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88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00 篇 农学
    • 116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1 篇 作物学
    • 20 篇 园艺学
    • 9 篇 畜牧学
    • 8 篇 草学
    • 5 篇 植物保护
  • 99 篇 工学
    • 71 篇 农业工程
    • 16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7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6 篇 水利工程
    • 6 篇 城乡规划学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4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3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5 篇 管理学
    • 3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27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 篇 工商管理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4 篇 理学
    • 32 篇 生态学
    • 4 篇 大气科学
    • 3 篇 生物学
    • 2 篇 化学
    • 2 篇 地球物理学
  • 6 篇 经济学
    • 5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医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政治学
  • 1 篇 教育学

主题

  • 15 篇 产量
  • 11 篇 绿肥
  • 11 篇 土壤有机碳
  • 8 篇 秸秆还田
  • 8 篇 影响因素
  • 8 篇 遥感
  • 7 篇 产量反应
  • 7 篇 农业遥感
  • 7 篇 整合分析
  • 7 篇 玉米
  • 6 篇 长期施肥
  • 6 篇 养分专家系统
  • 6 篇 水稻土
  • 6 篇 大豆
  • 5 篇 土壤肥力
  • 5 篇 时空变异
  • 5 篇 作物产量
  • 5 篇 水稻
  • 5 篇 耕地保护
  • 5 篇 quefts模型

机构

  • 65 篇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
  • 64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47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41 篇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
  • 23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17 篇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
  • 15 篇 山西农业大学
  • 11 篇 南京农业大学
  • 11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11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
  • 11 篇 中国农业大学
  • 8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衡...
  • 7 篇 青岛农业大学
  • 7 篇 华中农业大学
  • 6 篇 安徽农业大学
  • 6 篇 北京林业大学
  • 6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5 篇 青海大学
  • 5 篇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
  • 5 篇 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21 篇 徐明岗
  • 18 篇 周卫
  • 18 篇 zhou wei
  • 17 篇 曹卫东
  • 15 篇 徐新朋
  • 15 篇 吴文斌
  • 15 篇 sun nan
  • 15 篇 wu wenbin
  • 15 篇 孙楠
  • 14 篇 yu qiangyi
  • 14 篇 刘宏斌
  • 14 篇 何萍
  • 14 篇 he ping
  • 14 篇 余强毅
  • 13 篇 周国朋
  • 12 篇 xu xin-peng
  • 11 篇 cao wei-dong
  • 11 篇 张文菊
  • 11 篇 邬磊
  • 10 篇 lu miao

语言

  • 2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289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老龄化、子代联系与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来自中国黄河流域的调研证据
收藏 引用
干旱资源与环境 2024年 第12期38卷 80-91页
作者: 温赛赛 李俊杰 肖琴 吴海霞 李建平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京100081
针对中国农业绿色转型过程中遭遇的两大挑战-农业老龄化和农业绿色技术采纳困难,从子代关系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老年农户采纳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的行为模式。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对黄河流域451户老年农户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土壤水分时间变异性对糜子拔节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收藏 引用
灌溉排水学报 2023年 第7期42卷 18-24页
作者: 张鑫 刘迪川 龙怀玉 徐孟泽 徐爱国 张认连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81
【目的】探究土壤水分时间变异性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以糜子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稳定性高含水率(SW1)处理、稳定性低含水率(SW2)处理、波动性高含水率(FW1)处理和波动性低含水率(FW2)处理,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我国耕地“非粮化”整治成效、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资源区划 2023年 第9期44卷 8-13页
作者: 陈印军 易小燕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目的]文章基于当前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情况,分析整治成效、面临困难与存在问题,提出耕地“非粮化”整治优化方略,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方法]文章主要采取文献分析和政策文件解读方法。[结果](1)国家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科技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资源区划 2024年
作者: 王澳雪 高明杰 罗其友 李国景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目的]开展科技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影响,为提升单产水平提供路径借鉴。[方法]使用2011—2021年16个主产省份的马铃薯成本收益数据,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广义科技进步对马铃薯单产的贡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测度马铃薯全要素生产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代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问题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资源区划 2023年 第10期44卷 1-9页
作者: 罗其友 鲁洪威 刘洋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目的]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是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方法]文章以农业区域发展学科建设为主线,运用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系统梳理我国农业区域发展学科的对象任务和发展历程基础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日本稻米产业保护政策:措施、效果及启示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资源区划 2024年
作者: 吴海霞 李俊杰 肖琴 李建平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目的]文章以日本稻米产业保护政策为视角,从日本高度重视稻米产业保护的原因、稻米产业保护的主要政策措施及效果等方面分析了日本稻米产业的发展特征及变化。[方法]采用文献整理法和趋势分析法对相关研究进展和数据资料进行整合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逻辑、实践困境与实现路径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资源区划 2023年 第12期44卷 59-66页
作者: 肖琴 李建平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目的]文章阐释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本逻辑,剖析实践困境,探明实现路径,以期为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整区域推进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东北黑土区农户采纳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支付意愿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资源区划 2024年 第11期45卷 13-22页
作者: 杨万青 周颖 王立刚 刘玲洁 魏禾雅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目的]秸秆还田是实现秸秆资源利用,提高黑土地土壤肥力,推动农田固碳减排的重要绿色生产技术,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性,技术应用者理应得到合理补偿。然而东北地区现行的秸秆还田补贴标准偏低,难以有效发挥政策激励作用。为提高秸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近10年嫩江市大豆种植结构空间演变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资源区划 2023年 第12期44卷 77-83页
作者: 周鑫洋 黄青 刘航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目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随着近几年中美贸易战的摩擦升级、新型冠状病毒影响导致的全球贸易交流减少,乌克兰战事致其大豆出口骤降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大豆生产存在潜在危险。研究大豆主产区大豆种植结构动态分布及空...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麦茬土壤残留氮对夏大豆根瘤、根系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农业科学 2024年 第23期57卷 4712-4724页
作者: 王晶 王天舒 王丽 周新雨 李庭宇 孟熠黎 黄新阳 尧水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目的】研究黄淮海平原冬小麦-夏大豆轮作制度麦茬土壤残留氮对后茬大豆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分布的影响,明晰大豆季土壤硝态氮动态变化与根瘤、根系发育的相互关系,揭示麦茬残留氮和大豆季土壤氮动态变化对大豆产量的影响途径。【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