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利卡灵-B在体外和体内的抗弓形虫活性,并探究其抗弓形虫作用机制,本文建立绿猴肾细胞感染弓形虫速殖子的感染模型,分别用荧光定量PCR法和Giemsa染色法检测利卡灵-B对虫体增殖和入侵宿主细胞的抑制作用。建立弓形虫的急性感染的小鼠模型,采用腹腔注射的方式对不同浓度利卡灵-B的体内抗虫效果进行评价。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利卡灵-B孵育后弓形虫的超微结构的变化,随后用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MDC和DAPI染色液验证利卡灵-B对弓形虫产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利卡灵-B是否引起弓形虫死亡。结果显示,在体外活性试验中,利卡灵-B抑制虫体增殖,半数抑制浓度为14.05±3.96μg/mL,抑制虫体入侵宿主细胞,且呈浓度依赖性。在小鼠急性感染模型的体内药效学试验中,低剂量腹腔注射组存活率为50%,高剂量腹腔注射组的存活率为90%。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利卡灵-B引起了虫体线粒体肿胀,周围出现自噬的双层膜结构,在孵育后24 h,虫体内细胞核周围出现裂隙,核膜消失;通过MitoTracker Red CMXRos探针标记、MDC和DAPI染色后发现,利卡灵-B引起弓形虫线粒体损伤,产生自噬,破坏细胞核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进一步证实利卡灵-B引起弓形虫死亡。研究结果发现,利卡灵-B可以抑制虫体入侵和增殖,可以保护弓形虫急性感染的小鼠免于死亡,对弓形虫的抑制作用可能与线粒体自噬有关。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