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5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 篇 法学
    • 17 篇 政治学
    • 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法学
    • 1 篇 民族学
  • 4 篇 管理学
    • 3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主题

  • 2 篇 人民政协
  • 2 篇 协商民主
  • 2 篇 基层民主
  • 1 篇 社会科学领域
  • 1 篇 基层团组织
  • 1 篇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
  • 1 篇 才能
  • 1 篇 党内监督
  • 1 篇 发展环境
  • 1 篇 群众首创精神
  • 1 篇 制度建设
  • 1 篇 活力
  • 1 篇 古代
  • 1 篇 马克思列宁主义
  • 1 篇 发展战略
  • 1 篇 政体
  • 1 篇 大一统
  • 1 篇 执政地位
  • 1 篇 毛泽东
  • 1 篇 共产党

机构

  • 8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
  • 5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
  • 4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
  • 2 篇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
  • 2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
  • 1 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 1 篇 南京政治学院
  • 1 篇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
  • 1 篇 广东商学院
  • 1 篇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
  • 1 篇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
  • 1 篇 中共中央文献室
  • 1 篇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
  • 1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1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
  • 1 篇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 1 篇 宁波大学
  • 1 篇 中共中央党校公共...
  • 1 篇 山东大学

作者

  • 5 篇 肖立辉
  • 4 篇 刘学军
  • 2 篇 刘春
  • 2 篇 齐惠
  • 1 篇 郝永平
  • 1 篇 米歇尔.坎贾尼
  • 1 篇 cheng hong-qin
  • 1 篇 杨玲
  • 1 篇 戴昌桥
  • 1 篇 胡仙芝
  • 1 篇 凯瑟琳·奈特
  • 1 篇 陈晋
  • 1 篇 姚荣杰
  • 1 篇 楼均康
  • 1 篇 江远山
  • 1 篇 王仲田
  • 1 篇 程泓钦
  • 1 篇 徐迅
  • 1 篇 李东朗
  • 1 篇 宗成康

语言

  • 2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教研室"
25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民主执政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关键
收藏 引用
新视野 2005年 第1期 7-9页
作者: 刘春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教研室
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决定了民主执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保障。只有推进民主执政,才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执政党在民主法制的轨道上发挥执政功能,在宪政和民主的基础上行使执政权力,在民主的程序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后发展国家政治合法性的二元化与政治发展逻辑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04年 第3期 65-73页
作者: 赵虎吉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教研室
发达国家的合法性状况可以类型化为一元模式 ,即传统政治价值与现代政治价值之间是连续的 ,是由传统政治价值“自然”演变而来的 ,并非是外来的。与此相反 ,后发展国家的合法性状况呈现为二元形态 ,即本国的传统政治价值与从西方传播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传统政治的特质:对大一统政体的诠释
收藏 引用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 第2期17卷 31-39页
作者: 齐惠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教研室
中国政治与西方政治最大的差异在于,中国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就建立起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政体,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虽分合不断,但大一统的政治传统始终没有断绝,直到今天仍发挥着隐而不彰的影响力。从政治史的视角研究中国大一统政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如何营造清明的政治生态:古代吏制经验
收藏 引用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5年 第6期17卷 45-46页
作者: 齐惠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教研室
"政治生态"一词被两种话语体系进行着解读,这两种话语体系对中国现实问题都有足够的解释力甚至具有相通性,党的领导、"三清政治"的目标、法治的举措是政治生态建设的核心要件。从某种意义说,民主是个不断持续进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建设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新视野 2011年 第1期 37-40页
作者: 刘学军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理论教研室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其重要机构和载体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三大职能之一,推进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是发展社会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制度体系及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党政干论坛 2013年 第7期 15-18页
作者: 肖立辉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不难想象,今后的协商民主必然会沿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发展思路推进到国家和社会各个领域及各个层次中,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一种运行方式。
来源: 评论
协商民主在乡村治理中的适用与推行
收藏 引用
中国党政干论坛 2015年 第7期 16-19页
作者: 肖立辉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理论教研室
乡村治理中广泛适用和推行的协商民主做法尽管多种多样,但其共性就是充分发挥利益相关方和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乡村治理的共识性看法,通过有效有序的政治参与来争取或者维护切身利益,从而实现政府与村民的良性互动,为乡村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研究综述
收藏 引用
中州学刊 2018年 第7期 1-8页
作者: 蓝恭彦 刘春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理论专业 北京100091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北京100091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党内监督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生动体现。2016年以来,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专家学者主要围绕改革的逻辑起点、基本原则、实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民政协理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政协 2011年 第22期 31-38页
作者: 刘学军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理论教研室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民政协理论是对人民政协产生、发展条件及其规律性以及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职能、主题、工作原则等基本问题的系统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层制度创新的内在逻辑
收藏 引用
国家治理 2014年 第14期 28-34页
作者: 肖立辉 中共中央党校政法教研部政治学理论教研室
一些地方出现了制度创新,原因很复杂。从必要性来看,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地区间存在的差异。在中国,地区差异较大,中央出台的政策在一些地方比较适应,但在一定时期内,在另外一些地方可能滞后或者超前。这种情形为一些地方进行超前性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