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52 篇 期刊文献
  • 56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0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76 篇 医学
    • 163 篇 临床医学
    • 8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8 篇 中西医结合
    •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口腔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253 篇 理学
    • 252 篇 生物学
    • 1 篇 数学
    • 1 篇 化学
    • 1 篇 生态学
    • 1 篇 统计学(可授理学、...
  • 159 篇 工学
    • 79 篇 生物工程
    • 7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0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土木工程
    • 1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1 篇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 1 篇 农业工程
  • 118 篇 农学
    • 112 篇 作物学
    • 3 篇 兽医学
    • 1 篇 林学
  • 2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主题

  • 25 篇 细胞凋亡
  • 24 篇 基因表达
  • 16 篇 克隆
  • 15 篇 cdna
  • 15 篇 基因治疗
  • 12 篇 基因
  • 11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1 篇 分子生物学
  • 10 篇 基因克隆
  • 10 篇 dna
  • 10 篇 肿瘤
  • 9 篇 基因多态性
  • 9 篇 白血病
  • 9 篇 原核表达
  • 9 篇 功能
  • 8 篇 基因突变
  • 8 篇 阿尔茨海默病
  • 7 篇 单核苷酸多态性
  • 7 篇 基因表达调控
  • 7 篇 相互作用

机构

  • 26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0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5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41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3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18 篇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
  • 1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7 篇 北京协和医院
  • 6 篇 清华大学
  • 6 篇 国家人类基因组北...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4 篇 新疆医科大学
  • 4 篇 第四军医大学
  • 4 篇 天津医科大学口腔...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3 篇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
  • 3 篇 中国医科大学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作者

  • 44 篇 袁建刚
  • 44 篇 方福德
  • 42 篇 强伯勤
  • 41 篇 郑德先
  • 41 篇 黄秉仁
  • 38 篇 刘彦信
  • 36 篇 陈保生
  • 35 篇 刘德培
  • 34 篇 沈珝琲
  • 32 篇 吴宁华
  • 32 篇 许彩民
  • 31 篇 沈岩
  • 30 篇 梁植权
  • 22 篇 潘华珍
  • 21 篇 曾武威
  • 21 篇 邱长春
  • 20 篇 张俊武
  • 19 篇 左瑾
  • 19 篇 彭小忠
  • 19 篇 刘士廉

语言

  • 506 篇 中文
  • 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08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人δ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CAAT盒C→T突变对其转录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2年 第2期24卷 140-143页
作者: 姚杰 陈松森 杨克恭 狄旭 熊安琪 张友鸿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研究人δ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64位C→T点突变对其转录调控的影响。方法将人δ基因启动子区-64位C突变为T后,克隆于去除强启动子CMV的真核基因表达载体pcDNA3.1穴-雪/Myc-HisA中,分别将含野生型CAAT盒和突变型CAAT盒的人δ基因转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肿瘤坏死因子样蛋白全长cDNA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2年 第3期24卷 246-249页
作者: 胡晓燕 周严 代芸 陈建萌 张斌 彭小忠 袁建刚 强伯勤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分离、克隆编码人肿瘤坏死因子样蛋白(TNFLP)的全长cDNA,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从本构建的λZAP表达胎脑文库中分离到编码TNFLP的全长cDNA。应用多种软件对该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寻找其同源蛋白,分析其亲、疏水性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_β,G_(βγ)与腺苷酸环化酶Ⅱ在酵母双杂交和三杂交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1年 第2期23卷 115-118页
作者: 李旌军 鲁宁 黄秉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 探讨 G蛋白β和γ亚基在 G_(βγ)与效应器相互作用中的地位 ,特别是γ亚基在此相互关系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酵母双杂交和自行构建的酵母三杂交系统分别研究 G_(β 1)和 G_(β 1)γ 2与腺苷酸环化酶Ⅱ (ACⅡ )的相互作用。 结果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Jurkat细胞GAGA样元件结合蛋白cDNA的克隆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2年 第3期24卷 269-271页
作者: 莫志成 陆瑜 高超 吴宁华 沈珝琲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探讨人Jurkat细胞中是否存在与GAGA样元件相互作用的结合蛋白。方法采用酵母单杂交体系,在HTLV-1转化的Jurkat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与GAGA样元件相互作用的蛋白;提取人Jurkat细胞总RNA,应用反转录反应标记cDNA探针,与候选的阳性克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用酵母单杂交体系筛选与大鼠谷胱甘肽S-转移酶P增强子GPEⅠ相互作用的转录激活因子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0年 第4期22卷 317-321页
作者: 廖名湘 左瑾 刘东远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T- P)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多样性及其与化致癌的关系 ,筛选与大鼠 GST- P增强子元件 GPE 相互作用的调控因子。方法 采用酵母单杂交体系筛选与 GPE 核心序列相互作用的转录激活因子 ,应用 DNA序列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及其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4年 第1期26卷 52-55页
作者: 张勇 程小款 吴宁华 沈珝琲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验证抑癌基因表达产物p53蛋白在体内是否结合于p21WAF1/CIP1基因的启动子区,并检测p53蛋白对热休克蛋白hsp90β基因启动子区的结合情况。方法采用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及PCR技术检测特异基因调节序列,Western印迹分析p53蛋白。结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人类疾病基因定位常用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1年 第1期23卷 86-88,96页
作者: 孙红霞 杜玮南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人类疾病,特别是多基因遗传病相关基因的定位,是目前医学遗传和基因研究中的难点和热点。本文简要介绍疾病基因定位的几种常用分析方法,包括连锁分析法(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关联分析和传递不平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来源: 评论
染色质结构与基因活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0年 第5期22卷 403-406页
作者: 沈珝琲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核小体对真核基因转录的阻扼现象是在特定细胞中基因组选择表达特异基因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染色质去阻扼后出现的开放构象能促进基因转录。本文讨论染色质动态调整的本质、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和去乙酰基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早老蛋白氨基端与羧基端结构域的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0年 第6期22卷 536-539页
作者: 梅品超 楼蓉 李兰英 周义 贡金英 陈雨亭 吴冠芸 沈岩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研究早老蛋白分子相互作用及相互作用结构域。方法利用 RT- PCR扩增人早老蛋白- 1和早老蛋白- 2全长 cDNA。在此基础上构建多种缺失体,采用酵母双杂交体系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1)早老蛋白- 1的氨基端多肽与羧基端多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DR4死亡结构域结合蛋白的初步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 2002年 第3期24卷 310-314页
作者: 李晓玲 刘彦信 刘士廉 郑德先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所医学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05
目的克隆DR4死亡结构域的结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DR4诱导细胞凋亡的信号传递途径提供条件。方法以TRAIL(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死亡受体DR4的死亡结构域(DR4DD)为钓饵,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人白细胞MATCHMAKERcDNA文库。...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