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NaCl对油茶花粉生活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以及Ca^(2+)是否有缓解作用,旨在探索在盐渍化地区引种油茶的可能性,为油茶的引种和栽培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油茶‘华硕’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MTT染色法和花粉液体培养法,研究NaCl胁迫以及在NaCl胁迫环境中添加Ca^(2+)后对油茶花粉生活力、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1)NaCl对油茶花粉生活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NaCl浓度的提高而增强,而高浓度NaCl可完全抑制花粉萌发。20 mM NaCl的抑制效果显著(P<0.05),此时花粉生活力和花粉萌发率分别为36.22%和42.84%,分别是CK的49.97%和57.33%,花粉管长度为23.75μm,是CK的73.54%。在NaCl胁迫环境中,部分花粉管的顶端有膨大现象。2)在20 mM NaCl的胁迫下,外源Ca^(2+)对花粉生活力有抑制作用,但能部分缓解NaCl对油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的抑制作用。2 mM Ca^(2+)对花粉萌发率的缓解效果最佳,此时花粉萌发率显著提高,为60.5%,而Ca^(2+)浓度超过2 mM时,花粉萌发率显著下降,维持在29%左右,出现抑制作用。花粉管长度随着Ca^(2+)浓度的增加而缓慢增长,25 mM Ca^(2+)对花粉管伸长的促进作用最明显,此时花粉管最长,为35.05μm。当Ca^(2+)浓度超过3 mM时,在刚萌发出来的花粉管或者较短的花粉管中顶端破裂现象严重。【结论】在花粉的离体培养过程中,NaCl会对油茶花粉生活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造成胁迫,所以,在油茶的栽培和管理过程中,应避免将油茶处在盐胁迫环境中。Ca^(2+)参与了油茶花粉适应盐环境的过程,可为提高油茶耐盐性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真菌胞外膜(common in several fungal extracellular membrane, CFEM)结构域是真菌特有的结构域,其通常编码60个氨基酸,包含8个间隔的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结构域,其特征在于将其与已知的富含半胱氨酸的结构域区分开。已有的相关研究...
详细信息
真菌胞外膜(common in several fungal extracellular membrane, CFEM)结构域是真菌特有的结构域,其通常编码60个氨基酸,包含8个间隔的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结构域,其特征在于将其与已知的富含半胱氨酸的结构域区分开。已有的相关研究表明,CFEM蛋白在附着胞的形成与发育、维持细胞壁完整性及耐受性、维持胞内游离铁的稳定、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号转导、生物膜的形成、诱导植物细胞坏死及致病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有关油茶果生刺盘孢(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中CFEM效应子的致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采用同源重组的克隆方式构建了CFEM15的诱饵载体pGBKT7-CFEM15,通过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双杂交系统筛选油茶cDNA文库,共得到1种CFEM15互作蛋白,并利用小规模杂交回转验证对互作真实性进行了验证。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了1种CFEM15互作蛋白为L-天冬酰胺2样酶。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油茶CfCFEM15所参与信号通路及其生物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