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46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09 篇 法学
    • 352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39 篇 政治学
    • 54 篇 社会学
    • 16 篇 法学
    • 7 篇 民族学
    • 3 篇 公安学
  • 349 篇 管理学
    • 263 篇 公共管理
    • 40 篇 工商管理
    • 3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32 篇 经济学
    • 82 篇 理论经济学
    • 75 篇 应用经济学
  • 45 篇 工学
    • 19 篇 城乡规划学
    • 1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8 篇 文学
    • 37 篇 新闻传播学
  • 35 篇 教育学
    • 32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8 篇 历史学
    • 18 篇 中国史
    • 11 篇 世界史
  • 14 篇 哲学
    • 14 篇 哲学
  • 11 篇 理学
    • 6 篇 生态学
    • 2 篇 数学
  • 8 篇 医学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军事学

主题

  • 68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41 篇 中国共产党
  • 36 篇 共同富裕
  • 27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27 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21 篇 新时代
  • 20 篇 基层治理
  • 19 篇 习近平总书记
  • 19 篇 高质量发展
  • 19 篇 现代化
  • 16 篇 社会治理
  • 15 篇 全过程人民民主
  • 15 篇 习近平
  • 15 篇 党的领导
  • 15 篇 科学社会主义
  • 14 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
  • 14 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 14 篇 全面深化改革
  • 14 篇 改革开放
  • 13 篇 乡村振兴

机构

  • 406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295 篇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
  • 47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35 篇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
  • 26 篇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
  • 26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17 篇 清华大学
  • 1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5 篇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
  • 14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13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13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的...
  • 13 篇 北京大学
  • 1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
  • 10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
  • 9 篇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 9 篇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
  • 9 篇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
  • 9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作者

  • 72 篇 丁元竹
  • 32 篇 赖德胜
  • 30 篇 康晓强
  • 30 篇 李志明
  • 28 篇 王道勇
  • 24 篇 吴忠民
  • 20 篇 李宏伟
  • 17 篇 胡颖廉
  • 16 篇 马福云
  • 16 篇 刘晨光
  • 16 篇 向春玲
  • 15 篇 龚维斌
  • 15 篇 褚松燕
  • 14 篇 郇雷
  • 13 篇 李笑宇
  • 13 篇 郭全中
  • 12 篇 青连斌
  • 12 篇 王燊成
  • 12 篇 郭强
  • 12 篇 陈力

语言

  • 9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
9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论“两个结合”对“古今中西之争”的破解与超越
收藏 引用
科学社会主义 2025年 第1期 47-53页
作者: 孙晓莉 刘思楀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 北京10009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北京100091
“古今中西之争”来自于实践给理论提出的命题,其焦点是如何看待和利用古今中西的文化资源。这一争论的实质,涉及中国道路的选择。经过长期努力,我们得以从新的视角理解文化的本质、谋划文化建设的路径。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的“共同体”概念考辨
收藏 引用
科学社会主义 2024年 第1期 65-71页
作者: 王朋伟 孙晓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 北京100091
马克思对共同体概念的使用,虽然存在着一定差别,但都在与“个体”、“社会”概念的关联之中展现出了固定的内涵。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概念的辨析不能离开批判和建构的双重语境,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才具体论述了“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概念的四重维度
收藏 引用
科学社会主义 2025年 第2期 72-80页
作者: 刘晨光 冯枫莲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
马克思恩格斯文明概念的核心在于从实践来认识文明,将文明本质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实践建构。文明结构是人类实践创造的各个方面文明要素结合构成的有机系统。文明在历史中的动态发展,体现为共同体的历史性演化。一定的社会形态表现为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质生产力对高质量充分就业的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4年 第3期 53-60页
作者: 杨昊月 陈力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
新质生产力通过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作用日益显著。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新型生产力,不仅推动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也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就业的高效性、稳定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前社会矛盾化解中的“碎片化”问题及其系统性治理
收藏 引用
科学社会主义 2024年 第4期 106-113页
作者: 毛佩瑾 程荃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北京10009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 北京100091
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加速转型期,社会结构和利益分配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矛盾纠纷呈现诱因复杂化、形态多样化、矛盾突发性和风险耦合性等特征,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破坏社会稳定的重要隐患。各地探索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儒家生态哲学史及其发展阶段
收藏 引用
哲学研究 2025年 第5期 61-74+172页
作者: 乔清举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与生态文明教研部
儒家生态哲学史是生态哲学与儒家哲学视域融合的产物。儒家生态哲学有一个由天人关系、生态本体、生态德性、生态功夫、生态境界诸论构成的元理论体系。据此可以建立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儒家生态哲学史”,略分为先秦奠基、两汉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济全球化中的矛盾风险对现代化的不利影响及应对
收藏 引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 第6期28卷 45-57页
作者: 吴忠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经济全球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都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经济全球化对于现代化建设固然具有必不可少的巨大推动作用,以至于离开全球化,现代化建设就无从谈起,但同时必须看到,全球化中所存在的诸多矛盾风险对于现代化建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科学技术对现代化动力的巨大生成意义
收藏 引用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 1-19页
作者: 吴忠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专家工作室 北京10009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北京100091
科学技术是现代化进程得以不断推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动力来源。就科学技术对于现代化动力的巨大生成意义而言,可以从科学技术对“人的”和“物的”这样两个层面影响的角度来进行认知。通过对人的解放和现代生产力的双重推动,科学技术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影响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收藏 引用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25年 第2期 12-19页
作者: 吴忠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以下五个关键因素:只有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才有可能形成现代化的内生动力,进行真正自主的现代化建设,从而彻底摆脱外国力量的制约,规避“低度发展”陷阱;只有进行有效的土地改革,才有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理解的意义:再现个人历程的思想史研究方法
收藏 引用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3期62卷 5-20页
作者: 丁元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思想史研究是一项宏大的叙事。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一个人的思想历程,不仅要清晰地梳理其著述,还要了解其思想来源、同时代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所处时代发生的叙事。思想史研究的第一步是收集资料,这是数据采集和数据标注的过程,也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