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92 篇 期刊文献
  • 24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1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84 篇 农学
    • 144 篇 作物学
    • 41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4 篇 林学
    • 3 篇 园艺学
    • 2 篇 水产
    • 1 篇 植物保护
  • 37 篇 工学
    • 19 篇 农业工程
    • 11 篇 水利工程
    • 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生物工程
    • 3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电气工程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城乡规划学
  • 26 篇 理学
    • 18 篇 生态学
    • 7 篇 生物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5 篇 管理学
    • 1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 篇 公共管理
  • 4 篇 医学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主题

  • 25 篇 产量
  • 18 篇 冬小麦
  • 18 篇 气候变化
  • 18 篇 玉米
  • 15 篇 夏玉米
  • 14 篇 时空变化
  • 12 篇 碳足迹
  • 10 篇 保护性耕作
  • 9 篇 小麦
  • 9 篇 耕作
  • 9 篇 耕作方式
  • 8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8 篇 水稻
  • 8 篇 有机碳
  • 7 篇 谷子
  • 7 篇 华北平原
  • 7 篇 水足迹
  • 7 篇 大豆
  • 6 篇 作物
  • 6 篇 光合特性

机构

  • 205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9 篇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
  • 7 篇 宁夏大学
  • 7 篇 农业部农作制度重...
  • 5 篇 农业农村部农作制...
  • 5 篇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
  • 5 篇 河北农业大学
  • 5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4 篇 湖南省长沙市宁乡...
  • 4 篇 吉林省白城市农业...
  • 3 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
  • 3 篇 永定河流域投资有...
  • 3 篇 内蒙古河套灌区义...
  • 3 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3 篇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 3 篇 湖南省宁乡县农业...
  • 2 篇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
  • 2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2 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 篇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

作者

  • 112 篇 陈阜
  • 68 篇 张海林
  • 26 篇 赵鑫
  • 24 篇 褚庆全
  • 19 篇 曾昭海
  • 19 篇 文新亚
  • 19 篇 尹小刚
  • 18 篇 周顺利
  • 14 篇 杨亚东
  • 14 篇 臧华栋
  • 13 篇 濮超
  • 12 篇 王兴
  • 12 篇 王璞
  • 11 篇 王小慧
  • 11 篇 薛建福
  • 11 篇 史磊刚
  • 10 篇 祁剑英
  • 10 篇 胡跃高
  • 10 篇 孔凡磊
  • 9 篇 王钰乔

语言

  • 21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216 条 记 录,以下是91-100 订阅
排序:
气候变化对河北低平原冬小麦需水量及水分生态适应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 第12期22卷 1-9页
作者: 杜玲 徐长春 尹小刚 遆晋松 陈阜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3 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100122
在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背景下,河北低平原地区冬小麦生产面临着巨大挑战。本研究以沧州市吴桥县为例,分析该地区1981—2015年冬小麦生育期内各项气象因素变化特征,采用SIMETAW模型模拟冬小麦各生育期需水量变化,分析冬小麦各生育阶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保护性耕作对我国南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变异性的影响
保护性耕作对我国南方双季稻田土壤有机碳变异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18年度学术年会
作者: 祁剑英 王兴 赵鑫 濮超 阚正荣 李超 刘鹏 肖小平 张海林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湖南土壤肥料研究所
【研究目的】变异系数可反映数据的变异程度和稳定性,因此,明确土壤有机碳变异系数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响应,对于评价土壤固碳潜力及缓解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基于长期定位试验,共设免耕秸秆还田(NTS),旋耕秸秆还田(RTS),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生命周期法评价山西省2004—2013年小麦碳足迹动态及其构成解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 第10期22卷 15-25页
作者: 薛建福 李慧 高志强 张海林 杜天庆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山西太谷03080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193
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以及收集的相关参数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分析2004—2013年山西省小麦生产中不同功能单位的碳足迹变化动态并解析其构成,以期为山西省小麦的低碳清洁化生产与气候变化的缓解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河北平原区农作物种植水资源压力指数评价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7年 第7期22卷 1-9页
作者: 杜玲 王猛 刘曦 陈阜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3 河北省农业厅 石家庄050011
利用河北平原区7个地市20年(1994—2013年)的逐日气象数据,结合SIMETAW模型计算了各地市区域作物灌溉需水量,分析了各地市近20年种植结构变化对区域灌溉需水量和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近20年,保定、沧州、邯郸、邢台、廊坊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收藏 引用
民主与科学 2017年 第1期 15-18页
作者: 陈阜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及农业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尤其是商品化、市场化、国际化及科技水平的持续提高,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是一种历史性的必然要求。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大体经历了4轮:1985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性能日变化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7年 第3期28卷 885-893页
作者: 张向前 赵秀玲 王钰乔 濮超 保尔江.马合木提 陈阜 张海林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3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呼和浩特010031 新疆阿勒泰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新疆阿勒泰836500
研究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性能日变化的影响,对灌浆期干物质积累、转运以及产量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以中国农业大学吴桥实验站2008年设置的长期耕作定位试验为基础,分析了免耕秸秆不还田(NT)、免耕秸秆还田(NTS)、旋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梯度干旱胁迫下玉米光合碳的日变化及品种偏向性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17年 第11期50卷 2083-2092页
作者: 刘云鹏 梁效贵 申思 周丽丽 高震 周顺利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滨州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目的】日周期是玉米生育周期中的基本代谢单元。光合作用是对环境最敏感的生理过程之一,光合碳代谢是玉米进行干物质积累的根本途径,规律性的光温变化环境下的光合碳固定、分配决定了玉米的代谢特征和环境适应能力。生产中,玉米品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候变化对河北省棉花物候期的影响
收藏 引用
棉花学报 2017年 第2期29卷 177-185页
作者: 王占彪 陈静 毛树春 韩迎春 张立峰 陈阜 李存东 李亚兵 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作物生长调控实验室 河北保定071001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安阳455000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4
【目的】研究河北省棉花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利用气象数据和棉花物候期数据,分析了1981—2010年河北省棉花各生育阶段气候变化特征、物候期变化趋势、各生育阶段长短变化趋势以及各生育阶段长短与该生育阶段气象因子的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产品碳标签制度的发展现状及我国应对策略
收藏 引用
山西农业科学 2017年 第10期45卷 1714-1718页
作者: 张雄智 王岩 魏辉煌 王钰乔 赵鑫 张海林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3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100193
由人为温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加剧,其已受到世界各界科学家、政治家以及民众的广泛关注。减少温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缓解气候变暖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碳标签作为一种环境管理工具,将产品或服务生命周期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带状复合种植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大豆科学 2017年 第4期36卷 540-546页
作者: 徐延辉 王畅 郑殿峰 冯乃杰 梁晓艳 刘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黑龙江大庆163319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黑龙江大庆163319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农作制度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3
为比较带状复合种植和清种种植模式下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以及产量的差异,2015年和2016年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和大豆2∶4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及清种种植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清种玉米相比,对于高秆品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