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2 篇 期刊文献
  • 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35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6 篇 农学
    • 157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89 篇 林学
    • 2 篇 园艺学
    • 2 篇 植物保护
  • 127 篇 工学
    • 76 篇 林业工程
    • 16 篇 农业工程
    • 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4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公安技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60 篇 理学
    • 41 篇 生态学
    • 10 篇 生物学
    • 8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化学
  • 20 篇 管理学
    • 13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16 篇 医学
    • 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中西医结合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9 篇 教育学
    • 9 篇 教育学
  • 5 篇 经济学
    • 5 篇 理论经济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26 篇 杉木人工林
  • 22 篇 生物量
  • 16 篇 湘中丘陵区
  • 15 篇 杉木
  • 13 篇 土壤养分
  • 13 篇 凋落物
  • 13 篇 生态学
  • 12 篇 湖南省
  • 12 篇 植被恢复
  • 12 篇 马尾松
  • 11 篇 土壤
  • 10 篇 樟树
  • 10 篇 杉木林
  • 9 篇 碳贮量
  • 9 篇 土壤有机碳
  • 9 篇 石漠化
  • 8 篇 森林生态系统
  • 8 篇 土壤呼吸
  • 8 篇 栾树
  • 8 篇 碳储量

机构

  • 334 篇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288 篇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
  • 33 篇 湖南会同杉木林生...
  • 32 篇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
  • 32 篇 城市森林生态湖南...
  • 13 篇 国家林业局
  • 11 篇 湖南会同杉木林国...
  • 10 篇 湖南芦头森林生态...
  • 7 篇 湖南省邵阳县林业...
  • 7 篇 贵州省林业厅
  • 5 篇 会同杉木生态系统...
  • 4 篇 湖南大学
  • 4 篇 国家野外科学研究...
  • 4 篇 温州大学
  • 4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3 篇 美国地质勘探局地...
  • 3 篇 湖南科技学院
  • 3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3 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
  • 3 篇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作者

  • 100 篇 闫文德
  • 67 篇 方晰
  • 66 篇 项文化
  • 64 篇 田大伦
  • 53 篇 fang xi
  • 52 篇 yan wende
  • 41 篇 梁小翠
  • 41 篇 康文星
  • 39 篇 王光军
  • 35 篇 邓湘雯
  • 26 篇 tian dalun
  • 25 篇 tian da-lun
  • 24 篇 xiang wenhua
  • 23 篇 yan wen-de
  • 23 篇 xiang wen-hua
  • 21 篇 何介南
  • 21 篇 李湘洲
  • 20 篇 kang wenxing
  • 20 篇 朱凡
  • 18 篇 黄志宏

语言

  • 335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335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湘中丘陵区4种森林类型土壤有机碳和可矿化有机碳的比较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杂志 2013年 第10期32卷 2687-2694页
作者: 辜翔 方晰 项文化 李胜蓝 孙伟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长沙410004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长沙410004
采用短期内土壤培养法,比较研究了湘中丘陵区4种不同森林类型(杉木人工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可矿化有机碳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森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可矿化有机碳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会同杉木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植物固碳特征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5年 第4期35卷 1187-1197页
作者: 姚利辉 康文星 赵仲辉 何介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长沙410004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长沙410004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会同418307
为了探讨杉木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的固碳功能,以会同杉木林为研究对象,在定位连续测定林分生物量和碳素含量的基础上,研究了杉木林不同年龄阶段的储存碳量及在各组分的分配和植物固碳能力。结果表明:杉木各器官碳素含量树叶>树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pH值响应型负载白藜芦醇微胶囊的制备与抗氧化活性分析
收藏 引用
食品科学 2019年 第20期40卷 54-59页
作者: 邓姣 刘鑫 成文豪 刘田田 周军 李湘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410004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湖南长沙410004
目的:制备并获得具有pH值响应和抗氧化活性的紫胶树脂铵盐(shellac resin ammonium salt,SRAS)/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微胶囊,提高RES的生物利用率.方法:SRAS为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技术对RES进行微胶囊化,获得SRAS/RES微胶囊,并利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桤木人工林的碳密度、碳库及碳吸存特征
收藏 引用
林业科学 2010年 第6期46卷 15-21页
作者: 文仕知 田大伦 杨丽丽 方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长沙410004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长沙410004
对不同年龄阶段桤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碳库和碳吸存的研究结果表明:桤木各器官的碳密度算术平均值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8和14年生的分别为478.8,485.7和495.8g·kg-1,变异系数在0.25%~9.58%之间,不同器官碳密度由高至低排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Moran′s I的林分空间结构量化指标自相关分析
收藏 引用
林草资源研究 2022年 第1期 8-17页
作者: 卿东升 彭进香 李建军 邓巧玲 刘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为了研究林分空间单元中对象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结构指标上的自相关性,分析对象林木与相邻木之间在空间中的逻辑关系。在大围山自然保护区、乌云界自然保护区及芦头林场等区域中设置了25块20m×20m的样地,构建了基于Voronoi图...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会同和朱亭11年生杉木林能量积累与分配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2年 第21期32卷 6901-6908页
作者: 康文星 熊振湘 何介南 李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长沙410004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长沙410004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会同418307
利用我国杉木中心产区会同和杉木扩大栽培区朱亭测定的杉木林生物量和干物质热值资料的基础上,对会同和朱亭11年生杉木人工林能量积累和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人工林群落林分能量现存量与立地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朱亭11年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年龄阶段杉木人工林植物热值分析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5年 第2期35卷 449-459页
作者: 何介南 康文星 王东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长沙410004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长沙410004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会同418307
应用会同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连续定位测定资料,研究了杉木林不同林龄阶段乔木、灌木、草本和枯死物热值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同一林龄阶段,杉木叶的热值>皮>枝>干>根,杉木各器官热值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相同林龄的灌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混交度在不同相邻木选取方案下的差异性研究
收藏 引用
林草资源研究 2021年 第4期 69-78页
作者: 卿东升 张江 李建军 彭进香 刘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为了厘清林分混交度在不同相邻木选择方案下的差异,寻找不同相邻木选取方案适用于哪种林分类型的混交度求解证据,为林分空间结构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聚集分布林分、随机分布林分、均匀分布林分及稀疏分布林分类型,在南洞庭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龄组杉木林土壤碳、氮、磷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收藏 引用
土壤 2019年 第2期51卷 290-296页
作者: 曹小玉 李际平 杨静 闫文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 长沙410004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长沙410004
为了阐明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在湖南省金洞林场选择立地因子基本一致的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分别设置3块20 m×30 m样地,在每个样地利用S形5点取样法分层(0~15、15~30、30~4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栽植代数杉木林养分吸收、积累和利用效率的比较
收藏 引用
生态学报 2018年 第11期38卷 3868-3878页
作者: 周玉泉 康文星 陈日升 田大伦 项文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长沙410004 南方林业生态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长沙410004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会同418307
利用第一代以及与第一代连栽的第二代杉木林的40多年定位连续测定的生物量和养分数据,分析了第一和第二代杉木林在养分吸收、积累、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同一生育阶段第二代杉木体内N、P、K、Ca、Mg浓度分别比第一代高2.85—3.48,0...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