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6 篇 期刊文献
  • 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12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9 篇 工学
    • 78 篇 农业工程
    • 37 篇 机械工程
    • 1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0 篇 软件工程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4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4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电气工程
    • 2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林业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25 篇 农学
    • 10 篇 作物学
    • 6 篇 植物保护
    • 4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 篇 园艺学
    • 1 篇 林学
  • 5 篇 管理学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理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大气科学
    • 1 篇 系统科学

主题

  • 11 篇 拖拉机
  • 10 篇 农业机械
  • 9 篇 玉米
  • 9 篇 现状
  • 7 篇 保护性耕作
  • 6 篇 模态分析
  • 5 篇 机械化
  • 5 篇 机器视觉
  • 5 篇 农业工程
  • 5 篇 深度学习
  • 5 篇 试验
  • 4 篇 收获机械
  • 4 篇 优化
  • 4 篇 设计
  • 4 篇 图像处理
  • 4 篇 正交试验
  • 3 篇 车架
  • 3 篇 水平直元线法
  • 3 篇 考种
  • 3 篇 联合收获机

机构

  • 129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37 篇 现代农业装备优化...
  • 5 篇 昆明理工大学
  • 4 篇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
  • 4 篇 洛阳西苑车辆与动...
  • 4 篇 塔里木大学
  • 3 篇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
  • 2 篇 农业部农业机械试...
  • 2 篇 北京市现代农业装...
  • 2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2 篇 洛阳智能农业装备...
  • 2 篇 山东理工大学
  • 2 篇 雪城大学
  • 2 篇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
  • 1 篇 青海大学
  • 1 篇 国家开放大学
  • 1 篇 南京林业大学
  • 1 篇 德克萨斯a&m大学
  • 1 篇 西南大学
  • 1 篇 北京市农业机械试...

作者

  • 32 篇 杜岳峰
  • 28 篇 毛恩荣
  • 26 篇 何进
  • 26 篇 宋正河
  • 25 篇 李洪文
  • 25 篇 du yuefeng
  • 25 篇 王庆杰
  • 20 篇 mao enrong
  • 17 篇 he jin
  • 17 篇 wang qingjie
  • 17 篇 song zhenghe
  • 15 篇 陈度
  • 14 篇 li hongwen
  • 13 篇 朱忠祥
  • 13 篇 李臻
  • 12 篇 谢斌
  • 12 篇 li zhen
  • 10 篇 xie bin
  • 10 篇 王书茂
  • 10 篇 卢彩云

语言

  • 12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29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光谱特征波长的SPA选取和基于SVM的玉米颗粒霉变程度定性判别
收藏 引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6年 第1期36卷 226-230页
作者: 袁莹 王伟 褚璇 喜明杰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利用波长范围在833~2 500nm的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T-NIR)对不同霉变程度的玉米颗粒进行检测区分。首先,为避免光谱数据首尾噪声影响,对比四种常见的预处理方法,最终选择移动平均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中国北方地区深松对小麦玉米产量影响的Meta分析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5年 第22期31卷 7-15页
作者: 郑侃 何进 李洪文 王庆杰 李问盈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了研究中国北方地区不同地域、作物、气候类型、试验年限下,深松旋耕(subsoiling and rotary tillage,SSRT)、深松免耕(subsoiling and no tillage,SSNT)对小麦玉米作物产量的影响,该文以旋耕(rotary tillage,RT)作为深松旋耕(SSRT)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高地隙自走式玉米去雄机驱动系统设计与特性分析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6年 第22期32卷 10-17页
作者: 陈随英 杜岳峰 谢斌 宋正河 毛恩荣 陈雨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针对中国高地隙自走式玉米去雄机研究起步晚、技术基础薄弱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静液压驱动系统方案并对驱动系统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根据去雄机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包含四轮独立悬架系统及驱动系统的高地隙自走式玉米去雄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负载敏感变量泵结构建模与性能分析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7年 第3期33卷 40-49页
作者: 陈随英 赵建军 毛恩荣 宋正河 朱忠祥 杜岳峰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作为现代农业装备液压系统关键零部件,负载敏感变量泵为农业绿色生产提供了保障。为深入研究负载敏感变量泵的工作性能,该文重点分析了其内部机械结构和工作机理,充分考虑了各运动部件的有效行程范围,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状态空间法建立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功率密度的玉米收获机车架疲劳分析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16年 第10期32卷 34-40页
作者: 李福强 刘守荣 毛恩荣 杜岳峰 林玉龙 田纪云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为从理论上深入探讨载荷频率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引入功率密度的概念,并基于功率密度和时频分析提出一种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在疲劳分析过程中可同时考虑应力幅值和频率2个因素对疲劳寿命的影响。以某型号自走式玉米收获机为研究对象,在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气力集排式排肥系统结构优化与试验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20年 第13期36卷 1-10页
作者: 杨庆璐 王庆杰 李洪文 何进 卢彩云 王英博 于畅畅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北京100083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针对气力集排式排肥系统与分层深施肥铲配合作业时,进肥口处肥料落入不顺畅以及排肥口处气流速度过大导致肥料弹跳和地表扬尘等问题,该研究通过分析排肥系统各部件结构参数与工作参数之间的关系,对排肥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并设计了一种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对辊差速式块状有机肥破碎施肥装置设计与试验
收藏 引用
农业机械学报 2021年 第12期52卷 65-76页
作者: 陈桂斌 王庆杰 李问盈 何进 李洪文 于畅畅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北京100083 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针对现有施肥装置对有机肥肥块的破碎效果不佳,农田条施排肥难度大等问题,提出对辊差速式肥块破碎施肥方式,通过施肥辊相对转动咬合喂入,将肥块破碎的同时实现强制排肥,增大排肥率。对施肥辊齿辊尺寸、齿形及辊齿布置方式等关键部件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西兰花选择性采收作业平台识别切割装置设计与试验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24年 第1期40卷 68-79页
作者: 宋昊 张学敏 谢鹏飞 陈相安 刘思瑶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北京100083 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针对当前人工采收西兰花存在季节性劳动力需求强、劳动强度大以及成本高等问题,该研究基于西兰花的农艺特性与形态特征设计了一种西兰花选择性采收作业平台,旨在能够实现对西兰花的自主识别切割作业。首先,该平台采用“识别-采收”一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面蜗轮滚刀刃带宽受周向定位误差影响分析
收藏 引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9年 第6期45卷 1096-1105页
作者: 芮成杰 李海涛 杨杰 龙新佳妮 太健健 丁宁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北京100083 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环面蜗轮滚刀刃带面的刃带宽需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持刃口的强度和锋利性,圆周定位误差的存在使刃带宽发生变化。为了磨削出满足需要的刃带面,研究了周向定位误差对刃带宽的影响规律。根据微分几何和齿轮啮合原理,建立了求解含有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驾驶员脑力负荷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收藏 引用
汽车工程 2019年 第11期41卷 1265-1272页
作者: 裴叶青 金晓萍 宋正河 刘龙灿 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 北京100083 现代农业装备优化设计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3
随着汽车的普及,交通事故频发,驾驶时的高脑力负荷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多资源理论认为脑力负荷来源于信息处理过程,信息处理过程可用视觉、听觉、认知和动作等行为要素来描述。本文中对驾驶员脑力负荷计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进行研究...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