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321 篇 期刊文献
  • 49 篇 学位论文
  • 39 篇 会议
  • 4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8,4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52 篇 法学
    • 3,34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678 篇 政治学
    • 503 篇 法学
    • 126 篇 社会学
    • 67 篇 公安学
    • 39 篇 民族学
  • 2,061 篇 管理学
    • 1,332 篇 公共管理
    • 39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94 篇 工商管理
    • 187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335 篇 经济学
    • 814 篇 应用经济学
    • 628 篇 理论经济学
  • 417 篇 文学
    • 360 篇 新闻传播学
    • 56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45 篇 哲学
    • 341 篇 哲学
  • 307 篇 教育学
    • 283 篇 教育学
  • 270 篇 工学
    • 68 篇 城乡规划学
    • 5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0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40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4 篇 软件工程
    • 30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6 篇 公安技术
  • 244 篇 历史学
    • 188 篇 中国史
    • 61 篇 世界史
    • 16 篇 考古学
  • 56 篇 医学
    • 4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3 篇 理学
  • 32 篇 军事学
    • 19 篇 军事思想及军事历...
  • 25 篇 农学
    • 18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9 篇 艺术学

主题

  • 446 篇 中国共产党
  • 398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193 篇 新时代
  • 186 篇 高质量发展
  • 170 篇 习近平总书记
  • 147 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139 篇 共同富裕
  • 132 篇 马克思主义
  • 122 篇 全面从严治党
  • 121 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
  • 121 篇 习近平
  • 110 篇 乡村振兴
  • 106 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
  • 103 篇 自我革命
  • 89 篇 新征程
  • 87 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73 篇 毛泽东
  • 70 篇 应急管理
  • 69 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66 篇 新质生产力

机构

  • 1,764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658 篇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
  • 604 篇 中共中央党校马克...
  • 433 篇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
  • 406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341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
  • 335 篇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
  • 331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的...
  • 325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治...
  • 302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295 篇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
  • 231 篇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
  • 206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公共...
  • 194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194 篇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
  • 171 篇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
  • 120 篇 中共中央党校报刊...
  • 116 篇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
  • 115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
  • 115 篇 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10 篇 张占斌
  • 107 篇 洪向华
  • 94 篇 董振华
  • 92 篇 丁元竹
  • 84 篇 郭全中
  • 80 篇 韩庆祥
  • 71 篇 张荣臣
  • 65 篇 李海青
  • 63 篇 许耀桐
  • 61 篇 王杰
  • 57 篇 周跃辉
  • 54 篇 熊若愚
  • 53 篇 沈传亮
  • 52 篇 唐爱军
  • 51 篇 严书翰
  • 51 篇 许正中
  • 48 篇 辛鸣
  • 45 篇 蔡之兵
  • 44 篇 陈曙光
  • 43 篇 刘玉瑛

语言

  • 8,4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
841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深刻把握“研究问题”的“真”髓——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冯鹏志教授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年 第2期 13-21页
作者: 本刊记者 冯鹏志 不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对年轻干部提出了“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1)的要求。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既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问题观,又着眼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向春玲: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藏 引用
民生周刊 2024年 第15期 18-23页
作者: 徐英子 马海涛 向春玲 《民生周刊》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全会就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体系作出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引领改革,促进开放,推动现代化进程——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高中华
收藏 引用
人民周刊 2024年 第16期 50-51页
作者: 赵丽岳 高中华 不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邓小平同志发表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展现了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除旧布新的伟大魄力,以及在复杂环境下处理重大事务的高超智慧和坚定决心。这篇讲话犹如一块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型工业化如何淬炼独特贵州造--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绍朋
收藏 引用
当代贵州 2021年 第20期 48-49页
作者: 袁燕 张恒 周绍朋 贵州日报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新型工业化的贵州行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9方面远景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在您看来,贵州这些年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成就如何?
来源: 评论
生成式AI的认知不公问题及其纾解
收藏 引用
科学学研究 2025年
作者: 胡明艳 王少华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
生成式AI作为一种的独特认知技术,挑战了人类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传统知识生产格局。借用弗里克提出的“认知不公”概念,生成式AI可能引发两个层面的认知不公:一是由于数据来源和选取不公、基础模型调整过程不公以及模型使用中认知活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企业食品安全合规建设研究:以食品召回制度为视角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 2024年 第21期45卷 368-377页
作者: 王逍静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 北京100091
作为食品安全治理的一个重要方式,食品召回制度与企业合规建设密切相关,二者均以风险预防为核心、以履行合规义务为基础,都可作为行政激励的依据。实践中,企业食品安全治理合规建设存在食品企业召回动力不足、政府监管方式和广度不够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学科、范式、话语:新中国史研究理论的回顾与思考
收藏 引用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24年 第6期31卷 63-75,M0005页
作者: 柳建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新中国史(以下简称国史)研究理论是关于如何认识和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学科理论。学界一般认为,国史研究理论涵盖史学概论、史学史、史料学、史学评论、编纂学以及“三大体系”建设等。(1)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鸿篇巨制《当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邓小平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创造性贡献
收藏 引用
科学社会主义 2025年 第2期 122-126页
作者: 孙劲松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苏联模式是世界上第一个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也可以说是第一个社会主义标准。这个标准带有理论意义和普遍性意义。苏联模式是苏联的,但其性质是工业化的和欧洲化的。苏联模式的理论意义是基本实践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代演艺行业管理变革的制度创新路径——基于“观念——规范”的制度分析框架
收藏 引用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2期 94-104页
作者: 高宏存 张晓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治理教研部
制度变革是推动演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以来,我国演艺行业管理顺应发展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双演融合”推动演艺数字化发展,团结“文艺两新”群体,在优化文艺创作评论机制、激发多元主体创新热情和增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主体性建构的人学视野
收藏 引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5年 第2期 25-34页
作者: 韩庆祥 薛生山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化主体性建构既是文化认同的核心,也是人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文化主体性成就人的主体性,它是人的主体性的基础和前提,没有文化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难以确立的;人的主体性是文化主体性的体现和实现,没有人的主体性,文化主体性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