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和R语言...
详细信息
目的分析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检索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有关异种器官移植研究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和R语言从发文量、关键词、期刊来源分布、核心作者合作网络、主要研究机构、重点文献被引等方面对该领域的研究情况、热点话题以及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我国学者共发表中文文章684篇及英文文章共624篇,发文量稳居世界前2水平。我国学者发文量前3的中文杂志为《器官移植》《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中国实验动物学报》,发文量前3的英文杂志为Xenotransplantation、Frontiers in Immunology、Scientific Reports。中文发文前5的作者为潘登科、蔡志明、牟丽莎、李霄、窦科峰;英文发文前5的中国作者分别为牟丽莎、蔡志明、戴一凡、王毅、潘登科。中文高频关键词为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排斥、移植、异种、动物模型、异种骨、肝移植、基因编辑、肾移植、烧伤及骨移植;英文高频关键词为expression、xenotransplantation、cells、transplantation、survival。结论近年来我国异种器官移植领域已有一定研究基础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有较高的影响力,涉及的学科多种多样,研究内容广泛,但各机构间合作较少,今后应增加跨区域、跨学科交流协作,加强资源共享和资源整合才能使该领域更加迅速稳定进展。
目的探讨完全清醒无止血带局部麻醉(wide-awake local anesthesia no tourniquet,WALANT)技术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3月—10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8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按1∶1分配方式应...
详细信息
目的探讨完全清醒无止血带局部麻醉(wide-awake local anesthesia no tourniquet,WALANT)技术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3月—10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8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按1∶1分配方式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研究组应用WALANT技术、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附加止血带方式进行通道辅助微创缝合(channel-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repair,CAMIR)手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受伤侧别、致伤原因、跟腱断端至跟骨结节距离及受伤至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使用时间(患者进入手术室至离开手术室)、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和术后1 d最高疼痛评分[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NRS)],记录对照组出现止血带不良反应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评价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研究组手术室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9,P=0.670)。两组术中最高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1,P=0.101),术后1 d最高NRS评分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6.384,P<0.001)。对照组共有13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止血带不良反应,包括止血带区域疼痛、局部肿胀、出现水疱、大腿麻木不适等。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9个月。术后12个月所有患者运动功能均恢复正常,两组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5,P=0.731)。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腓肠神经损伤、局部感染、二次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应用WALANT联合CAMIR技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麻醉及治疗效果良好,避免了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合理节约了社会医疗资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