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1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51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6 篇 管理学
    • 222 篇 公共管理
    • 32 篇 工商管理
    • 2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8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03 篇 法学
    • 99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78 篇 政治学
    • 55 篇 社会学
    • 10 篇 民族学
    • 8 篇 法学
    • 2 篇 公安学
  • 85 篇 经济学
    • 58 篇 理论经济学
    • 50 篇 应用经济学
  • 38 篇 工学
    • 17 篇 城乡规划学
    • 1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软件工程
    • 2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7 篇 教育学
    • 25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11 篇 历史学
    • 10 篇 中国史
    • 2 篇 世界史
  • 10 篇 文学
    • 9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理学
    • 6 篇 生态学
  • 8 篇 医学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5 篇 哲学
    • 5 篇 哲学
  • 3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主题

  • 33 篇 中国式现代化
  • 21 篇 共同富裕
  • 14 篇 乡村振兴
  • 12 篇 社会建设
  • 12 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
  • 11 篇 社会治理
  • 11 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
  • 11 篇 基层治理
  • 11 篇 高质量发展
  • 10 篇 中国共产党
  • 10 篇 生态文明建设
  • 8 篇 习近平总书记
  • 8 篇 社会组织
  • 8 篇 习近平
  • 8 篇 新发展阶段
  • 7 篇 人工智能
  • 7 篇 社会救助
  • 6 篇 高质量充分就业
  • 6 篇 美好生活
  • 6 篇 生活品质

机构

  • 439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18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16 篇 中共中央党校
  • 13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0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9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9 篇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
  • 9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5 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
  • 5 篇 中共中央党校专家...
  • 5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5 篇 中央团校党的群众...
  • 4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4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4 篇 清华大学
  • 4 篇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
  • 4 篇 中共中央党校督学...
  • 4 篇 中山大学
  • 4 篇 中共中央党校铸牢...
  • 3 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作者

  • 78 篇 丁元竹
  • 33 篇 吴忠民
  • 32 篇 ding yuanzhu
  • 32 篇 李志明
  • 31 篇 赖德胜
  • 28 篇 王道勇
  • 24 篇 李宏伟
  • 22 篇 li zhiming
  • 21 篇 wu zhongmin
  • 18 篇 胡颖廉
  • 17 篇 马福云
  • 17 篇 褚松燕
  • 15 篇 青连斌
  • 15 篇 hu yinglian
  • 14 篇 龚维斌
  • 12 篇 毛佩瑾
  • 12 篇 王燊成
  • 11 篇 张林江
  • 10 篇 王晓莉
  • 10 篇 郭兆晖

语言

  • 51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513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现代化意味着什么
收藏 引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 第3期23卷 15-27页
作者: 吴忠民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人类社会的第三次大变革就是现代化,亦即传统社会经由现代化而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现代化必然会带来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极为广泛、极为深刻的变革。现代化意味着经济生产能力的巨大飞跃。现代经济基础是现代社会其他基本特征或基本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深刻把握增进民生福祉的历史逻辑
收藏 引用
学术前沿 2021年 第12期 42-49页
作者: 丁元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不断探索增进中国人民的民生福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时期增进民生福祉规律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网络环境下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年 第1期 48-55页
作者: 丁元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完善新时代基本公共服务应着眼于制度完善、资源布局、体系建设、便民利民、智能服务能力提升、供给方式多元化,通过基本公共服务与新技术的融合,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基本公共服务供需平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智能化和智慧化,使居民更加便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建设理论的着力点——新中国成立70年来社会建设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 第5期23卷 72-79页
作者: 丁元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经过70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改革和开放,我国社会建设进入新时代。尤其是经济发展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要求从理论建设的高度来审视社会领域中的所有问题:社会治理、社会建设、公共服务等,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逻辑
收藏 引用
学术前沿 2022年 第3期 92-97页
作者: 褚松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悠久的历史逻辑、清晰的现实逻辑和严密的理论逻辑。三重逻辑既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重要性阐释,又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和努力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以社会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的产生、演变及其特点——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年 第1期 17-25页
作者: 龚维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当代社会是风险社会。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例,通过系统梳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扩散、应对中的四类社会风险,以及影响社会风险的因素,运用社会风险理论以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视野提炼概括出当代中国社会风险的八个特点,即风险扩散具有跨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社会表情与社会合作
收藏 引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20年 第1期 75-80页
作者: 王道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社会表情是社会合作形成和延续的社会心理基石。一般而言,主要社会群体甚至整个社会可能呈现出社会幸福、社会安逸、社会冷漠、社会焦虑以及社会愤怒等不同类型的社会表情。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层面看,社会变革状态、社会财富配置、社会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社会结构:变化、特点及风险
收藏 引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9年 第4期 69-77页
作者: 龚维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与职业结构、城乡结构、社区结构、社会阶层结构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等七个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具有新的特点,一是时空压缩特征更加明显,二是利益格局更加复杂多变,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乡村治理中的合作场域生成——基于T市“三治融合”实践的分析
收藏 引用
社会学评论 2021年 第3期9卷 164-180页
作者: 高端阳 王道勇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本文以全国率先实践"三治融合"的T市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合作场域为核心概念,分析了乡村治理过程中合作场域的生成逻辑及条件。研究认为,治理组织的建立为治理场域带来边界性与关系资源,通过引入具体行动者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历史逻辑、理论内涵与发展路径
收藏 引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 第5期28卷 116-128页
作者: 丁元竹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社会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做好新时代社会工作,需要认真审视和深刻理解新时代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多学科专业队伍建设所需要的知识体系,从而在更大、更广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