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59 篇 期刊文献
  • 2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07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909 篇 医学
    • 1,688 篇 临床医学
    • 110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05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83 篇 中西医结合
    • 5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4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6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3 篇 中医学
  • 125 篇 工学
    • 9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8 篇 生物工程
    • 1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 篇 土木工程
    • 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软件工程
  • 41 篇 理学
    • 29 篇 生物学
    • 4 篇 数学
    • 3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2 篇 大气科学
    • 2 篇 系统科学
    • 2 篇 生态学
  • 14 篇 管理学
    • 11 篇 公共管理
  • 13 篇 经济学
    • 13 篇 应用经济学
  • 11 篇 农学
    • 7 篇 作物学
    • 2 篇 农业资源与环境
  • 7 篇 教育学
    • 7 篇 教育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历史学

主题

  • 119 篇 心房颤动
  • 87 篇 心力衰竭
  • 76 篇 高血压
  • 73 篇 心肺运动试验
  • 66 篇 心肌梗死
  • 63 篇 危险因素
  • 62 篇 肥厚型心肌病
  • 52 篇 患者
  • 52 篇 心血管疾病
  • 49 篇 心律失常
  • 46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46 篇 预后
  • 44 篇 冠心病
  • 44 篇 肺动脉高压
  • 43 篇 体外循环
  • 42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39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33 篇 应用
  • 33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29 篇 磁共振成像

机构

  • 44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5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7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74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70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68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61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55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5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2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4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6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 3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29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29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
  • 24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作者

  • 247 篇 张澍
  • 134 篇 孙兴国
  • 122 篇 华伟
  • 102 篇 陈柯萍
  • 81 篇 宋雷
  • 80 篇 胡盛寿
  • 68 篇 李卫
  • 65 篇 惠汝太
  • 63 篇 邹玉宝
  • 62 篇 唐跃
  • 60 篇 蒋立新
  • 60 篇 王杨
  • 55 篇 李静
  • 54 篇 樊晓寒
  • 50 篇 杨跃进
  • 48 篇 赵世华
  • 47 篇 李希
  • 47 篇 崔永春
  • 46 篇 王继征
  • 46 篇 柳志红

语言

  • 2,07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影像重点实验室"
2071 条 记 录,以下是551-560 订阅
排序:
小鼠高脂血症模型的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 第1期20卷 3241-3248页
作者: 王延羽 任晓晓 邓克勇 杨彬 曹杰 陈恕凤 王来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流行病学研究部 北京市100037
目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数据,探讨小鼠高脂血症模型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的表达特征及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tive endogenous RNA,ceRNA)调控网络,筛选lncRNA介导的参与血脂异常发生发展的关键调控通路。方法应用正...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单宁酸与牛颈静脉的交联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19年 第6期38卷 733-741页
作者: 郑晓冰 周建业 王德 戴泽辉 郭宝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育部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为从化学角度探索单宁酸与牛颈静脉的交联机制,使用5种含有单宁酸不同特征基团的模式分子,分别对戊二醛固定后的牛颈静脉带瓣血管进行交联处理。体内实验采用20只SD大鼠皮下植入处理后的带瓣血管,21和60 d后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抗钙化...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压变异性评估与靶器官损害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 第6期20卷 3666-3669页
作者: 王倩 邹玉宝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内科北京市100037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血压测量方面的一个重要临床参数,其不但与血压密切相关,还带来了独立于血压水平升高之的靶器官损害和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国内众多研究表明降低血压变异性不但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022《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脏科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执行和分析方法学标准的科学声明》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科临床杂志 2023年 第1期30卷 10-16页
作者: 朱云鹏 张恒 郑哲 赵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血管外科 上海200025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血管外科北京100037
心脏科在开展随机对照试验(RCT)时面临特别的挑战。为此美国心脏协会(AHA)制定了相关方法学标准的科学声明,旨在系统性总结心脏科RCT设计,实施的核心建议、解读关键概念和标准,并为其提供具体的方法学建议:包括评估研究问题和临床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小儿心脏科手术后累及胸骨的深部切口感染
收藏 引用
临床小儿科杂志 2020年 第9期19卷 806-809页
作者: 林野 李守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中心北京市100037
目的对使用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治疗小儿心脏科手术后累及胸骨深部切口感染(deep sternal wound infection,DSWI)的临床经验进行总结。方法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冠状动脉钙化的机制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20年 第11期18卷 1039-1043页
作者: 石惠薇 刘硕霖 热娜提·肉孜 吴娜琼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内分泌与心血管代谢中心北京市100037
冠状动脉钙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晚期出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也与临床意义上的冠状动脉疾病相关.临床检测到的钙化程度能反映斑块稳定状态,且能预测未来的心血管事件.冠状动脉钙化在病理上始于微钙化,然后生长成较大的钙碎片,最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快通道麻醉对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患儿围术期康复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20年 第2期20卷 3281-3285页
作者: 贾爰 罗启鹏 李轶楠 晏馥霞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中心北京市100037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法洛四联症患儿围术期临床资料,探讨快通道麻醉管理相较于传统麻醉管理方式是否具有优势。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12岁以下患儿,选择所有快通道麻醉患儿(快通道组),通过倾向性评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早期(12小时内)侵入治疗及适应证的选择——VERDICT随机试验结果的解读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9年 第2期34卷 120-121页
作者: 唐熠达 陈静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内科北京市100037
既往Meta分析显示,对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在死亡或心肌梗死的复合终点方面,常规侵入治疗策略比保守治疗策略更有益[1-3];然而侵入性治疗的最佳时机尚不清楚。2009年Mehta等[4]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未来可期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21年 第1期25卷 5-9页
作者: 汤宝鹏 张澍 黄德嘉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起搏电生理科新疆心电生理与心脏重塑重点实验室 乌鲁木齐830054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 成都610041
本文评述了无导线起搏器在治疗心动过缓的研发历史及思路、适应证探讨、国内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案,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来源: 评论
终末期患者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的缓和医疗现状及临床管理
收藏 引用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0年 第5期41卷 444-447页
作者: 柯万海 戴研 宁晓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律失常中心 北京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组 北京100730
心脏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包括起搏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及CIED植入适应证范围的逐渐扩大,CIED植入量逐年增加。但对于临床终末期患者,ICD或CRT联合ICD不但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