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探究德州驴体尺性状的遗传基础,本研究采集2~3周岁的健康德州驴母驴血液作为试验材料,共139头。测定试验群体的体尺性状,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利用“家驴一号”40K液相芯片对全部个体进行基因分型。使用混合线性模型对11个体尺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并对候选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和通路富集分析。结合精细映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识别体尺性状的潜在因果SNPs位点。通过GWAS鉴定到3个全基因组显著和20个潜在显著的SNPs位点以及41个候选基因与体尺性状显著关联。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候选基因显著富集在与成骨分化、骨骼肌发育和脂质代谢相关的生物学过程。综合精细映射和连锁不平衡分析,在16号染色体候选区域内检测到4个显著SNPs位点存在强连锁不平衡。本研究结果为德州驴体尺性状遗传机制的解析奠定了基础,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驴育种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探讨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作用于体外重组三维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皮肤屏障损伤模型,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组织活力,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ELISA)检测IL-1α的水平,考察驴油对人3D皮肤屏障损伤模型的屏障指数和IL-1α水平的影响。采用转录组高通量测序(RNAseq)技术揭示驴油对皮肤生理的机制,并揭示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驴油可显著提升人3D皮肤屏障损伤模型的屏障指数和降低IL-1α水平,效果与地塞米松类似。驴油作用于人3D皮肤模型后,筛选出164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619个基因上调,1030个基因下调。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与表皮发育、表皮细胞分化及皮肤发育有关;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基因参与TGF-β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NF-κB信号通路等重要生物学通路,其中与驴油提升皮肤屏障功能有关的通路可能是TGF-β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和NF-κB信号通路。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