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 篇 法学
    • 7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政治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 篇 中国共产党
  • 1 篇 按需分配
  • 1 篇 陕甘宁边区
  • 1 篇 共同富裕
  • 1 篇 解放政治
  • 1 篇 总体性
  • 1 篇 内涵
  • 1 篇 辩证
  • 1 篇 历史观
  • 1 篇 大创新
  • 1 篇 精神谱系
  • 1 篇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
  • 1 篇 现实依归
  • 1 篇 新时代
  • 1 篇 路径
  • 1 篇 大实践
  • 1 篇 按劳分配
  • 1 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 1 篇 发轫逻辑
  • 1 篇 精神特质

机构

  • 8 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2 篇 湖北省社会主义核...
  • 1 篇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
  • 1 篇 湖北省中国社会主...
  • 1 篇 新疆政法学院

作者

  • 1 篇 孙珮云
  • 1 篇 陈庆庆
  • 1 篇 王雨辰
  • 1 篇 李世黎
  • 1 篇 冯旺舟
  • 1 篇 何西瑞
  • 1 篇 甘小武
  • 1 篇 孟小可
  • 1 篇 meng xiaoke
  • 1 篇 gan xiaowu
  • 1 篇 高晓溪
  • 1 篇 朱书刚
  • 1 篇 he xirui
  • 1 篇 sun peiyun
  • 1 篇 wang yi
  • 1 篇 王益

语言

  • 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
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集权与分权: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财政管理体制的探索
收藏 引用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25年 第1期 183-189页
作者: 甘小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 武汉43007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 武汉430073
财政管理体制需要适应政权体制,并满足政权体制的需要。本文阐述了陕甘宁边区抗日民主政权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了边区政府在抗战时期不同阶段实行统一财政的模式及其形成的分级财政管理体制雏形。边区建立的这种统一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辩证特质
收藏 引用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 第6期 1-6页
作者: 李世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3
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运用辩证分析法则来深入把握其所具有的内在理论特质,充分认识这一思想体系的继承性和创新性、批判性和建构性、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原则性和灵活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党性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代友善的价值内涵与实现路径
收藏 引用
学习与实践 2019年 第2期 40-47页
作者: 朱书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之一的友善是基础性价值理念和要求,其价值内涵是由善心、善性、善言、善行所构成的文明素养,其价值旨趣是提升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变革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价值
收藏 引用
山东社会科学 2024年 第12期 82-89,192页
作者: 孙珮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从“文化主义”“结构主义”到“葛兰西转向”的研究范式变革,其内在逻辑在于以多元视角回应英国社会变化:一是运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揭露大众文化、少数族裔和女性身份中的资本主义文化权力机制,实现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国外马克思主义空间批判理论的三重视域
收藏 引用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24年 第5期 166-174页
作者: 王雨辰 高晓溪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左翼思想界发生了“空间转向”,形成了空间本体论、空间辩证法、空间认识论、都市革命等新主张,为“五月风暴”后期渐入困境的激进叙事注入新的思想资源。其中,列斐伏尔基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作出空间性的哲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看共同富裕问题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 第6期77卷 76-84页
作者: 王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430073
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公正的分配制度作支撑,马克思的分配正义思想对我国践行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道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分配与生产的总体性关系的澄明,马克思将对资本主义分配正义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资本主义制度,揭露了分配正义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大创新、大实践、大发展
收藏 引用
高等教育评论 2018年 第2期6卷 90-100页
作者: 何西瑞 孟小可 湖北省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分中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级
近代"中国问题"具有长时段性、复杂性、跨国性、高度复杂性诸特点,解答这一问题又具有异常的紧迫性、艰苦性、创造性,这决定了近代"中国问题"的解决必然会有一个大创新,进行一个大实践,并最终达到推进中国社会的大...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发轫逻辑、核心释义与现实依归
收藏 引用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 第2期 4-9页
作者: 陈庆庆 冯旺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430073 湖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心 新疆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形成于党领导人民从革命、建设、改革走向新时代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精神表达,也是学界高度关注且接续深耕的重要议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党发挥历史主动性、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