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567 篇 期刊文献
  • 2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79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791 篇 文学
    • 3,93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76 篇 新闻传播学
    • 444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752 篇 艺术学
    • 54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00 篇 美术学
    • 62 篇 艺术学理论
    • 24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722 篇 历史学
    • 567 篇 中国史
    • 193 篇 考古学
    • 84 篇 世界史
  • 652 篇 哲学
    • 651 篇 哲学
  • 638 篇 法学
    • 260 篇 社会学
    • 15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30 篇 政治学
    • 95 篇 法学
    • 49 篇 民族学
  • 401 篇 管理学
    • 189 篇 公共管理
    • 79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7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54 篇 工商管理
    • 29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95 篇 教育学
    • 345 篇 教育学
    • 28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2 篇 体育学
  • 150 篇 经济学
    • 107 篇 应用经济学
    • 52 篇 理论经济学
  • 95 篇 工学
    • 2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1 篇 城乡规划学
    • 21 篇 软件工程
  • 50 篇 理学
    • 17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 25 篇 医学
  • 14 篇 农学
  • 8 篇 军事学

主题

  • 75 篇 鲁迅
  • 72 篇 中国
  • 65 篇 诗歌
  • 5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50 篇 现代性
  • 50 篇 文学史
  • 46 篇 文学
  • 44 篇 文学批评
  • 44 篇 马克思主义
  • 37 篇 小说
  • 36 篇 现代文学
  • 34 篇 八十年代
  • 33 篇 文学作品
  • 33 篇 当代文学
  • 31 篇 苏轼
  • 30 篇 莫言
  • 29 篇 诗人
  • 29 篇 身体
  • 28 篇 叙事
  • 28 篇 苏格拉底

机构

  • 7,631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38 篇 北京大学
  • 96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95 篇 清华大学
  • 75 篇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
  • 58 篇 复旦大学
  • 54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54 篇 上海大学
  • 44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
  • 41 篇 山东大学
  • 41 篇 四川大学
  • 41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37 篇 南京大学
  • 35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35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34 篇 北京科技大学
  • 33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33 篇 武汉大学
  • 31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30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

作者

  • 204 篇 程光炜
  • 174 篇 杨庆祥
  • 169 篇 孙郁
  • 127 篇 金元浦
  • 100 篇 曾艳兵
  • 93 篇 刘小枫
  • 92 篇 王家新
  • 86 篇 苏涛
  • 71 篇 李炳海
  • 67 篇 高旭东
  • 66 篇 张洁宇
  • 66 篇 陈奇佳
  • 63 篇 陈阳
  • 61 篇 陈涛
  • 59 篇 李泉
  • 59 篇 张永清
  • 50 篇 徐正英
  • 48 篇 孙柏
  • 48 篇 王昕
  • 48 篇 徐建委

语言

  • 7,787 篇 中文
  • 2 篇 日文
  • 1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779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文学与正义——在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演讲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 2013年 第6期 4-11页
作者: 张承志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张承志称《心灵史》是自己最重要的一本"生命之作"。在出版了20余年之后,张承志对《心灵史》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修订,并制成了精美的"珍藏纪念版"。其后又将"珍藏纪念版"《心灵史》所得的10万美元收益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理想的新诗史应是一种“问题史”——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洁宇教授访谈
收藏 引用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 第3期38卷 1-7页
作者: 张洁宇 钟世华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北京100872 广西师范学院 广西南宁530001
新诗走过百年,如何评价新诗的整体成就?什么样的新诗史是理想的?当下的诗歌写作,如何解决"传统/现代"这个问题?为此,钟世华专访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洁宇教授,整理出访谈录,以飨读者。
来源: 评论
深入生活之难——孙犁主编的《天津日报·文艺周刊》对工人作者的培养
收藏 引用
文艺争鸣 2025年 第2期 16-25页
作者: 朱子夏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天津日报》是中共天津市委机关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在大城市办的第一张市报。据段华考察,创刊时期,《天津日报》的工作人员主要抽调自《人民日报》(华北)和《冀中导报》《群众日报》《保定日报》等重要机关报,辅之以部分从华北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还原与世界视野——杨义对新世纪现代大国学术—文化格局的构建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 2025年 第2期 105-110页
作者: 李今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当杨义先生刚刚以其巨著《中国现代小说史》崭露头角,据讲,就有外国学者说,作者一人做了我们需要一个研究所做的工作。为参加中国社科院组织的这次杨义学术思想研讨会,我检点了杨义先生洋洋洒洒,等身的大部头、成规模的皇皇多系列著述后...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让语言自身言说”——阿多诺、抒情诗与自然救赎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 2025年 第1期 164-172页
作者: 向浩源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阿多诺抒情诗论核心主题之一乃是对诸现代派诗人作品“潺潺流水”自然美的阐发,这源于语言形式的否定性,是固定意义瓦解、人的言说让位于语言自身言说的结果,构成客体优先性哲学的表达。“语言自身言说”更蕴含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的辩证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理解地点、源点、终点的关系——以中国语言为个案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2025年 第2期 57-67页
作者: 鲁方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语言中地点、源点、终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多义关系,而中国语言是相关多义关系最为丰富的区域。基于123种中国语言的材料,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三者所有可能的多义模式,并发现这些模式在分布上极不均衡。从功能视角,本文揭示了多义模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微观跨国史视角与艺术形式复魅:《里斯本丸沉没》的历史与影像叙事
收藏 引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25年 第1期 18-30页
作者: 张振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里斯本丸沉没》既是一部历史纪录片,也是一部剧情片。影片采用多民族、多地域、多重时间维度的叙事视角,记录了1942年10月押送英军俘虏的里斯本丸在中国东海沉没的历史事件。在历史叙事层面,影片超越了民族国家的国别和宏大历史叙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品达《涅嵋凯歌》中辛劳的报偿
收藏 引用
国外文学 2025年 第1期 63-74页
作者: 隋昕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辛劳”是西方古典诗学以及哲学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希腊凯歌诗人品达则明确提出了美德与辛劳的直接关联:美德自身即是辛劳的报偿,进而,辛劳与古典的正义观念紧密相连。品达尤其在《涅嵋凯歌》中强调,体育竞技的胜利在根本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文化史发声:对陈平原《有声的中国》的听觉与声音理论诠释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 2025年 第1期 91-96页
作者: 王敦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文化史家为了触摸历史真实,既要寻找历史遗存,也需要对历史的意义进行阐释。对后者的再认识,也会带来对前者的再发现,反之亦然。然而,现代专业领域和知识结构的割裂,铸就了对历史真实进行探寻的障碍。学者们的努力被分流到文学、史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与鲁迅对话的人们
收藏 引用
当代文坛 2025年 第2期 64-70页
作者: 孙郁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就研究视角与学人面貌而言,近二十年的鲁迅研究较之于1980、90年代,在知识性、专业性增强的同时也显出了一丝书斋气。有的学人从传统与西学的对话中挖掘鲁迅思想的幽深之所;有的学人通过分析鲁迅作品的互文性与相关史料来呈现其知识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