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02 篇 期刊文献
  • 303 件 标准
  • 27 篇 会议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2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81 篇 工学
    • 43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09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25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30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10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145 篇 软件工程
    • 116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61 篇 光学工程
    • 34 篇 机械工程
    • 25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5 篇 公安技术
    • 10 篇 城乡规划学
    • 9 篇 电气工程
    • 8 篇 建筑学
    • 8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8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738 篇 管理学
    • 610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95 篇 工商管理
    • 67 篇 公共管理
    • 15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86 篇 经济学
    • 434 篇 应用经济学
    • 68 篇 理论经济学
  • 102 篇 法学
    • 74 篇 法学
    • 17 篇 公安学
    • 15 篇 政治学
  • 41 篇 理学
    • 22 篇 物理学
  • 25 篇 艺术学
    • 25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24 篇 医学
  • 19 篇 军事学
    • 18 篇 军队指挥学
  • 14 篇 教育学
    • 14 篇 教育学
  • 6 篇 文学
  • 5 篇 农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138 篇 人工智能
  • 85 篇 工业互联网
  • 78 篇 数字化转型
  • 72 篇 数据中心
  • 70 篇 数字经济
  • 69 篇 互联网
  • 63 篇 网络安全
  • 59 篇 大数据
  • 58 篇 物联网
  • 54 篇 5g
  • 49 篇 数据安全
  • 45 篇 区块链
  • 36 篇 云计算
  • 34 篇 基础设施
  • 30 篇 数据要素
  • 29 篇 电信运营商
  • 28 篇 标准化
  • 28 篇 车联网
  • 26 篇 信息消费
  • 25 篇 安全

机构

  • 363 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 340 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 317 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 287 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 208 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 181 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 108 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107 篇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
  • 89 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 84 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 79 篇 北京邮电大学
  • 57 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
  • 51 篇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
  • 50 篇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 47 篇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
  • 42 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 38 篇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37 篇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
  • 36 篇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
  • 35 篇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

作者

  • 37 篇 张海懿
  • 37 篇 赵文玉
  • 35 篇 郭亮
  • 27 篇 zhang haiyi
  • 26 篇 吴冰冰
  • 25 篇 王超贤
  • 25 篇 赖俊森
  • 24 篇 何宝宏
  • 20 篇 魏凯
  • 20 篇 李海花
  • 20 篇 汤瑞
  • 20 篇 zhao wenyu
  • 19 篇 lai junsen
  • 19 篇 李芳
  • 17 篇 张春飞
  • 17 篇 刘晓曼
  • 17 篇 guo liang
  • 17 篇 张萌
  • 17 篇 李洁
  • 16 篇 金永花

语言

  • 2,23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通信安全研究所"
22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通信感知一体化物理层安全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通信研究 2025年
作者: 毕然 李会锋 黄雍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
面对第6代移动通信系统(6G)万物智联的愿景,通信与感知融合新范式被引入,通信感知一体化(ISAC)技术应运而生。ISAC系统因其通信和感知数据高度融合的特性,物理层承受的干扰和威胁十分严峻。本文首先概述了ISAC系统的基本原理和...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通感一体化光网络的技术、应用与展望
收藏 引用
通信研究 2025年 第2期2期(17)卷 9-19页
作者: 刘可为 谢俊杰 吴冰冰 李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北京100191
通信和感知的融合有助于光网络在资源层面的高效复用,赋能光网络多维感知和泛在通信能力,符合未来光网络的发展演进趋势。通感一体化的光网络可充分利用光纤现网资源,提升网络质量和运维效率,实现多种新型光纤传感技术的低成本、高效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fgOTN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电信科学 2025年 第1期41卷 16-25页
作者: 汤瑞 广泽晶 唐佳 郭小溪 赵俊峰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 北京100191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北京100761
新型电力系统面向未来算力接入、算力互联等场景的新业务发展需求,对电力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接入灵活性、多业务适应性等提出诸多挑战。针对现网大量存在的1 Gbit/s以下客户信号承载效率较低等问题,分析了提供小颗粒业务承载的细颗粒...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融业IT规划进入发展新阶段
收藏 引用
中国金融 2025年 第4期 72-73页
作者: 阳湘懿 韩毅博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了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保障。金融机构的数字化信息化能力,已成为提升金融服务质效、高效赋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星火标识的数字身份认证体系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25年 第1期42卷 367-372页
作者: 谢家贵 李志平 张波 蔡孟迪 郭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 北京100191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身份的认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现有的一些保障数字身份安全的做法大多存在中心化信任的问题。通过分析目前传统数字身份认证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结合区块链技术分布式存储、难以篡改等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车联网数据安全进展与未来展望
收藏 引用
保密科学技术 2025年 第1期 51-54页
作者: 秦博阳 刘晓曼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
本文概述了全球主要国家在车联网数据安全方面的举措,着重介绍了开展车联网数据安全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并基于我国车联网数据安全发展现状,研判了未来车联网数据安全发展趋势。
来源: 评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多会话协同攻击加密流量检测技术研究
收藏 引用
信息安全研究 2025年 第1期11卷 66-73页
作者: 周成胜 孟楠 赵勋 邱情芳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 北京100191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北京100010
恶意加密攻击流量检测是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攻击者利用多会话的加密流量实现多阶段协同攻击正在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分析了目前主流恶意加密流量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多会话协同攻击场景的恶意加密流量检测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网络安全主动防御技术
收藏 引用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5年 第1期51卷 25-32页
作者: 周成胜 赵勋 田慧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 北京100191
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策略-保护-检测-响应(Policy-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PPDR)安全模型展开研究,有效依托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入侵检测、防火墙、蜜罐技术、网络漏洞扫描等先进技术,进而构建出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网络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星火标识的可信设备互操作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25年 第3期42卷 359-362,397页
作者: 李志平 刘东坡 谢家贵 张波 郭健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 北京100191
传统的物联网设备间相互交互一般需要一个中心化的云服务来进行控制和管理,难免会造成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结合新型分布式标识BID(星火标识),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难以篡改等特性,研究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实现可信设备互操作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软件定义网络DDoS攻击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5年 第1期51卷 56-63页
作者: 张健 朱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 北京10019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无线电研究中心 北京100191
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体系架构,SDN已经得到业界广泛认可并被大规模应用和部署,但其本身却因集中控制等体系架构方面的原因成为DDoS攻击的主要目标,对SDN及有关应用造成较大危害。以SDN中的DDoS攻击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总结了SDN体系架构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