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253 篇 期刊文献
  • 49 篇 学位论文
  • 39 篇 会议
  • 5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8,3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39 篇 法学
    • 3,35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694 篇 政治学
    • 496 篇 法学
    • 123 篇 社会学
    • 67 篇 公安学
    • 34 篇 民族学
  • 2,023 篇 管理学
    • 1,317 篇 公共管理
    • 37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86 篇 工商管理
    • 18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0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292 篇 经济学
    • 785 篇 应用经济学
    • 606 篇 理论经济学
  • 409 篇 文学
    • 351 篇 新闻传播学
    • 5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33 篇 哲学
    • 332 篇 哲学
  • 314 篇 教育学
    • 290 篇 教育学
  • 267 篇 工学
    • 71 篇 城乡规划学
    • 5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0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0 篇 软件工程
    • 2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6 篇 公安技术
  • 243 篇 历史学
    • 187 篇 中国史
    • 61 篇 世界史
    • 16 篇 考古学
  • 55 篇 医学
    • 4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0 篇 理学
  • 29 篇 军事学
    • 18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27 篇 农学
    • 19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8 篇 艺术学

主题

  • 453 篇 中国共产党
  • 392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194 篇 新时代
  • 184 篇 高质量发展
  • 174 篇 习近平总书记
  • 149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35 篇 共同富裕
  • 131 篇 马克思主义
  • 123 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
  • 123 篇 习近平
  • 120 篇 全面从严治党
  • 110 篇 乡村振兴
  • 106 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
  • 104 篇 自我革命
  • 92 篇 新征程
  • 85 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76 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74 篇 毛泽东
  • 69 篇 应急管理
  • 67 篇 人民

机构

  • 1,736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643 篇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
  • 591 篇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
  • 417 篇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
  • 397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333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
  • 329 篇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
  • 322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的...
  • 322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
  • 299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288 篇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
  • 218 篇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
  • 206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公共...
  • 191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189 篇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
  • 165 篇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
  • 119 篇 中共中央党校报刊...
  • 116 篇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
  • 115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
  • 11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08 篇 张占斌
  • 101 篇 洪向华
  • 92 篇 董振华
  • 91 篇 丁元竹
  • 83 篇 郭全中
  • 80 篇 韩庆祥
  • 67 篇 张荣臣
  • 64 篇 李海青
  • 62 篇 许耀桐
  • 61 篇 王杰
  • 57 篇 周跃辉
  • 54 篇 熊若愚
  • 54 篇 沈传亮
  • 51 篇 严书翰
  • 50 篇 许正中
  • 48 篇 唐爱军
  • 47 篇 辛鸣
  • 46 篇 han qingxiang
  • 46 篇 zhang zhanbin
  • 44 篇 蔡之兵

语言

  • 8,3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83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深刻把握“研究问题”的“真”髓——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冯鹏志教授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年 第2期 13-21页
作者: 本刊记者 冯鹏志 不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年轻干部提出了“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1)的要求。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既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问题观,又着眼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向春玲: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藏 引用
民生周刊 2024年 第15期 18-23页
作者: 徐英子 马海涛 向春玲 《民生周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全会就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工业化如何淬炼独特贵州造--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绍朋
收藏 引用
当代贵州 2021年 第20期 48-49页
作者: 袁燕 张恒 周绍朋 贵州日报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新型工业化的贵州行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9方面远景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在您看来,贵州这些年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成就如何?
来源: 评论
引领改革,促进开放,推动现代化进程——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高中华
收藏 引用
人民周刊 2024年 第16期 50-51页
作者: 赵丽岳 高中华 不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展现了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除旧布新的伟大魄力,以及在复杂环境下处理重大事务的高超智慧和坚定决心。这篇讲话犹如一块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中国70年与中国道路——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严书翰教授
收藏 引用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年 第3期5卷 5-13页
作者: 严书翰(访谈嘉宾) 夏敬芝(访谈人)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组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中国的70年,是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硕果累累的70年。筚路蓝缕是指新中国70年创业道路的艰难,砥砺奋进是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努力奋斗,硕果累累是指我们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伟大成就。围绕“新中国70年与中国道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式现代化的低代价发展之路
收藏 引用
河北学刊 2025年 第3期45卷 30-38页
作者: 邱耕田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国式现代化就其可能导致的结果来看,是进步与代价的统一。高度关注现代化进程中的代价现象,提出预防并克服现代化代价的对策与思路,这应当成为当前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绕不过去的重要视角,也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基本的追求。在世界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代演艺行业管理变革的制度创新路径——基于“观念——规范”的制度分析框架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 94-104页
作者: 高宏存 张晓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
制度变革是推动演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以来,我国演艺行业管理顺应发展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双演融合”推动演艺数字化发展,团结“文艺两新”群体,在优化文艺创作评论机制、激发多元主体创新热情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文化和文明的相对区别及其重大意义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5年 第2期 1-14,151页
作者: 韩庆祥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北京10009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 北京100091
自习近平提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等重大命题之后,我国理论界便力求从学术上理清文化和文明的相对区别。迄今为止,文化和文明的相对区别依旧是复杂的“难解之谜”。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是文明的守护者,首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代以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历程、成就与经验
收藏 引用
理论探索 2025年 第1期 58-68页
作者: 柳宝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北京100091
推进现代大党治理的复杂性、协同性、系统性实践特征,客观上需要构建一个健全完善的政党治理体系。新时代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构建历程可分为初步探索期、全面推动期、系统构建期以及健全完善期等四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在实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道而行: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 2025年 第1期 4-11页
作者: 田嵩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北京100091
中国式现代化在价值目标、制度建构、实践路径等各方面都体现出了“中道而行”的中国智慧。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探索从以下三个层面不断推进和拓展:一是对源自“西方中心论”的各种现代化叙事模式进行自觉反思并努力突破“外部-内部”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