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6 篇 期刊文献
  • 9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9 篇 工学
    • 5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0 篇 软件工程
    • 42 篇 机械工程
    • 40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9 篇 光学工程
    • 2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8 篇 兵器科学与技术
    • 7 篇 电气工程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3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 篇 纺织科学与工程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生物工程
  • 33 篇 理学
    • 29 篇 物理学
    • 3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化学
  • 6 篇 医学
    • 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临床医学
    • 2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 篇 军事学
    • 5 篇 军队指挥学
    • 2 篇 战术学
  • 5 篇 管理学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艺术学
    • 3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农学

主题

  • 7 篇 单片机
  • 6 篇 图像处理
  • 5 篇 超声导波
  • 5 篇 超声检测
  • 5 篇 自适应光学
  • 5 篇 无线传输
  • 5 篇 数据采集
  • 5 篇 fpga
  • 4 篇 无损检测
  • 4 篇 虚拟仪器
  • 4 篇 温度传感器
  • 4 篇 aduc841
  • 3 篇 图像重建
  • 3 篇 动态特性
  • 3 篇 最小二乘法
  • 3 篇 labview
  • 3 篇 以太网
  • 3 篇 信号处理
  • 3 篇 超声波
  • 3 篇 数据融合

机构

  • 200 篇 中北大学
  • 11 篇 电子测试技术国家...
  • 3 篇 太原工业学院
  • 3 篇 北方自动控制技术...
  • 3 篇 太原科技大学
  • 3 篇 北京理工大学
  • 2 篇 省部共建动态测试...
  • 2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2 篇 山西北方晋东化工...
  • 2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2 篇 动态测试技术国家...
  • 2 篇 电子测试技术国家...
  • 2 篇 电子测试技术国家...
  • 2 篇 中国矿业大学
  • 2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1 篇 长安大学
  • 1 篇 山东省冠县技工学...
  • 1 篇 teesside univers...
  • 1 篇 太原师范学院
  • 1 篇 山西北方晋东化工...

作者

  • 44 篇 杨录
  • 38 篇 yang lu
  • 23 篇 张艳花
  • 14 篇 孟立凡
  • 13 篇 王高
  • 12 篇 刘新妹
  • 12 篇 朱林泉
  • 12 篇 陈平
  • 11 篇 桂志国
  • 11 篇 wang gao
  • 10 篇 殷俊龄
  • 10 篇 zhang yan-hua
  • 9 篇 赵冬娥
  • 9 篇 zhang yanhua
  • 9 篇 chen ping
  • 8 篇 liu xinmei
  • 8 篇 gui zhiguo
  • 8 篇 周汉昌
  • 8 篇 杨敏
  • 7 篇 meng li-fan

语言

  • 20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加速度计的高冲击下响应理论与仿真方法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 第2期38卷 231-236页
作者: 程壑 蒋孝勇 李孟委 安永泉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030051 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 山西太原030051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山西太原030051
研究了高冲击下加速度计的响应理论和仿真分析方法,为解决现有加速度计成本高、测试周期长以及实验分析难度大等问题提供方法.首先根据加速度计动力模型进行数学建模仿真分析,后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加速度计的实体、点线模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声水浸探伤检测闸门自动跟踪电路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测试 2016年 第4期42卷 81-85页
作者: 武刚 杨录 张艳花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030051
针对传统超声探伤应用中缺陷信号选通闸门通过硬件或程序预先设置,当缺陷信号相对闸门位置发生变化而引起系统漏检或误判的问题,设计一种高可靠性的闸门自动跟踪电路。该电路具有自动跟踪水钢界面波位置,实时调整选通闸门开启位置选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超声信号双特征实时提取系统
收藏 引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2年 第6期 106-107,110页
作者: 岳文豹 杨录 李文强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030051
为了提高超声缺陷识别的效率,满足超声高精度在线检测需求,设计了一套超声双特征实时提取系统。该系统可以提供4个通道触发信号及超声收发电路控制信号,具有2 kHz的采样频率。在实时提取缺陷回波信号时间与幅度双特征量的同时,将时间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机械设备振动状态无线监测与故障分析系统
收藏 引用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13年 第10期 50-52页
作者: 郝建亮 宋文爱 杨录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030051
针对机械设备运行时存在的振动现象,基于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考虑,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无线监测与故障分析系统,对运行设备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采用1221L-050加速度传感器拾取信号,经信号调理电路放大滤波处理后由C8051F340微处理器控制内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AN7218的超声波接收电路设计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 2013年 第8期39卷 91-94页
作者: 李勇峰 杨录 张艳花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030051
针对现有超声波接收电路前级放大结构复杂、噪声较大、成本较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调频、调幅中频放大器AN7218的超声波接收电路。通过FM与AM中频放大器对超声传感器的回波信号进行低噪声前置放大,电路适用于各种中频超声波接收电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四通道电磁炮光电同步检测系统设计
收藏 引用
自动化仪表 2014年 第10期35卷 90-94页
作者: 贺星辰 杨录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030051
为了检测电磁炮连发炮弹时的炮体性能,需要提取其发炮时的同步触发信号,所以设计了一种四通道光电同步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PIN型光电二极管BPW24R作为探测器,利用发炮时炮体对激光源光路阻断的方法,获取光信号并进行光电转换。电信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β射线吸收法的PM2.5测量技术的研究
收藏 引用
电子技术应用 2013年 第9期39卷 74-76,80页
作者: 赵鑫 潘晋孝 刘宾 陈平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030051
针对空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的严重危害,设计了基于β射线吸收法实时监测PM2.5浓度值的监测仪器。利用粉尘粒子吸收β射线的量与粉尘粒子的质量成正比关系的原理,通过测量β射线通过干净滤纸和含有粉尘滤纸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P424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
收藏 引用
机床与液压 2015年 第7期43卷 144-148页
作者: 杜乐 杨录 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
介绍了一种基于MP424采集卡的高性能信息采集与分析系统,该系统以PC机、MP424采集卡作为主要硬件部分,以Lab VIEW作为软件开发平台。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并重点对采集与分析系统的软件开发过程进行了阐述,通过一个实例进行了系统的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钻铤缺陷超声自动检测系统的设计
收藏 引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0年 第1期18卷 17-19页
作者: 贾楠 杨录 张艳花 中北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太原030051
目前大多数钻铤生产企业在对钻铤内部缺陷检测时,都存在检测效率低下和漏检严重的问题;为此设计了一套钻铤缺陷超声自动检测系统,极大地提高了钻铤缺陷检测的效率,降低了对钻铤缺陷的漏检和误判;提出了适用于大口径厚壁管材缺陷检测的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组网雷达的多目标航迹欺骗
收藏 引用
火力与指挥控制 2008年 第S2期33卷 136-138页
作者: 周续力 张伟 中北大学电子测试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山西太原030051
由于目前点迹压缩、点迹串行合并等融合方法在组网雷达中的普遍应用,使得对单部雷达的多目标航迹欺骗很容易被雷达组网系统所识别。为了能够有效地欺骗组网雷达,并在网内各雷达的PPI显示器上显示相似的航迹,在对单部雷达实施多目标航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