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 篇 经济学
    • 4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5 篇 法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政治学
  • 3 篇 工学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3 篇 农学
    • 3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态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主题

  • 3 篇 可持续发展
  • 2 篇 广义生产力
  • 2 篇 生态经济生产力
  • 2 篇 生态文明
  • 2 篇 马克思
  • 1 篇 科学技术
  • 1 篇 生态城市
  • 1 篇 生态经济学会
  • 1 篇 全球化问题
  • 1 篇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 1 篇 扩大
  • 1 篇 专业委员会
  • 1 篇 大连民族学院
  • 1 篇 学术研讨会
  • 1 篇 马克思恩格斯
  • 1 篇 根本要求
  • 1 篇 科学发展观
  • 1 篇 “三个薄弱”
  • 1 篇 环境全球化
  • 1 篇 生态经济

机构

  • 10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1 篇 中南政法大学
  • 1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1 篇 广西大学

作者

  • 9 篇 刘思华
  • 4 篇 liu si-hua
  • 3 篇 方时姣
  • 2 篇 刘江宜
  • 1 篇 liu sihua
  • 1 篇 liu jiang-yi
  • 1 篇 万能
  • 1 篇 fang shi-jiao
  • 1 篇 fang shijiao

语言

  • 1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
1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创新与发展——警惕“三个薄弱”与“五化”问题
收藏 引用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4年 第2期 8-10,91页
作者: 刘思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
目前我国学界对生态文明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三个薄弱":除少数马克思主义者外,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比较薄弱;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基础理论研究比较薄弱;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方向性、战略性研究比较薄弱,形成"美丽的混...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广义生产力理论探索(上)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3期30卷 50-56页
作者: 刘思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
马克思的广义生产力,应当包括人自身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它们的有机统一就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和自然生态生产力的有机统一。马克思的广义生产力理论中内蕴着生态经济生产力思想的精华。它在当代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经济与环境全球化融合发展问题探讨
收藏 引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2期34卷 88-96页
作者: 刘思华 方时姣 刘江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60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 ,相互依存与相互融合程度不断增强的生产社会化、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对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05年全国生态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综述
收藏 引用
经济学动态 2006年 第3期 114-116页
作者: 刘江宜 方时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研究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
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生态经济建设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7月26-29日在大连民族学院召开。出席此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院校和科研院的专家学者80余人。会议围绕生态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新探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 2006年 第2期 4-13页
作者: 刘思华 方时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马克思自然-历史观视角下的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四分法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有机统一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四大文明理论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是全面发展文明观的理论先驱,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探讨
收藏 引用
东南学术 2002年 第6期 60-66页
作者: 刘思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
本文对生态文明观的提出和三大文明理论的形成历史进行了考察回顾 ;认为可持续发展观本质上是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而非人类中心的 ,它实现了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辩证整合 ,而又在相当程度上向生态中心主义倾斜 ,是一种人、社会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广义生产力理论探索(下)
收藏 引用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 第4期30卷 71-77,107页
作者: 刘思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60 广西大学 马克思主义经济研究中心
马克思的广义生产力,应当包括人自身生产力、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它们的有机统一就是经济社会生产力和生态自然生产力的有机统一。马克思的广义生产力理论中内蕴着生态经济生产力思想的精华。它在当代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关于城市生态建设与建设生态城市的几点建议
收藏 引用
城市环境 2002年 第5期16卷 4-8,17页
作者: 刘思华 中南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武汉430060
文章阐述了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努力开创城市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现代文明发展道路。
来源: 评论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几个问题
收藏 引用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4年 第3期 9-13页
作者: 刘思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60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经济发展观和自然生态发展观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生态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根本要求。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正在出现生态经济结构危机 ,这是我国结构失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能源安全:狼来了?——评《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5期4卷 89-92页
作者: 刘思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所 湖北武汉430071
油气资源是一种战略资源,一个国家的油气资源安全不仅关系到该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而且对世界的经济格局和政治、军事形势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正因为这种巨大影响,能源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之一.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