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761 篇 期刊文献
  • 8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8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717 篇 医学
    • 3,142 篇 临床医学
    • 28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0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3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0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01 篇 中西医结合
    • 10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8 篇 中医学
    • 2 篇 特种医学
  • 151 篇 工学
    • 12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软件工程
    • 3 篇 机械工程
    • 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生物工程
  • 79 篇 教育学
    • 75 篇 教育学
    • 3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66 篇 管理学
    • 63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28 篇 理学
    • 19 篇 生物学
    • 2 篇 化学
  • 13 篇 哲学
    • 13 篇 哲学
  • 9 篇 农学
    • 5 篇 兽医学
    • 4 篇 作物学
  • 3 篇 经济学
    • 3 篇 应用经济学
  • 3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法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文学

主题

  • 182 篇 治疗
  • 174 篇 诊断
  • 109 篇 预后
  • 85 篇 心力衰竭
  • 81 篇 炎症性肠病
  • 72 篇 危险因素
  • 61 篇 患者
  • 57 篇 冠心病
  • 55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54 篇 高血压
  • 54 篇 心房颤动
  • 53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53 篇 临床表现
  • 48 篇 溃疡性结肠炎
  • 46 篇 发热
  • 44 篇 心肌梗死
  • 43 篇 系统性红斑狼疮
  • 42 篇 糖尿病
  • 39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38 篇 指南

机构

  • 2,09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5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7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8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4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1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9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80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79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78 篇 北京医院
  • 66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46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44 篇 北京大学
  • 43 篇 中日友好医院
  • 43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41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41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39 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33 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
  • 32 篇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

作者

  • 305 篇 张抒扬
  • 253 篇 方全
  • 238 篇 钱家鸣
  • 222 篇 方理刚
  • 159 篇 朱文玲
  • 158 篇 曾学军
  • 139 篇 李太生
  • 138 篇 李雪梅
  • 132 篇 吴东
  • 113 篇 严晓伟
  • 109 篇 沈珠军
  • 107 篇 田庄
  • 103 篇 方秀才
  • 103 篇 陈丽萌
  • 103 篇 杨红
  • 101 篇 李玥
  • 92 篇 李剑
  • 84 篇 李景南
  • 83 篇 李骥
  • 83 篇 周道斌

语言

  • 3,8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北京 100730"
3846 条 记 录,以下是3671-3680 订阅
排序:
人单核细胞上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参与细胞迁移
收藏 引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7年 第8期15卷 613-617页
作者: 陈未 朱文玲 方全 陈连凤 张抒扬 陈太波 刘震宇 谢洪智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730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膜蛋白-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在细胞迁移过程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和粘附法分离、纯化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下,观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抗体、纤溶酶原激活物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脂联素对泡沫细胞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表达及细胞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7年 第6期15卷 427-430页
作者: 徐萍 陈连凤 王晋峰 方全 严晓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730
目的通过研究脂联素对细胞内胆固醇外流的影响以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1的功能变化,探讨其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以THP-1来源的泡沫细胞模型为研究对象,用脂联素进行体外干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试...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房颤动的消融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 第4期15卷 237-240页
作者: 方全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730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Framinghanl研究的房颤患病率约为2.1%,发病率约为0.5%,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在任何年龄段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80岁以上高龄的房颤患病率达到近10%。该病可引起心悸、胸闷等临床症状,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联合应用缬沙坦和雷米普利对心脑血管组织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7年 第3期15卷 223-227页
作者: 郑永红 白玉茹 胡锡衷 朱文玲 郑伟 福建省心血管病研究所福建省立医院心内科 福建福州35000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730 福建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福建福州350005
目的探讨小剂量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阻滞剂(ARB)缬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雷米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体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2型受体(AT2R)基因表达的影响及该方法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方法7~8周...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同步蓝牙心电诊断系统的临床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 第1期21卷 41-43页
作者: 陈太波 方全 鲁巍峰 范静波 左文宝 程康安 高鹏 程中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730 上海吉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目的研究同步蓝牙心电诊断系统记录心电信号的准确性,同时评价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30例患者。每例应用同步蓝牙心电诊断系统以及美国GE公司生产的MAC-5000RestingECGSystem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按照标准心电图导联的位置记录并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具有丰富供血血管的左心房黏液瘤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华医学杂志 2007年 第27期87卷 1944-1944页
作者: 刘震宇 张抒扬 苗齐 肖雨 朱文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心外科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病理科 100730
患者男,57岁,2004年12月,无诱因出现活动后气短,在当地医院行超声心动图示:左心房肿物,于2005年2月1日入院。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体重下降。既往:1989年行甲状腺腺瘤摘除术。吸烟20年,40支/d。
来源: 评论
低分子肝素与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收藏 引用
疑难病杂志 2007年 第1期6卷 1-3页
作者: 袁家瑜 来丽萍 宫京梅 刘震宇 宁夏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75000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02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8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2例,治疗组44例;2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阻受体阻制剂及阿司匹林等;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000U,每日2次,皮下注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右心房血管肉瘤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7年 第4期14卷 320-320页
作者: 刘兴荣 苗齐 张超纪 郭巧贝 杨堤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外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 北京100730
患者 男,3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胸闷.胸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左上肺炎、心包积液.在当地医院给予抗炎症治疗,行心包开窗引流,共引流出血性液体3 000ml,检查肿瘤细胞(-).
来源: 评论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成功用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预防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 第1期21卷 90-90页
作者: 程中伟 程康安 陈太波 高鹏 刘博江 方全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100730
患者男性,61岁,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近期有晕厥发生,虽然心电图未记录到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但为了预防心源性猝死仍然置入了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后来患者再次发生晕厥,ICD记录到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并除颤转复了窦性心律。
来源: 评论
心肌桥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致冠状动脉破裂引起缩窄性心包炎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 第1期15卷 46-46页
作者: 程中伟 张抒扬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730
患者,男性,45岁,因“反复胸痛10个月,腹胀1个月”于2006年2月6日收入我院,曾于2005年4月出现胸痛,与活动、劳累无关,持续20min至2h可自行缓解,每天发作2-3次,[第一段]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