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323 篇 期刊文献
  • 43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9,75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272 篇 法学
    • 2,135 篇 民族学
    • 1,642 篇 社会学
    • 529 篇 政治学
    • 306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97 篇 法学
    • 37 篇 公安学
  • 2,016 篇 管理学
    • 1,452 篇 公共管理
    • 287 篇 工商管理
    • 26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8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720 篇 历史学
    • 1,160 篇 中国史
    • 715 篇 考古学
    • 162 篇 世界史
  • 871 篇 文学
    • 547 篇 新闻传播学
    • 30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61 篇 教育学
    • 742 篇 教育学
    • 76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46 篇 体育学
  • 685 篇 经济学
    • 566 篇 应用经济学
    • 154 篇 理论经济学
  • 515 篇 哲学
    • 515 篇 哲学
  • 398 篇 工学
    • 152 篇 城乡规划学
    • 5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362 篇 艺术学
    • 165 篇 美术学
    • 113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78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41 篇 艺术学理论
    • 39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170 篇 理学
    • 71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124 篇 医学
    • 39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8 篇 农学
  • 9 篇 军事学

主题

  • 165 篇 乡村振兴
  • 157 篇 少数民族
  • 132 篇 民族地区
  • 131 篇 非物质文化遗产
  • 121 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 82 篇 中国
  • 82 篇 土家族
  • 77 篇 发展
  • 70 篇 广西
  • 70 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
  • 65 篇 壮族
  • 63 篇 大学生
  • 62 篇 清代
  • 62 篇 传承
  • 58 篇 保护
  • 58 篇 变迁
  • 56 篇 民族
  • 54 篇 问题
  • 54 篇 瑶族
  • 53 篇 民族政策

机构

  • 3,768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2,293 篇 中南民族大学
  • 1,724 篇 广西民族大学
  • 656 篇 西北民族大学
  • 555 篇 贵州民族大学
  • 450 篇 青海民族大学
  • 218 篇 西南民族大学
  • 165 篇 湖北民族大学
  • 67 篇 云南大学
  • 54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54 篇 北京大学
  • 36 篇 四川大学
  • 31 篇 广西大学
  • 29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9 篇 云南民族大学
  • 27 篇 中山大学
  • 24 篇 长江师范学院
  • 24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4 篇 武汉大学
  • 2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

作者

  • 64 篇 李海军
  • 63 篇 滕兰花
  • 61 篇 徐杰舜
  • 57 篇 朱靖江
  • 56 篇 林继富
  • 55 篇 麻国庆
  • 55 篇 祁进玉
  • 54 篇 郑一省
  • 53 篇 郭伟和
  • 51 篇 杨圣敏
  • 47 篇 袁剑
  • 45 篇 杨筑慧
  • 45 篇 王建民
  • 45 篇 郑维宽
  • 42 篇 王晴锋
  • 42 篇 李然
  • 40 篇 zeng peng
  • 40 篇 曾鹏
  • 39 篇 韦亮节
  • 39 篇 柏贵喜

语言

  • 9,753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 2 篇 日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9758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及推进策略
收藏 引用
教育与职业 2025年 第6期1078卷 31-39页
作者: 王迎春 王瑜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100081 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南宁530299
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是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应对技术变革的技能供给创新;服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东西部人力资本均衡发展;助推全面振兴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底层逻辑。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走廊和通道:理解何以中国的空间视角
收藏 引用
高等校文科术文摘 2025年 第1期42卷 5-7页
作者: 麻国庆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100081
从具有相互关联的多元地理区域,即具有类型性质的宏观概念,如“板块”“走廊”“区系”“通道”等空间结构的叙事单位出发,来认知国家的内部空间结构与内外关联,以此讨论多元地理区域和民族社会文化间的联系,是理解何以中国的一个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山西峙峪遗址出土动物骨骼的埋藏
收藏 引用
人类学学 2025年 第2期44卷 255-269页
作者: 王颖 张乐 杨石霞 张双权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北京100044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101499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100081
峙峪遗址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广义泥河湾盆地的西缘,最新的光释光和14C加速器质谱仪测年结果显示其文化层年代约为45 kaBP。本文系统观察研究了该遗址早年发掘出土的152件动物骨骼的表面痕迹及断裂状态等埋藏特征,结果显示:1)这批动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桥”式应急:制度理性选择框架“巧”建多元协同应急管理体系——基于甘肃省景泰县“5·22”越野马拉松案例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应急管理科 2025年 第2期 70-83页
作者: 卫松 吴博 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院 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
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属于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针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性、突发性、复杂性等态势,亟需探寻一套与风险不确定性相互调适的应急管理体系。在此现实背景下,本文以甘肃省景泰县“5·22”越野马拉松事件为案例切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春秋早期"霸主"政治试探
收藏 引用
黑龙江史志 2025年 第4期 34-36页
作者: 吉修文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青海 西宁 810007
春秋作为先秦时期的一部分,其鲜明的特点之一即是"霸主"政治的兴起."霸主"政治,准确说来是在西周传统的分封制体系之内进行的,但是其产生之后却对传统的分封制一方面产生了破坏的作用,另一方面,"霸主"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玛尔巴的生平活动看南亚通道中的文化交流
收藏 引用
西藏大学报(社会版) 2025年 第1期40卷 110-117,126页
作者: 姜凌志 德吉草 多杰仁青 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西南民族研究院 四川成都610041 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四川成都610064
藏传佛教噶举派祖师玛尔巴的一生,不仅以教法传承而闻名,更因他数次前往尼泊尔、印度求法的传奇经历而广为人知,其一生贯穿着中国西藏与南亚诸国的文化交流史。文章通过归纳、释读以16世纪藏族历史家巴卧·祖拉陈瓦所撰《尊者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书院制高中毕业生大学适应性研究——基于北大附中高中部毕业生的调查
收藏 引用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5年 第2期 6-10页
作者: 李嘉和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北京100081
高中书院制是近年来我国高中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包括走班制、导师制、选课制等新型教机制,为生提供丰富的课程体系和选择空间。本文对北大附中2009-2021年间书院制教育高中毕业生的大学适应性进行调研分析,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治理文化的转化和创新——基于广西三江高友村的田野调查研究
收藏 引用
百色学院 2025年 第1期38卷 94-105页
作者: 付广华 赵李静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广西南宁530006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治理文化在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友村,由传统“寨老”组织发展而来的老年协会,不仅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了创造性转化,而且还实现了运行机制的创新性发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晚清(1870-1911年)在华外国人乡试研究的特点探析
收藏 引用
考试研究 2025年 第3期21卷 102-107页
作者: 李晓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广西南宁530006
乡试作为中国科举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扮演着选拔人才的关键角色。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乡试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在华外国人对此留下了一定史料。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对乡试认知的深化,还初步建立了一套术语体系,并对应试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手工艺文化基因的解构与活化研究——以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为例
收藏 引用
中国生漆 2025年 第1期44卷 22-27页
作者: 曾颖颖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广西南宁530006
为了探讨在传承的基础上推动传统手工艺向现代化转型和创新发展,本文以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为考察对象,运用“文化基因”的视角,通过对传统工艺的“基因”进行深入剖析,寻求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揭示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传承路径,激活福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