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58 篇 期刊文献
  • 1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570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542 篇 医学
    • 489 篇 临床医学
    • 36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2 篇 中西医结合
    • 1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中医学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60 篇 工学
    • 42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2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1 篇 生物工程
    • 1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 篇 理学
    • 8 篇 生物学
  • 6 篇 农学
    • 5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历史学
    • 2 篇 中国史
  • 1 篇 经济学
    • 1 篇 应用经济学

主题

  • 54 篇 冠心病
  • 49 篇 治疗
  • 34 篇 高血压
  • 25 篇 诊断
  • 24 篇 危险因素
  • 22 篇 心血管疾病
  • 21 篇 心律失常
  • 20 篇 心电图
  • 18 篇 心肌梗死
  • 17 篇 临床应用
  • 16 篇 心血管病
  • 16 篇 原发性高血压
  • 15 篇 心房颤动
  • 15 篇 流行病学
  • 14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3 篇 摘要
  • 13 篇 心肌梗塞
  • 12 篇 介入治疗
  • 11 篇 超声心动图
  • 11 篇 电生理

机构

  • 46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5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2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7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6 篇 中央民族大学
  • 6 篇 北京医科大学
  • 6 篇 北京大学
  • 6 篇 卫生部北京医院
  • 5 篇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4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
  • 3 篇 天津市胸科医院
  • 3 篇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
  • 3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3 篇 重庆市大坪高血压...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3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3 篇 中德分子医学研究...

作者

  • 78 篇 陈纪林
  • 66 篇 杨跃进
  • 64 篇 王方正
  • 63 篇 高润霖
  • 53 篇 陈新
  • 49 篇 张澍
  • 49 篇 惠汝太
  • 47 篇 陈在嘉
  • 35 篇 马坚
  • 34 篇 华伟
  • 31 篇 刘迎龙
  • 31 篇 乔树宾
  • 30 篇 秦学文
  • 29 篇 武阳丰
  • 28 篇 张奎俊
  • 27 篇 李一石
  • 26 篇 刘力生
  • 25 篇 姚民
  • 21 篇 楚建民
  • 21 篇 刘国仗

语言

  • 570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手术室"
570 条 记 录,以下是231-240 订阅
排序:
心脏电生理学新概念 (18)心房颤动的电重构现象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3期17卷 166-168页
作者: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心房颤动 (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最近的研究认为产生AF的机制主要有两个 :一是起源于心房内及心房周围某些解剖结构如肺静脉等的局灶激动 (Focalacti vation) ;二是心房内多发性子波折返 (Mu...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现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2期17卷 156-158页
作者: 柳志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肺循环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预防及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是减少肺栓塞发率和死率的关键措施。临床诊断DVT必须结合实验检查。静脉造影仍是诊断DVT的金标准。静脉加压超声诊断近端DVT是可靠的。磁共振成像与前两项检查具有良好可比性 ,同时对诊断腓静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鼠心脏移植后冠状血管病模型的建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5期17卷 395-396页
作者: 邵孟平 吴清玉 阮英茆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器官移植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目的 :为研究心脏移植后冠状血管病提供良好的实验模型。  方法 :Lewis大鼠心脏移植于F344大鼠腹腔 ,取移植心脏行理学检查 ,半定量方法统计冠状动脉内膜增生程度。  结果 :存活 4周以上的移植心脏 ,冠状动脉内膜增生明显 ,管腔...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治疗现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3期17卷 171-172页
作者: 柳志红 赵彦芬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肺循环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肺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是一国际性的重要医疗保健问题。诊断困难 ,误诊率高。未经治疗的PE死率约 3 0 %。但如能及时正确治疗 ,死率可降低至 2 %~ 8%。据尸检结果显示 ,在过去的 3 0年中PE发生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电生理学新概念 (19)心电图T波交替及其临床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4期17卷 245-246页
作者: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1 定义T波交替 (T WaveAlternans ,TWA)是指体表心电图上T波每隔一个激动便发生形态、振幅及极性的交替性改变。该现象可见于QT间期延长综合征、急性心肌缺血、变异型心绞痛、儿茶酚胺释放过多以及电解质紊乱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电生理学新概念 (14)如何进一步提高房折返性心动过速、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疗效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1期17卷 7-8页
作者: 马坚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虽然射频导管消融术于 1986年才开始用于临床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 ,但在近 15年当中该项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目前 ,射频导管消融术已被公认是根治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和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AVRT)的首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农村家庭经济水平与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6期17卷 454-457页
作者: 安宁 武阳丰 周北凡 赵连成 李莹 杨军 张林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目的 :探讨家庭经济水平对农村人口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以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调查的 7个农村人群作为研究对象 ,资料完整者 675 5人 (男 3190人 ,女 35 65人 ) ,年龄 35~ 5 9岁。据问卷获得的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不同类型高脂血症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及调血脂治疗对其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6期17卷 430-433页
作者: 吴永健 俞虹 秦学文 王兴宇 孙余华 陈纪林 寇文镕 陆宗良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人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目的 :研究不同类型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的变化 ,观察血脂康调血脂治疗对高脂血症患者小而密LDL C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变型梯度凝胶电泳法分别测定 37例冠状动脉 (冠脉 )正常的高脂血症患者 (A组 )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电生理学新概念 (15) 心律失常的分子机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2年 第2期17卷 87-89页
作者: 惠汝太 滕思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分子医学中心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 北京市100037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不仅见于心血管病,也见于许多非心血管病及少数正常健康人。心律失常的种类繁多,轻者对健康无害,重者可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出现症状,甚至引起猝死,危及生命。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之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低温对兔离体多系统动脉舒张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2年 第3期18卷 170-172页
作者: 齐瑞东 龙村 郑连红 涂仲凡 鲁世千 温福兴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体外循环研究室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心外科
目的 探讨低温对兔肺动脉、肾动脉、颈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与非内皮依赖性舒张的影响。方法 选 2 4只白兔 ,每 8只兔取一种血管环 ,每一实验组血管环选自同一只白兔。 8只血管环为一实验组 ,随机分为对照组 (37℃ )、实验组 1(30℃ )...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