信学报 2016年 第11期37卷 68-73页
作者: 耿绥燕 李杏 王琦 王光波 王蒙军 孙韶辉 洪伟 赵雄文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北京10220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无线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1 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6
基于26GHz通信测量数据对人体阻挡衰减特性进行了研究。在Vogler多重刃形绕射场强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二射线和四射线的多个人体阻挡绕射模型。结果表明,四射线人体阻挡衰减模型与实验数据非常吻合,信道测量带宽为1GHz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基于节点集聚程度的相似性链路预测方法
收藏 引用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17年 第6期18卷 698-702页
作者: 刘树新 季新生 刘彩霞 巩小锐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郑州450002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1189 移动互联网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北京100876
多数相似性指标仅仅关注准确性衡量指标,忽略了节点集聚性的高低对相似性贡献的不同。基于此,提出一种基于节点集聚程度的相似性链路预测方法进而提高预测的精确性衡量指标,该方法利用节点集聚性对共同邻居节点进行加权,引入参数调节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空域信道跳变抗干扰DOA估计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6年 第7期46卷 899-912页
作者: 郭素霞 李翔宇 金梁 刘璐 季新生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02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针对信源与干扰来波方向接近时,传统子空间估计方法 "秩亏"导致DOA失效的问题,通过引入可控的人工跳空信道及跳空图案,使信源在一个码元周期内的等效空域信道动态变化,以加大信源和干扰的信道特征差异,从而有效规避干扰的影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AllJoyn框架的多屏互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17年 第2期6卷 39-45页
作者: 刘春梅 占亿民 姚辉军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190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江苏有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210001
设计并实现了基于AllJoyn框架的多屏互动系统,可以实现智能终端设备之间多媒体资源的共享和相互推送播放。本文重点研究了AllJoyn框架的原理,包括设备和服务的搜索和发现以及设备间建立通信的过程,然后在AllJoyn框架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Chromium的智能终端多进程浏览器研究
收藏 引用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17年 第3期6卷 38-41页
作者: 胡琳琳 占亿民 庄崟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100190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1189 江苏有线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210008
为解决单进程浏览器的安全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hromium的智能终端多进程浏览器的新架构,分离浏览器UI模块、渲染模块、CPU模块为独立进程,并利用进程技术隔离不同的渲染进程,同时将渲染进程需要使用的所有资源交给浏览器进程进行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全双工MIMO中继系统高性能的波束成型算法
收藏 引用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7年 第1期15卷 42-46,58页
作者: 周叶 束锋 刘婷婷 崔玉荻 陆锦辉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210094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特性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7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6 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1167
为了更好地抑制全双工多入多出技术(MIMO)中继系统的自干扰,提高信息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波束成型组合算法。该组合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采用奇异值分解的波束成型向量,而在中继站采用基于最大化信干噪比接收波束成型来抑制中继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可见光通信网络中遮挡情况下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工程 2016年 第5期42卷 108-112页
作者: 郑浩天 季新生 黄开枝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02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在可见光通信网络中,现有遮挡情况下的立即切换和继续等待2种切换决策都过于单一,无法保证遮挡造成的信息传输延迟始终较小。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BF)模糊神经网络的垂直切换决策算法。对遮挡情况下的切换决策影响参数进行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等效SINR的VLC与WiFi垂直切换算法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6年 第3期33卷 832-835,839页
作者: 郑浩天 季新生 黄开枝 赵华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450002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210096
针对内可见光异构通信网络中,现有切换算法无法感知不同网络服务质量、不能保证用户始终获得最优网络服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等效SINR的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可见光通信)与Wi Fi垂直切换算法。算法将达到相同最大传输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典型中继处理策略环境下天线选择性能比较
收藏 引用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7年 第2期15卷 211-214页
作者: 黄晓晖 束锋 刘婷婷 胡锦松 陆锦辉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 江苏南京210094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96 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266107 南京工程学院通信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211167
考虑到天线选择(AS)具有实现简单和性能好等优点,通过仿真评估在不同中继策略场景下天线选择的性能。评估方法如下:中继站第1时隙采用最大比合并算法(MRC),第2时隙选择中继处理后具有最大信道增益的单天线进行信号传输。仿真结果表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