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 篇 医学
    • 6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2 篇 脓毒症
  • 2 篇 学科体系建设
  • 1 篇 再生医学
  • 1 篇 资深院士
  • 1 篇 急性传染性疾病
  • 1 篇 临床医学
  • 1 篇 传播速度
  • 1 篇 修复质量
  • 1 篇 器官功能障碍
  • 1 篇 中国
  • 1 篇 医药卫生
  • 1 篇 白细胞介素-35
  • 1 篇 肝损伤
  • 1 篇 大坪医院
  • 1 篇 肺炎
  • 1 篇 细菌感染
  • 1 篇 中医药智能化发展
  • 1 篇 称王
  • 1 篇 炎性因子
  • 1 篇 野战外科研究所

机构

  • 9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 1 篇 《中国研究型医院
  • 1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 1 篇 美国国家工程院
  • 1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1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
  • 1 篇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
  • 1 篇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
  • 1 篇 南方科技大学
  • 1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
  • 1 篇 南通大学
  • 1 篇 潍坊医学院
  • 1 篇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 1 篇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
  • 1 篇 中国工程院

作者

  • 7 篇 付小兵
  • 5 篇 fu xiaobing
  • 2 篇 张卉
  • 1 篇 xue xiaojuan
  • 1 篇 徐建国
  • 1 篇 gu xiaosong
  • 1 篇 王红阳
  • 1 篇 姚咏明
  • 1 篇 张克明
  • 1 篇 赵羽翎
  • 1 篇 li song
  • 1 篇 梁丽军
  • 1 篇 wang hongyang
  • 1 篇 薛晓娟
  • 1 篇 张伯礼
  • 1 篇 董宁
  • 1 篇 陈香美
  • 1 篇 huang yuesheng
  • 1 篇 liang lijun
  • 1 篇 huang luqi

语言

  • 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
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多措并举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杂志 2025年 第2期41卷 125-128页
作者: 付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 北京100853
中国特色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笔者就多种形式并举进一步推进我国创伤医学学科体系健康发展所涉及的学科体系构建、创伤救治流程优化、临床创伤治疗专科的制度化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突破传统认识和创新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怀念王老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杂志 2025年 第1期41卷 2-3页
作者: 付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 北京100842
王老今天(2025年1月5日)上午9时26分走了。王老是我们对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王正国教授的尊称。一方面从年龄上来讲他是我们的父辈,另一方面他是我们学业的老师,所以我们平时就直接称他为王老了(以下均称王老),既尊重,也显亲切,像自家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创面修复学科创建5年面临的困难与取得的成就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杂志 2025年 第3期41卷 225-230页
作者: 黄跃生 付小兵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创面修复与再生医学研究所 深圳51805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 北京100853
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导致的各种慢性创面日趋增多,不仅迁延难愈,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致其生存质量低下,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实践证明,建立创面修复科对慢性创面进行专科化治疗是提高治疗水平的有效途径。我国创面修复科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现代战伤救治的新概念和新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华创伤杂志 2024年 第1期40卷 4-10页
作者: 付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 北京100842
战伤救治是军事医学的核心内容。武器的发展、战争模式的改变及卫勤的需要使得战伤救治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代战伤多是全域环境下混合战争造成的损伤。外军特别是美军通过局战争和相关军事行动,实施或完善了不少有关战伤救治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免疫调理新策略
收藏 引用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2年 第2期31卷 135-139页
作者: 张卉 董宁 姚咏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第四医学中心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 北京10004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北京10085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019年新发现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coronavirus-2, 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SARS-CoV-2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目前全球感染确诊病例数已超过2....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白细胞介素-35在小鼠脓毒症肝损伤早期的保护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21年 第10期38卷 1901-1905页
作者: 窦晓伟 张卉 张克明 吴田田 潍坊医学院 261053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 北京100048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肝胆外科 10220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IL)-35在脓毒症肝早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诱导小鼠脓毒症肝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脓毒症肝损伤组(CLP)、CLP+IL-35组、CLP+Anti-IL-35组。术后6、12、24 h收集血清及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整合理念的医学教育改革现状及展望
收藏 引用
医学争鸣 2020年 第5期11卷 10-15页
作者: 许鹏程 程飚 付小兵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烧伤整形科 广东广州510010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 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医学教育是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分。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注重独立学科的完整性,缺少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医学概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过实地调研以及专家研讨等方式,本文对基础与临床的整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加强基层创面诊疗水平,进一步推进创面修复学科发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研究医院 2022年 第2期9卷 4-5页
作者: 赵羽翎 毕会阳 付小兵 《中国研究型医院》杂志编辑部 北京100016 中国工程院 美国国家工程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研究中心 全军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重点实验室
3月3日,由中国研究医院学会举办的研究医院建设指南及评价指标体系研讨会在京举办。借此机会,就再生医学与创面修复研究热点、难点和近期发展方向,我们采访了中国工程院付小兵院士。问:创面修复组织再生目前的研究热点有哪些?...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代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工程科学 2024年 第5期26卷 46-54页
作者: 王益民 薛晓娟 梁丽军 张艳军 陈香美 李松 徐建国 王红阳 顾晓松 黄璐琦 付小兵 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天津301617 天津中医药大学文化与健康传播学院 天津301617 天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天津301617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30038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肾脏病医学部 北京100853 军事医学科学院 北京100850 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 北京102206 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国家肝癌科学中心 上海200438 南通大学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通226000 中国中医科学院 北京100091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创面修复和组织再生研究中心 北京100853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301617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