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512 篇 期刊文献
  • 3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0,83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748 篇 法学
    • 5,05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899 篇 政治学
    • 510 篇 法学
    • 244 篇 社会学
    • 61 篇 公安学
    • 58 篇 民族学
  • 1,990 篇 管理学
    • 1,317 篇 公共管理
    • 32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79 篇 工商管理
    • 170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352 篇 经济学
    • 747 篇 应用经济学
    • 691 篇 理论经济学
  • 804 篇 哲学
    • 801 篇 哲学
  • 683 篇 历史学
    • 579 篇 中国史
    • 130 篇 世界史
    • 23 篇 考古学
  • 507 篇 文学
    • 411 篇 新闻传播学
    • 8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58 篇 工学
    • 78 篇 城乡规划学
    • 5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2 篇 公安技术
    • 20 篇 软件工程
    • 18 篇 农业工程
    • 1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76 篇 教育学
    • 152 篇 教育学
    • 17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65 篇 理学
    • 19 篇 生态学
  • 45 篇 军事学
    • 38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42 篇 医学
    • 3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1 篇 农学
  • 15 篇 艺术学

主题

  • 667 篇 中国共产党
  • 313 篇 马克思主义
  • 269 篇 毛泽东
  • 189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86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169 篇 中国
  • 122 篇 习近平
  • 120 篇 全面从严治党
  • 113 篇 社会主义
  • 107 篇 邓小平
  • 105 篇 党的建设
  • 101 篇 共同富裕
  • 99 篇 新时代
  • 98 篇 习近平总书记
  • 88 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
  • 81 篇 创新
  • 80 篇 科学发展观
  • 76 篇 高质量发展
  • 75 篇 改革开放
  • 73 篇 资本主义

机构

  • 1,628 篇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
  • 1,024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
  • 999 篇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
  • 931 篇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
  • 790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
  • 677 篇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
  • 554 篇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
  • 524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的...
  • 518 篇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
  • 513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
  • 449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348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
  • 331 篇 中共中央党校科社...
  • 217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公共...
  • 209 篇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
  • 189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149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116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9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78 篇 中共中央党校应急...

作者

  • 160 篇 董振华
  • 134 篇 胡为雄
  • 115 篇 张荣臣
  • 95 篇 罗平汉
  • 95 篇 韩庆祥
  • 91 篇 王长江
  • 81 篇 丁元竹
  • 81 篇 郭全中
  • 80 篇 严书翰
  • 79 篇 陈文通
  • 77 篇 柳建辉
  • 71 篇 吴忠民
  • 68 篇 祝彦
  • 66 篇 青连斌
  • 66 篇 卢毅
  • 65 篇 祝灵君
  • 64 篇 康晓强
  • 64 篇 李东朗
  • 63 篇 郭德宏
  • 62 篇 曹新

语言

  • 10,834 篇 中文
  • 1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
10835 条 记 录,以下是681-690 订阅
排序:
责任缺口、道德图灵测试与可担责的人工智能道德体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2年 第6期38卷 22-28页
作者: 钱圆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北京100091
智能机器的自主性带来对责任缺口的担忧,解决办法之一是逐步发展与自主性相适应的、可望负责的人工智能道德体。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主要发展方向的显明的伦理人工智能体尽管无法成为个体责任主体,仍有望通过广义道德图灵测试的方式,获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
收藏 引用
学术前沿 2022年 第7期 4-9页
作者: 傅思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与法律教研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两个确立”,是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特别是新时代伟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是体现全党意志、反映人民心声的重大政治判断;也是指引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两个确立”决定中国未来之命运,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促进共同富裕
收藏 引用
社会保障评论 2022年 第3期6卷 16-18页
作者: 丁元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过去十几年,我国通过三个五年规划(《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与正在实施的《"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领域开展实践探索,特别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Technocracy中文译名的历史演变、主要局限及应对之策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2年 第11期38卷 51-56页
作者: 兰立山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北京100091
Technocracy是当代西方政治学、公共管理学、技术哲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但从民国时期被译介到国内至今,国内学界对Technocracy的中文译名一直未达成共识,这极大影响了Technocracy在国内的研究。总的来说,Technocracy的中文译名主要经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政治哲学谱系中的黑格尔政教观——基于《法哲学原理》的考察
收藏 引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22年 第3期43卷 58-65页
作者: 梁燕晓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北京100091
相较于近年来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中被热议的市民社会和国家等问题,其中的国家与宗教关系问题并未得到学界足够的重视与研究。而这一问题恰恰是重新审视黑格尔政治立场的一个独特视角。尤其是将黑格尔的政教观放置于自由主义传统、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百年党史看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
收藏 引用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1期28卷 34-42页
作者: 王毅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 北京100091
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及现实逻辑。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创立之时,时人正在反思民国初政党政治的弊端。沽名钓誉、争权夺利成为当时政党的标识。在如此氛围中,陈独秀等早期共产党人具有了改造政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个结合”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叙事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 2022年 第6期 55-64页
作者: 林雅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 北京100091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深广的历史自信梳理了党的百年历程,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对中华文明的激活更新,并强调“两个结合”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历史飞跃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中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 47-54页
作者: 付吉佐 陈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光明日报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治国理政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地运用于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明显成效,体现出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强烈的问题导向和理论阐释的大众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黑格尔、生命体和物种概念——兼论黑格尔自然哲学中的规范性问题
收藏 引用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2年 第2期44卷 108-115页
作者: 马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 北京100091
随着对黑格尔自然哲学的不断研究,其物种概念受到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类型的生命统一体在其类属过程中形成了物种概念,也奠定了对物种缺陷进行规范性探讨的框架。通过把物种缺陷划分为作为需求的缺陷和作为伤害的缺陷,黑格尔区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华文明赋能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国际传播
收藏 引用
民族学刊 2022年 第12期13卷 41-48,150页
作者: 凌海青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北京100091
党的二十大高度重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问题。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并作为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讲好中国故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