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5 篇 期刊文献
  • 70 篇 会议
  • 1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40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38 篇 医学
    • 100 篇 临床医学
    • 48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38 篇 中西医结合
    • 3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8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4 篇 口腔医学
    • 6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14 篇 工学
    • 103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79 篇 生物工程
    • 7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3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 5 篇 软件工程
    • 4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3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光学工程
    • 1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1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安全科学与工程
  • 36 篇 理学
    • 17 篇 生物学
    • 9 篇 化学
    • 7 篇 物理学
    • 1 篇 系统科学
  • 18 篇 农学
    • 16 篇 作物学
  • 8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主题

  • 23 篇 纳米粒子
  • 18 篇 基因治疗
  • 15 篇 胶原
  • 14 篇 壳聚糖
  • 12 篇 生物材料
  • 11 篇 光动力疗法
  • 11 篇 胃动力
  • 10 篇 血管再狭窄
  • 10 篇 纳米粒
  • 9 篇 生物电阻抗
  • 9 篇 组织工程
  • 9 篇 生物阻抗
  • 9 篇 紫杉醇
  • 7 篇 再狭窄
  • 7 篇 基因载体
  • 7 篇 胃排空
  • 6 篇 生长因子
  • 6 篇 eit
  • 5 篇 细胞毒性
  • 5 篇 图像重建算法

机构

  • 17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7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4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30 篇 天津医科大学
  • 19 篇 天津大学
  • 18 篇 厦门大学
  • 14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12 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
  • 9 篇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
  • 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8 篇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
  • 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6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
  • 6 篇 重庆邮电大学
  • 6 篇 南开大学
  • 6 篇 香港大学
  • 5 篇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作者

  • 65 篇 张其清
  • 61 篇 宋存先
  • 56 篇 任超世
  • 42 篇 冷希岗
  • 30 篇 杨菁
  • 28 篇 孙洪范
  • 27 篇 王妍
  • 26 篇 刘玲蓉
  • 22 篇 song cun-xian
  • 22 篇 沙洪
  • 21 篇 李迎新
  • 20 篇 王彭延
  • 19 篇 zhang qi-qing
  • 18 篇 金旭
  • 18 篇 殷涛
  • 18 篇 刘志朋
  • 17 篇 宋丽萍
  • 16 篇 赵舒
  • 16 篇 唐丽娜
  • 15 篇 阴慧娟

语言

  • 40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406 条 记 录,以下是21-30 订阅
排序:
新型抗体偶联胶原包被质粒DNA血管支架的研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年 第5期28卷 665-669,I0002页
作者: 金旭 冷希岗 刘兰霞 谷海刚 张超 王海 宋存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192
目的研制一种以支架为基础的高效、局部定位的新型基因投递体系。方法利用双官能偶联剂N-琥珀酰亚胺基3-(2-吡啶二硫基)丙酸酯(SPDP)将支架表面涂布的胶原与抗DNA抗体化学键合,该抗体再与质粒DNA(pEGFP-C1)免疫结合,并加入阳离子脂质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一种可提高成纤维细胞在三维支架上种植效率和均匀性的简单方法
收藏 引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6年 第1期27卷 101-104页
作者: 周娟 张其清 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天津300192
目的:尝试使用简单的动态种植方法来提高成纤维细胞在三维支架上的种植效率和均匀性,以更有效地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方法:成纤维细胞以下列方式在胶原海绵支架进行种植和培养:(1)振荡种植振荡培养;(2)振荡种植静止培养;(3)静止种植静止...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听觉选择性注意的可塑性及其神经机制研究
收藏 引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5年 第7期42卷 647-661页
作者: 朱莉 郑奋 邓娟 闫铮 徐晓玲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南昌33003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天津300192 华侨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厦门361021
本文旨在研究音乐训练是否能增强基于音高和空间位置的听觉选择性注意力,以及音乐训练对听觉可塑性的神经机制.听觉感知实验中,受试者根据音高差异或空间位置差异,选择两个同时播放的数字之一.听觉认知实验在安静和噪声环境中播放频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的细胞摄入和体外毒性研究
收藏 引用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7年 第6期24卷 1295-1300页
作者: 张海玲 王芹 宋丽萍 岳井银 冷希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天津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 天津300192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 天津300192
用分子量为50kDa和400kDa的壳聚糖分别和[α-32P]dATP标记的质粒DNA,在不同的N/P比下,通过复凝聚方法形成基因纳米粒子。对形成的壳聚糖基因纳米粒子(Chitosan gene nanoparticle,CGN)进行表征,评价CGN体外细胞毒性,研究两种壳聚糖形成...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两种人工骨的构建及其在体内诱导成骨能力的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3年 第1期25卷 17-21,T003-T004页
作者: 张其清 张立海 刘玲蓉 梁屹 任百智 王福君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生物材料研究室 天津300192
目的分别以胶原-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和胶原-HA-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sulfate,CS)为支架构建两类人工骨,并比较其生物学性能。方法将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rhBMP-2)吸附于两...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金纳米粒子与单链DNA的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9年 第1期30卷 95-99页
作者: 孙莉萍 张建锋 李辉 王秀燕 张召武 王霜 张其清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厦门市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天津市生物医学材料重点实验室天津300192
研究了金纳米粒子与单链DNA在不同pH值时的相互作用以及金纳米粒子与不同碱基序列单链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为12.6的强碱性条件下,单链DNA能使金纳米粒子稳定分散在溶液中;在pH为1.4的强酸性条件下,单链DNA能保护金纳米粒子不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细胞在单壁碳纳米管无纺膜支架上的生长行为
收藏 引用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7年 第3期28卷 476-480页
作者: 孟洁(1) 宋礼 孟洁(2) 孔桦 王朝英 朱广瑾 徐樑华 解思深 许海燕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系北京100005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北京100005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80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100029
以具有纳米拓扑结构特征的单壁碳纳米管无纺膜材料为支架,选择在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中起重要作用的成纤维细胞株作为实验细胞,研究了该材料对细胞生长行为的影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征其在细胞培养液中浸泡后的表面化学组成;通...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因子和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关系的体外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999年 第3期18卷 256-261页
作者: 王传华 冷希岗 宋丽萍 王彭延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天津300192
本文试就组织 因子途径抑制因 子( Tissue factor path w ay inhibitor , T F P I) 和生物 材料 血液相 容性 之间的关系进行 了初步的探 讨。本 研究 通过 基因 重组的 方法 制备 了人 重组 T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载药纳米微球在血管组织中的吸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0年 第5期22卷 440-443页
作者: 宋存先 朱振峰 杨菁 孙洪范 冷希岗 武莉 唐丽娜 王彭延 Robert Levy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高分子室 天津300192
目的 研究载药纳米微球在血管组织中的吸收情况,为局部用药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超声乳化 /溶剂挥发法制备含抗细胞增生药 2-氨基色酮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 PLGA)纳米微球,建立纳米微球体内、体外动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组织工程及其支架研究进展和面临的问题及展望
收藏 引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1年 第6期21卷 482-487页
作者: 张其清 张立海 马东瑞 袁歆 刘玲蓉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天津300192
Tissue engineering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that appli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engineering and the life scienc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ical substitutes which restore, maintain, or improve tissue function. 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