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494 篇 期刊文献
  • 180 篇 会议
  • 6 件 标准
  • 3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1,68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63 篇 农学
    • 460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363 篇 作物学
    • 148 篇 园艺学
    • 88 篇 植物保护
    • 36 篇 畜牧学
    • 23 篇 草学
    • 17 篇 林学
  • 588 篇 工学
    • 318 篇 农业工程
    • 101 篇 水利工程
    • 77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35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3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2 篇 光学工程
    • 32 篇 电气工程
    • 19 篇 城乡规划学
    • 1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5 篇 风景园林学(可授工...
    • 7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轻工技术与工程
  • 361 篇 理学
    • 175 篇 生态学
    • 116 篇 大气科学
    • 33 篇 化学
    • 21 篇 生物学
    • 8 篇 地理学
  • 120 篇 管理学
    • 86 篇 公共管理
    • 3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0 篇 经济学
    • 17 篇 应用经济学
  • 15 篇 医学
    • 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6 篇 法学
    • 6 篇 政治学

主题

  • 119 篇 产量
  • 84 篇 气候变化
  • 61 篇 日光温室
  • 52 篇 冬小麦
  • 47 篇 土壤
  • 38 篇 植物工厂
  • 37 篇 水分利用效率
  • 36 篇 温室气体
  • 34 篇 生菜
  • 30 篇 温度
  • 30 篇 玉米
  • 29 篇 生物炭
  • 28 篇 led
  • 25 篇 重金属
  • 25 篇
  • 25 篇 水稻
  • 25 篇 品质
  • 23 篇 温室
  • 22 篇 n2o
  • 22 篇 降水

机构

  • 876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90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70 篇 农业部农业环境与...
  • 68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66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66 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48 篇 四川大学
  • 46 篇 农业部设施农业节...
  • 43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41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39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38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37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36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35 篇 南方丘区节水农业...
  • 33 篇 农业部农业环境重...
  • 33 篇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
  • 33 篇 农业部旱作节水农...
  • 33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32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作者

  • 181 篇 刘文科
  • 125 篇 杨其长
  • 123 篇 曾希柏
  • 109 篇 李玉娥
  • 96 篇 万运帆
  • 91 篇 梅旭荣
  • 86 篇 严昌荣
  • 81 篇 高清竹
  • 77 篇 龚道枝
  • 72 篇 白玲玉
  • 70 篇 秦晓波
  • 66 篇 刘勤
  • 63 篇 何文清
  • 62 篇 郝卫平
  • 61 篇 董红敏
  • 56 篇 李莲芳
  • 54 篇 杨世琦
  • 54 篇 李玉中
  • 53 篇 苏世鸣
  • 52 篇 宋吉青

语言

  • 1,682 篇 中文
  • 1 篇 其他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1683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改性生物炭修复砷镉复合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环境科学 2023年 第7期44卷 4077-4090页
作者: 吕鹏 李莲芳 黄晓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砷镉复合污染(As/Cd污染)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土壤环境问题,改性生物炭作为一种吸附固定剂在修复土壤As/Cd污染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明确原始生物炭作为钝化剂修复As/Cd污染土壤局限性的基础上,综述了针对As/Cd污染土壤修复的生物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热炭强化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效能及作用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4年 第8期44卷 4415-4424页
作者: 耿涛 赵立欣 姚宗路 申瑞霞 于佳动 罗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华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以玉米秸秆和水稻秸秆为原料在不同温度下制备水热炭,观察原料种类与制备温度对水热炭理化特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水热炭添加对秸秆厌氧发酵产甲烷的强化作用.研究发现,相同温度条件下,玉米秸秆的碳化程度较棉花秸秆更高;同一原料制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金属催化剂在生物质焦油催化蒸汽重整领域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化工进展 2024年 第8期43卷 4354-4365页
作者: 胡婷霞 赵立欣 姚宗路 霍丽丽 贾吉秀 谢腾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100081 农业农村部华北平原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综述了双金属催化剂在生物质焦油及其模型化合物催化蒸汽重整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了常用双金属催化剂的类型及不同催化剂催化焦油重整的性能,总结了影响双金属催化剂性能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焦油催化重整的反应机理,并阐释了催化剂失活-...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植物工厂双通道导气通风模式对生菜冠层热交换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农业工程学报 2024年 第22期40卷 154-160页
作者: 张一含 仝宇欣 张义 陈灿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100081 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节能与废弃物处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 昌吉831100
针对植物栽培空间气流低而导致的植物生长缓慢和生理性病害频发等问题,该研究优化设计了一种装配式双通道导气栽培系统,并在环境较为稳定的植物工厂内开展栽培试验验证系统有效性。试验栽培材料选用生菜(Lactuca ***),试验组采用双通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镧改性生物炭对砷污染红壤的修复效应及酶活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气象 2024年 第12期45卷 1391-1404页
作者: 谢金倪 李莲芳 吕鹏 王紫含 颜澳 康梦琦 周雪 叶婧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高温限氧裂解制备而成的生物炭作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固碳减排的重要抓手,在环境污染修复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前景较好。作为土壤修复的功能材料,生物炭对重金属吸附固定能力不足,限制了其应用推广,而生物炭经改性设计后制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种植模式对作物产量及间作系统种间关系的影响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4年 第6期42卷 61-68,79页
作者: 冉漫雪 孙东宝 丁军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旱地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为探究北方旱作区高效合理的种植模式,选取玉米和毛叶苕子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轮作和连作与间作和单作相结合,共设置玉米轮作单作、毛叶苕子轮作单作、玉米连作单作、毛叶苕子连作单作、玉米/毛叶苕子轮作间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基于APSIM模型的旱地春玉米施肥类型及氮肥用量研究
收藏 引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24年 第3期42卷 214-224页
作者: 金志强 孙东宝 王庆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为探究玉米高产和减少硝态氮残留的合理施肥模式,通过山西寿阳旱地春玉米田间试验和APSIM模型模拟,研究不同施肥类型和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硝态氮残留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田间试验设置3个施肥类型主处理,包括化肥单施、有机无机肥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水热炭特性及强化厌氧发酵潜力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环境科学 2023年 第10期43卷 5270-5280页
作者: 耿涛 赵立欣 姚宗路 申瑞霞 于佳动 罗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华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厌氧发酵技术可以对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市政污泥等有机废弃物进行清洁转化,生成的沼气,沼渣和沼液在能源,农业,环保等领域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但目前厌氧发酵技术仍存在停滞期长,发酵过程中微生物活性受氨氮和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与微塑料,...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OP27全球适应目标谈判面临的挑战及中国应对策略
收藏 引用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23年 第3期19卷 389-399页
作者: 刘硕 李玉娥 王斌 蔡岸冬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100081 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国际气候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及其《巴黎协定》启动了“格拉斯哥-沙姆沙伊赫全球适应目标工作方案(GGA工作方案)”,旨在通过系统构建适应总体概念和适应行动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光照模式对紫花苜蓿产量品质和生理活性及氮代谢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草地学报 2025年 第5期47卷 78-88页
作者: 陈艳琦 林坤明 刘文科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节能与废弃物处理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环境可控的人工光植物工厂中,研究了23.328 mol/(m^(2)·d)日累积光量下LED红蓝绿光质的3种光照模式,即常规光照(18 h光照/6 h黑暗,红光∶蓝光∶绿光=280∶70∶10)、连续光照(24 h光照/0 h黑暗,红光∶蓝光∶绿光=210∶52.5∶7.5)...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