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68 篇 期刊文献
  • 48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67 篇 工学
    • 795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07 篇 机械工程
    • 4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6 篇 电气工程
    • 10 篇 冶金工程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3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矿业工程
    • 2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软件工程
  • 50 篇 理学
    • 36 篇 物理学
    • 16 篇 化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生态学
  • 14 篇 教育学
    • 14 篇 教育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1 篇 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117 篇 力学性能
  • 111 篇 显微组织
  • 55 篇 微观组织
  • 36 篇 铝合金
  • 32 篇 时效
  • 30 篇 性能
  • 25 篇 组织
  • 24 篇 热处理
  • 22 篇 淬火敏感性
  • 21 篇 析出相
  • 20 篇 再结晶
  • 20 篇 al-zn-mg-cu合金
  • 19 篇 剥落腐蚀
  • 19 篇 金属材料
  • 18 篇 镁合金
  • 17 篇 退火
  • 17 篇 7050铝合金
  • 17 篇 织构
  • 17 篇 动态再结晶
  • 16 篇 本构方程

机构

  • 910 篇 中南大学
  • 113 篇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
  • 18 篇 教育部有色金属材...
  • 12 篇 广亚铝业有限公司
  • 11 篇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
  • 9 篇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
  • 8 篇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
  • 7 篇 湖南大学
  • 7 篇 金杯电工股份有限...
  • 7 篇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 6 篇 有色金属先进结构...
  • 5 篇 湖南工程学院
  • 5 篇 福达合金材料股份...
  • 5 篇 有色金属教育部重...
  • 5 篇 东北轻合金有限责...
  • 5 篇 长沙新振升集团有...
  • 5 篇 玉林师范学院
  • 4 篇 广州有色金属研究...
  • 4 篇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
  • 4 篇 湖南城市学院

作者

  • 132 篇 张新明
  • 104 篇 邓运来
  • 99 篇 刘胜胆
  • 64 篇 zhang xin-ming
  • 58 篇 林高用
  • 57 篇 叶凌英
  • 57 篇 易丹青
  • 50 篇 李慧中
  • 48 篇 肖来荣
  • 46 篇 李红英
  • 44 篇 梁霄鹏
  • 41 篇 唐建国
  • 41 篇 王孟君
  • 38 篇 deng yun-lai
  • 37 篇 徐国富
  • 36 篇 李芝华
  • 35 篇 liu sheng-dan
  • 34 篇 刘会群
  • 31 篇 王斌
  • 31 篇 潘清林

语言

  • 9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91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晶粒尺寸对FeCoCrNiN0.07高熵合金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热加工工艺 2025年 第7期 46-50+55页
作者: 王睿忻 梁霄鹏 李慧中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采用粉末冶金对FeCoCrNiN0.07高熵合金冷轧板材进行不同温度退火,制备了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0.83、10.51μm的超细晶和粗晶板材。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研究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热处理对粉末冶金Ti-45Al-7Nb-0.3W-0.1B合金显微组织和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热加工工艺 2025年 33-36页
作者: 陈飞虎 梁霄鹏 李慧中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Ti-45Al-7Nb-0.3W-01B(at%)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并测试了不同组织合金在750℃和800℃条件下的高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热处理后的拉伸性能与层片晶团的大小、残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时效制度对2A97铝锂合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工程 2016年 第12期45卷 3319-3324页
作者: 薛喜丽 郑子樵 胡芳 张龙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83
针对不同时效制度下2A97铝锂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合金的微观组织和疲劳断口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2A97合金薄板(T3+135℃/12 h)时效态的裂纹扩展速率最低,其次为T3,(T3+13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时效制度对2099铝锂合金力学和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工程 2016年 第12期45卷 3271-3277页
作者: 孔祥 郑子樵 李劲风 林毅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83
采用透射电镜,拉伸性能测试和慢应变拉伸等手段研究时效制度对2099铝锂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及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采用1组T6(175℃/48 h)制度和2组T8制度对试样进行处理。实验发现,T8状态下试样的抗拉强度均高于T6态。同时T8态中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397合金高周疲劳性能及裂纹萌生扩展行为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工程 2017年 第5期46卷 1327-1333页
作者: 范雪松 郑子樵 张龙 胡芳 龚铸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83
研究了2397-T87铝锂合金的高周疲劳性能及裂纹萌生扩展行为。结果表明:在应力比R=0.1时,2397-T87铝锂合金L方向、LT方向和ST方向光滑试样(K_t=1.0)的疲劳寿命极限分别约为192,243和151 MPa;缺口试样(K_t=3.0)的疲劳寿命极限分别约为72,7...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e在Al-3.5Cu合金中的微合金化作用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工程 2014年 第7期43卷 1649-1654页
作者: 范春平 郑子樵 罗先甫 廖忠全 程彬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83
通过显微硬度测试、常规拉伸性能测试、透射电镜观察等研究了微量Ge(0.21%)在Al-3.5Cu(质量分数,%)合金中的微合金化作用。结果表明:175℃时效时,由于Ge与空位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Ge的添加抑制了GP区的形成,也使随后析出的θ′′和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新型Al-Cu-Li合金性能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工程 2017年 第7期46卷 1989-1993页
作者: 胡芳 郑子樵 钟继发 薛喜丽 龚铸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83
设计一种新型Al-Cu-Li-Mg-Ag合金,研究热处理制度对新合金拉伸性能及裂纹扩展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合金微观组织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该新型铝锂合金经过540℃固溶1 h,(12%+RT/120 h+145℃/20 h)...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ⅥB族金属Cr,Mo和W晶格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工程 2011年 第5期40卷 839-843页
作者: 陶辉锦 刘玲 文杰斌 杨巧然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83
采用总能赝势平面波方法计算了ⅥB族过渡金属Cr,Mo和W不同晶体结构的晶格常数、总能和态密度,总能计算结果确定3种元素的晶格稳定性顺序为?Ghcp-bcc>?Gfcc-bcc>0,其中bcc结构最稳定,与实验结果一致。电子结构的计算结果表明:Cr,Mo...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反应磁控溅射法制备氧化钒薄膜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工程 2008年 第12期37卷 2221-2225页
作者: 刘凤举 余志明 陈爽 方梅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83
采用反应磁控溅射加真空退火分别在玻璃和Si(100)基底上制备氧化钒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其物相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氧气体积分数低于15%时,玻璃上薄膜为低价钒氧化物,Si(100)上薄膜为V2O5(001)织构和V2O3(104)织构,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压力对热压烧结制备Mo-20Cu复合材料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稀有金属材料工程 2017年 第7期46卷 1998-2001页
作者: 王德志 李然 段柏华 孙翱魁 尹邦柱 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83
以仲钼酸铵(NH_4)_6Mo_7O_(24)·4H_2O、硝酸铜Cu(NO_3)_2·3H_2O、甘氨酸和乙二胺为原料采用甘氨酸硝酸盐(GNP)法制备前驱体粉末,再经过700℃氢气还原得到Mo-20Cu复合粉末,经压制后在1150℃于不同压力下进行热压烧结,研究不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