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24 篇 期刊文献
  • 12 件 标准
  • 10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7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66 篇 管理学
    • 320 篇 工商管理
    • 242 篇 公共管理
    • 6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28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473 篇 经济学
    • 447 篇 应用经济学
    • 265 篇 理论经济学
  • 87 篇 法学
    • 40 篇 法学
    • 25 篇 政治学
    • 20 篇 社会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民族学
  • 67 篇 教育学
    • 67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35 篇 医学
    • 30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4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9 篇 工学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农业工程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1 篇 网络空间安全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2 篇 理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兽医学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制学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20 篇 就业
  • 18 篇 高质量充分就业
  • 18 篇 社会保障
  • 18 篇 就业优先
  • 15 篇 灵活就业
  • 14 篇 新就业形态
  • 13 篇 高质量发展
  • 13 篇 工伤保险
  • 13 篇 就业形势
  • 13 篇 浙江
  • 13 篇 工伤保险制度
  • 12 篇 技能人才
  • 11 篇 劳动关系
  • 11 篇 养老保险
  • 10 篇 共同富裕
  • 10 篇 基本医疗保险
  • 10 篇 就业优先战略
  • 10 篇 中国
  • 10 篇 社会保障制度
  • 10 篇 新业态

机构

  • 491 篇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
  • 50 篇 浙江省劳动和社会...
  • 37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20 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 16 篇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16 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 13 篇 北京大学
  • 11 篇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
  • 11 篇 中国劳动保障科学...
  • 11 篇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 11 篇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
  • 8 篇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
  • 7 篇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
  • 7 篇 中国保险学会
  • 7 篇 清华大学
  • 7 篇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
  • 7 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7 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 7 篇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 6 篇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

作者

  • 55 篇 莫荣
  • 27 篇 翁仁木
  • 23 篇 鲍春雷
  • 22 篇 陈诗达
  • 22 篇 田大洲
  • 21 篇 刘军胜
  • 19 篇 陈玉杰
  • 19 篇 赵斌
  • 18 篇 王宗凡
  • 17 篇 俞贺楠
  • 17 篇 贾东岚
  • 17 篇 王霞
  • 16 篇 孙胜梅
  • 16 篇 李常印
  • 15 篇 陈云
  • 15 篇 刘燕斌
  • 14 篇 张燕婷
  • 14 篇 崔艳
  • 14 篇 mo rong
  • 13 篇 张丽宾

语言

  • 7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7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内涵、挑战与实践路径
收藏 引用
学术前沿 2025年 第6期 11-18页
作者: 莫荣 陈云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室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总体概念体现了“量”“质”“效”三者的融合统一,不可偏废,更不能将其相互对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具备诸多有利因素,但也...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收藏 引用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5年 第1期46卷 3-8页
作者: 莫荣 李付俊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29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智库工作办公室 北京100029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这是科学把握就业发展规律、洞察国内外发展环境和就业矛盾变化、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作出的新论断。本文在总结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实现探索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阐释了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工智能对劳动关系的影响及应对
收藏 引用
中国发展观察 2025年 第1期 129-135页
作者: 聂鲲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给劳动关系领域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和积极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如劳动者权益保障缺失、劳动法律政策不适用、劳动矛盾纠纷处理难度增大等。本文在总结归纳国外应对人工智能对劳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风云际会三月天——百年前的“卅日踏青会”
收藏 引用
纵横 2025年 第2期 53-59页
作者: 哈晓斯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各种新思潮在中华大地上奔涌激荡。当此风雷乍起之际,各地学生会、工商学各界联合会等如雨后春笋般竞相萌生,一些全国性民众社团在上海悄然揭牌。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两个,一是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总会,一是全国各界联合会。
来源: 评论
域外劳动基准制度立法及借鉴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5年 第2期 57-59页
作者: 许杏彬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24年5月27日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第十四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了要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健全劳动法律法规,规范新就业形态劳动基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灵活就业和新...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尽力而为 量力而行——对完善工伤保险待遇机制的思考
收藏 引用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5年 第04期 26-27页
作者: 翁仁木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伤保险待遇是工伤保险制度的核心内容,...
来源: 评论
促进高质量人力资源开发的性别平等路径探索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5年 第3期 16-17页
作者: 张丽宾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人口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和人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新时期完善我国社保待遇资格认证体系的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5年 第1期 34-37页
作者: 李常印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社保待遇资格认证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是否符合继续领取社保待遇条件的一种核查机制。其主要作用是确保社保基金安全,防止社保待遇被冒领、错领等情况发生。社保待遇主要是指养老、工伤和失业保险待遇。我国社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育支持政策下如何做好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
收藏 引用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25年 第3期 45-47页
作者: 崔艳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近年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支持生育政策,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因此做好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女职工劳动权益保障状况相...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失业保险基金收支平衡与可持续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劳动 2025年 第1期 71-88页
作者: 田大洲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29
失业保险基金是失业保险制度社保属性和就业政策属性的中间链接,是制度正常运行的关键。实现基金收支平衡和长期可持续,是失业保险基金管理的核心目标,更是失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从基金运行管理的视角分析我国失业保...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