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66 篇 期刊文献
  • 54 篇 会议
  • 28 篇 成果
  • 15 篇 专利
  • 4 件 标准

馆藏范围

  • 867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78 篇 医学
    • 402 篇 中西医结合
    • 367 篇 中医学
    • 12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74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8 篇 临床医学
    • 39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3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10 篇 管理学
    • 56 篇 公共管理
    • 39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3 篇 工学
    • 24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8 篇 软件工程
    • 10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3 篇 生物工程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0 篇 文学
    • 14 篇 新闻传播学
    • 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1 篇 理学
    • 3 篇 数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10 篇 经济学
    • 9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4 篇 哲学
    • 4 篇 哲学
  • 2 篇 法学
    • 1 篇 法学

主题

  • 106 篇 中医药
  • 86 篇 数据挖掘
  • 45 篇 用药规律
  • 39 篇 文献计量学
  • 32 篇 经典名方
  • 30 篇 本草考证
  • 28 篇 关联规则
  • 26 篇 中医古籍
  • 25 篇 中医
  • 23 篇 聚类分析
  • 20 篇 名医经验
  • 19 篇 数据库
  • 16 篇 古今医案云平台
  • 14 篇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
  • 14 篇 meta分析
  • 14 篇 中药
  • 13 篇 知识图谱
  • 12 篇 本体
  • 12 篇 针灸
  • 12 篇 citespace

机构

  • 691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93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81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79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6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
  • 54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51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
  • 48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39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38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
  • 37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
  • 27 篇 安徽中医药大学
  • 26 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25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21 篇 江西中医药大学
  • 19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
  • 16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
  • 15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15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15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作者

  • 116 篇 张华敏
  • 70 篇 李敬华
  • 57 篇 佟琳
  • 54 篇 李兵
  • 54 篇 于琦
  • 53 篇 李宗友
  • 50 篇 崔蒙
  • 45 篇 朱彦
  • 43 篇 刘丽红
  • 43 篇 张磊
  • 40 篇 李园白
  • 40 篇 唐丹丽
  • 36 篇 朱玲
  • 35 篇 李海燕
  • 35 篇 田野
  • 34 篇 李鸿涛
  • 33 篇 杨洪军
  • 32 篇 蔡秋杰
  • 32 篇 刘静
  • 31 篇 赵英凯

语言

  • 863 篇 中文
  • 4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统计中心"
867 条 记 录,以下是831-840 订阅
排序:
丹参成分组合与抗氧化活性关系分析
丹参成分组合与抗氧化活性关系分析
收藏 引用
2008南京国际中医药论坛
作者: 吴宏伟 杨洪军 陈建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信息中心,北京100029
目的:探索适合中药“组效关系”的分析方法。 方法与结果:以丹参为范例,基于LARS回归算法,按照均匀试验设计-药效试验-数学建模(模型验证)程序,得到丹参素、原儿茶醛、咖啡酸三种成分不同组合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实现了成分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药卫生统计工作发展现状及问题
收藏 引用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08年 第6期30卷 421-422页
作者: 苏大明 张早华 张礼财 李万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700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北京100029 世中联北京远程教育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100020
本文通过对统计工作的概念、卫生统计工作发展概况以及中医药卫生统计工作的发展现状三个层面的介绍,分析了中医药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来源: 评论
中医药共建平台人员管理与项目管理系统开发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年 第S1期15卷 139-页
作者: 张媛媛 刘静 奚怀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700
随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组织的多个数据库的建立和发展,参与数据库工作的分中心数量已从区域性的数个,增加到全国范围内的30多个。分中心工作人员队伍不断扩大,使得数据库管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
来源: 评论
中医药信息研究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收藏 引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 第10期30卷 666-669页
作者: 崔蒙 谢琪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700
中医药信息虚拟研究中心是为了满足中医药数据在全国多单位同步共建的需要而建立的,已经运转了一段时间,为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随着数据研究与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工作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为了进一步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聚类分析的病毒性心肌炎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07年 第7期48卷 629-632页
作者: 曹洪欣 刘寨华 张华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目的明确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候分类及证候特征。方法通过对201例病毒性心肌炎病例进行动态观察,建立病毒性心肌炎病例数据库。采用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交叉列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证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病毒性心肌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稳中求进,改善民生
收藏 引用
群言 2008年 第5期 4-18页
作者: 温思美 王健 安纯人 吴正德 李成贵 张澍 郑惠强 徐一帆 郭松海 梁晓声 谢卫 徐■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 电子科技大学校务委员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同济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山东经济学院房地产经济所 北京语言大学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期间,民盟中央邀请了部分出席会议的民盟组委员,以《稳中求进,改善民生》为题进行了专题座谈。座谈会由民盟中央副主席温思美同志主持,出席座谈会的有(按姓氏笔画为序):王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病毒性心肌炎证候演变规律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年 第11期13卷 837-839页
作者: 刘寨华 曹洪欣 张华敏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100700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700
病毒性心肌炎(VMC)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疗效,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本研究运用数理统计研究方法及数据挖掘技术,对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病例进行动态分析观察,探讨该病各阶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电针合谷穴加催产素促进产妇宫缩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医杂志 2007年 第10期48卷 904-906页
作者: 刘家瑛 韩颖 张宁 王兵 周宇 杨德利 翟桂荣 王颖 潘俊峰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西安市第四医院产院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目的探讨电针合谷穴加催产素促进产妇宫缩的安全性。方法对276例难产产妇随机分成药物组和针药组。药物组静脉滴注催产素,针药组在此基础上加针刺双侧合谷穴,观察两组产妇心率、呼吸频率、血压、胎心及产程进展情况。结果276例产妇在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病因及发病学特点分析的中医临床潜在优势探讨
基于病因及发病学特点分析的中医临床潜在优势探讨
收藏 引用
第三届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
作者: 赵英凯 李凤玲 胡艳敏 潘艳丽 宿荣秦 徐俊 何巍 童元元 杨坤杰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情报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情报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情报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情报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情报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情报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情报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情报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情报中心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对于病因特点及其发病机制、规律的了解和把握是认识疾病并对其进行准确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关键之在。以人类的生活或生存环境条件为主要内容的中医传统病因认识和注重人体内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作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医药数据共享平台的技术实现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年 第11期14卷 100-101页
作者: 尹爱宁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北京100700
中医药数据共享平台是中医药科学数据中心建设项目中的一个服务支撑平台,他的建立是科学数据发布公示的窗口,如何利用现代技术实现数据利用的需求,是本技术实现的关键。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