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LTR和gag基因的保守区域各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建立检测插入感染与全病毒感染的SYBR Green I模式的实时荧光PCR方法(Real-time PCR)。以pMD-LTR,pMD-gag...
详细信息
为了探究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快速检测方法,根据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LTR和gag基因的保守区域各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建立检测插入感染与全病毒感染的SYBR Green I模式的实时荧光PCR方法(Real-time PCR)。以pMD-LTR,pMD-gag重组质粒为标准品建立标准曲线,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关系良好;敏感性能检测到10拷贝标准品;能特异性检测REV样品,不与其它禽相关病原发生交叉反应;板内、板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低于3%。应用该方法对人工感染REV的鸡的心、肝、脾、肺、肾、盲肠扁桃体、腺胃和法氏囊进行初步检测,结果显示法式囊中的含量最高。
为培育高滴度的鹅细小病毒(GPV)细胞适应病毒株,本研究将原代鹅胚成纤维细胞(GEF)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并传至31代次,传代的GEF具有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培养48 h后形成单层细胞。选取不同代次的GEF接种GPV YN分离株,并在GEF中连续传代至F20代,病毒滴度由102.5TCID50/0.1 m L达到106.16TCID50/0.1 m L,表明GPV已适应GEF,并在感染GEF后的72 h产生明显细胞病变。对细胞适应毒F20和亲本病毒F0代进行基因序列比对结果显示,F20与F0存在133个核苷酸差异位点,主要集中在5'和3'非编码区。氨基酸序列共出现22个变异位点,主要集中在VP3蛋白中。这些变异与病毒对细胞培养的适应过程有关,其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