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65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6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61 篇 历史学
    • 60 篇 考古学
    • 13 篇 中国史
    • 5 篇 世界史
  • 16 篇 理学
    • 10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 篇 化学
    • 2 篇 地质学
    • 2 篇 生物学
  • 9 篇 艺术学
    • 9 篇 美术学
  • 8 篇 工学
    • 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力学(可授工学、理...
    • 1 篇 水利工程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主题

  • 4 篇 植硅体
  • 3 篇 壁画
  • 3 篇 制作工艺
  • 3 篇 新石器时代
  • 3 篇 人骨
  • 3 篇 文物保护
  • 3 篇 西头遗址
  • 2 篇 颜料分析
  • 2 篇 石人子沟遗址
  • 2 篇 淀粉粒
  • 2 篇 文物
  • 2 篇 中原地区
  • 2 篇 古病理学
  • 2 篇 新疆
  • 2 篇 植物遗存
  • 2 篇 生物考古学
  • 2 篇 泾河流域
  • 2 篇 商洛
  • 2 篇 红外光谱分析
  • 2 篇 陕西

机构

  • 51 篇 西北大学
  • 32 篇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
  • 29 篇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
  • 15 篇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
  • 8 篇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 3 篇 敦煌研究院
  • 3 篇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
  • 3 篇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
  • 2 篇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
  • 2 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
  • 2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 1 篇 赣南师范大学
  • 1 篇 呼和浩特市文物保...
  • 1 篇 考古探测与文物保...
  • 1 篇 复旦大学
  • 1 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1 篇 斯坦福大学
  • 1 篇 科技部中国-中亚人...

作者

  • 7 篇 刘妍
  • 7 篇 孙满利
  • 6 篇 liu yan
  • 6 篇 李婷
  • 6 篇 chen liang
  • 6 篇 陈靓
  • 6 篇 杨富巍
  • 5 篇 王茜蔓
  • 5 篇 tian duo
  • 5 篇 张坤
  • 5 篇 li ting
  • 5 篇 杨璐
  • 5 篇 温睿
  • 5 篇 任萌
  • 5 篇 wen rui
  • 5 篇 豆海锋
  • 5 篇 田多
  • 4 篇 王建新
  • 4 篇 zhang kun
  • 4 篇 yang lu

语言

  • 6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66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2014年乌兹别克斯坦西天山西端区域考古调查简报
西部考古
收藏 引用
西考古 2022年 第1期 108-134页
作者: 任萌(文/图/摄) 杨仪蓉(文/图) 王建新(文/摄) 马健(文/摄) 周新郢 陈爱东 曹辉 A.Berdimimurodov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天山西端区域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东南,是古代中亚文明中心,丝绸之的交通要道。2014年8—9月,中国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中乌联合考古队,对西天山西端西麓、南麓的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古代壁画彩绘常用蛋白类胶料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研究
古代壁画彩绘常用蛋白类胶料中脂肪酸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研究
收藏 引用
第四届曲江壁画论坛
作者: 杨璐 陈欣楠 黄建华 惠娜 张志新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为了对氨基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判别胶料种类的结果提供验证与支持,实现胶料更准确的鉴别,文章选用动物胶、蛋类、奶类及血料等常用蛋白类胶料,利用GC-MS分析参考样品各脂肪酸含量特征。发现在4种胶料中辛二酸和癸二酸含量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三种极性氨基酸对石灰灰浆的碳化过程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
西部考古
收藏 引用
西考古 2023年 第2期 361-372页
作者: 张坤 张宇帆 杨富巍 刘妍 严景臣 吕新妍 李婷 王茜蔓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蛋白质灰浆是中国传统的有机-无机复合灰浆,但其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晰。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从氨基酸入手阐明其在灰浆中的作用机制,可为此后研究各级蛋白质结构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极性氨基酸中的丝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浅谈XRD技术在文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2023年 47-52页
作者: 孙凤 王璐 王若苏 李璟钰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文物是人类历史的信息载体,对于文物本体的分析和病害研究可以为科技考古和文物保护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本文梳理了XRD技术在文物分析研究中的运用,包括般样品的物相分析以及有特殊分析需求样品的分析:微区分析、变温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义尊、义方彝及相关问题研究
西部考古
收藏 引用
西考古 2023年 第2期 110-119页
作者: 李晓健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章以新出土义尊、义方彝为线索,探讨了商末周初“■”族的变迁,认为“■”族因有功于克商之业,在周初得以享有不错的待遇。同时,对中原地区主要地方族氏进行了分析,认为晚商时期这些族氏分为殷墟迁出与地方土著两大类,殷周剧变时有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骨镞杀伤力的实验考古学研究——以陕西旬邑西头遗址为例
西部考古
收藏 引用
西考古 2023年 第2期 313-324页
作者: 李鑫叶 豆海锋 中国-中亚人类与环境“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骨镞是古代社会重要的工具和武器,其对战争及生业模式具有定的指示意义,不同形制骨镞的功能直为学界所关注。西头遗址商周时期文化层中出土67件鹿角制成的骨镞,且在形制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以西头遗址出土骨镞为参照,通过射击实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