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23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2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7 篇 文学
    • 183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0 篇 法学
    • 20 篇 政治学
    • 6 篇 社会学
    • 3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民族学
    • 1 篇 公安学
  • 21 篇 管理学
    • 12 篇 公共管理
    • 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5 篇 教育学
    • 8 篇 教育学
    • 5 篇 体育学
    • 2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8 篇 艺术学
    • 7 篇 戏剧与影视学
    • 1 篇 音乐与舞蹈学
  • 7 篇 工学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软件工程
  • 6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理论经济学
  • 5 篇 历史学
    • 3 篇 考古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世界史
  • 2 篇 理学
    • 2 篇 科学技术史(分学科...

主题

  • 52 篇 国际传播
  • 16 篇 媒体融合
  • 8 篇 社交媒体
  • 8 篇 互联网
  • 8 篇 主流媒体
  • 6 篇 媒介物质性
  • 6 篇 短视频
  • 5 篇 中国故事
  • 5 篇 人类命运共同体
  • 5 篇 舆情
  • 5 篇 人工智能
  • 5 篇 “一带一路”
  • 5 篇 跨文化传播
  • 4 篇 全媒体
  • 4 篇 青少年
  • 4 篇 平台化
  • 4 篇 媒介融合
  • 4 篇 数字时代
  • 4 篇 对外传播
  • 4 篇 国家形象

机构

  • 223 篇 中国传媒大学
  • 9 篇 武汉大学
  • 8 篇 中国教育电视台
  • 5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
  • 4 篇 北京外国语大学
  • 4 篇 北京大学
  • 3 篇 复旦大学
  • 3 篇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
  • 3 篇 国家传播创新研究...
  • 3 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2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 篇 暨南大学
  • 2 篇 吉林师范大学
  • 2 篇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
  • 2 篇 清华大学
  • 2 篇 武汉体育学院
  • 2 篇 中国外文局教育培...
  • 2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 篇 上海外国语大学

作者

  • 53 篇 王润珏
  • 43 篇 张磊
  • 32 篇 张毓强
  • 30 篇 姬德强
  • 19 篇 胡正荣
  • 15 篇 wang runjue
  • 14 篇 龙小农
  • 13 篇 zhang lei
  • 8 篇 龙耘
  • 8 篇 叶珲
  • 8 篇 王宇
  • 6 篇 高永亮
  • 6 篇 周亭
  • 5 篇 贾文斌
  • 5 篇 隋岩
  • 5 篇 long xiaonong
  • 5 篇 潘璟玲
  • 5 篇 张若溪
  • 4 篇 张英培
  • 4 篇 王夕冉

语言

  • 22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223 条 记 录,以下是41-50 订阅
排序:
媒介的生命凝固术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 2024年 第11期 14-23页
作者: 张磊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AI复活逝者现象使得媒介与生命的关系引发关注,但这并非全新事物,因为媒介自古以来就在操作生命、对抗死亡。媒介操作生命的原理和机制是怎样的?通过中国古代思想史的三个碎片为引,开展媒介考古学的回溯,可以发现媒介的生命凝固术。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信息地缘政治博弈的特征及本质
收藏 引用
现代国际关系 2022年 第9期 26-33,59,60页
作者: 靳旭鹏 龙小农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随着传播的空间转向、地理的传播转向以及虚拟与现实同构社会的到来,信息空间已成为与海陆空天并行发展的第五维空间,进而引发信息地缘政治博弈。地缘政治博弈的本质是行为体通过控制地理空间获取权力和利益,信息地缘政治博弈则是行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从媒体融合与传播主体多元化共构看传播学本科课程改革
收藏 引用
现代出版 2020年 第2期 10-15页
作者: 杨帆 隋岩 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传播技术的迭代与其对社会运作的介入,使媒体融合和传播主体多元化成为传播学本科课程改革的技术语境和传播环境语境。具体可表述为,媒体融合改变了大众传播属性、更换了对传媒人的职业要求,使培养复合型、全媒型人才成为传播教学改革...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式媒体融合与中国式现代化
收藏 引用
现代出版 2023年 第5期 78-89页
作者: 龙小农 韩鹏飞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宜春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中国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系统推进的媒体融合战略和实践,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式媒体融合推进媒体与社会同构、媒体与国家同构,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之治”的独特优势,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短视频平台:交往的新常态与规制的新可能
收藏 引用
电视研究 2017年 第12期 33-36页
作者: 姬德强 杜学志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
当下的短视频行业日渐成熟,呈现出高速发展、激烈竞争的态势。然而,针对短视频的规制政策却稍显迟滞。本文借用"平台合作主义"的概念,分析基于短视频平台的社会交往的新特征与新趋势;同时反思平台资本化所导致的短视频交往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真实、立体、全面:我国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国家形象塑造
收藏 引用
出版发行研究 2019年 第8期 81-84页
作者: 王润珏 胡正荣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中国教育电视台
主流媒体是我国国际传播国家形象塑造的中坚力量。当前,世界秩序的持续变化使得国家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和多元化。同时,我国主流媒体正在智能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受到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持续赋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场域理论的NBA体育交流模式探析
收藏 引用
体育文化导刊 2017年 第11期 34-38页
作者: 王润珏 李荃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北京100024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北京100024
以美国男子职业篮球联赛(NBA)为例,借助场域理论,分析体育交流的场域结构和场域内各部分之间的互构模式,从中梳理出体育交流效果产生的基本原理和路径。分析认为:体育交流中,其"场域"始于物理化的"赛场",随着媒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代主题出版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实践意义及传播价值
收藏 引用
中国编辑 2022年 第4期 36-40页
作者: 赵春光 龙耘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国家现代治理的诸多面向和整体架构之中,文化治理起着统领和锚定的作用。新时代主题出版作为重要的制度资源,不仅在思想、理念、认知等方面为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文化统合的基础,同时也为参与治理的多元社会主体注入强大的行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传统媒体转型视野下“直播”概念话语转型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收藏 引用
新闻与写作 2021年 第3期 38-45页
作者: 叶珲 邱晨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数字伦理研究所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
在2020年新冠疫情造成社会流动性近乎停滞的情况下,网络直播释放出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方面的巨大潜能。在这个形势下,传统媒体也开始布局网络直播,加入"直播+"的浪潮。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研究旨趣出发,以现象学"悬置-还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主流媒体智慧全媒体建设的目标与路径
收藏 引用
行政管理改革 2019年 第7期7卷 29-34页
作者: 胡正荣 王润珏 中国教育电视台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应用,智慧全媒体成为媒介融合深度发展未来趋向,建设智慧全媒体已经成为我国主流媒体最为重要的国家课题和时代课题。分析智慧全媒体的内涵和特征,探讨我国主流媒体智慧全媒体建设的国家目标、行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