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124 篇 期刊文献
  • 97 篇 会议
  • 2 篇 专利

馆藏范围

  • 2,223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161 篇 医学
    • 1,958 篇 临床医学
    • 25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39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36 篇 中西医结合
    • 11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0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9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5 篇 中医学
    • 1 篇 口腔医学
  • 289 篇 工学
    • 246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2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0 篇 生物工程
    • 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机械工程
  • 27 篇 理学
    • 26 篇 生物学
    • 1 篇 物理学
  • 13 篇 管理学
    • 10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11 篇 农学
    • 10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4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2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主题

  • 153 篇 治疗
  • 130 篇 冠心病
  • 120 篇 诊断
  • 90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80 篇 体外循环
  • 80 篇 高血压
  • 67 篇 超声心动图
  • 55 篇 心力衰竭
  • 54 篇 临床应用
  • 53 篇 心律失常
  • 52 篇 心脏外科手术
  • 50 篇 介入治疗
  • 49 篇 危险因素
  • 49 篇 心房颤动
  • 48 篇 患者
  • 47 篇 外科手术
  • 47 篇 心电图
  • 44 篇 心肌梗死
  • 43 篇 并发症
  • 43 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机构

  • 1,577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24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7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5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6 篇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2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2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2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8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16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1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1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10 篇 北京大学
  • 10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10 篇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
  • 10 篇 卫生部北京医院
  • 10 篇 解放军总医院
  • 9 篇 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97 篇 杨跃进
  • 174 篇 陈纪林
  • 172 篇 高润霖
  • 150 篇 胡盛寿
  • 145 篇 蒋世良
  • 139 篇 戴汝平
  • 138 篇 王方正
  • 137 篇 张澍
  • 131 篇 刘迎龙
  • 130 篇 吴清玉
  • 115 篇 陈新
  • 98 篇 赵世华
  • 95 篇 陈在嘉
  • 90 篇 乔树宾
  • 89 篇 黄连军
  • 87 篇 华伟
  • 84 篇 朱晓东
  • 81 篇 惠汝太
  • 76 篇 马坚
  • 74 篇 孙立忠

语言

  • 2,223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灌注科"
2223 条 记 录,以下是321-330 订阅
排序:
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后左、右心功能变化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6年 第5期21卷 372-375页
作者: 王诚 赵世华 蒋世良 黄连军 徐仲英 凌坚 郑宏 张戈军 吕滨 张岩 金敬琳 闫朝武 戴汝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北京市100037
目的:探讨中老年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术后左、右心功能变化。方法:观察269例接受封堵治疗的40岁以上ASD患者术前和术后X线胸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心电图变化。另选择同期30例健康查体的相同年龄和性别构成比对象作...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力衰竭的进展 (7)心功能不全:正性肌力药物的地位正在变化(续4)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6年 第3期21卷 163-164页
作者: 朱俊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症抢救中心 北京市100037
心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多年,近年来对此进行了重新审视。洋地黄用于慢性收缩功能不全可以改善症状,但不能改善预后。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主要应用于急性心力衰竭。本文强调要参考循证医学的证据和指南,正确认识正性肌力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患者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的住院转归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6年 第3期21卷 219-221页
作者: 邹治鹏 何建国 程显声 赵彦芬 陈白屏 高莹 熊长明 倪新海 荆志诚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目的:介绍对症治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3种治疗方法治疗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性再发患者的住院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2002年的28年来我院住院收治的230例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或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6年 第6期21卷 478-480页
作者: 程显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肺血管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是一原因不明的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少见疾,预后险恶。近年由于治疗的进展,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生存时间延长,再也不是一种不可治疗的疾。然而.治疗效果和预后与治疗的早晚密切相关,因此早期诊断就显得十分重要。特...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肥厚型心肌患者冠状动脉变情况观察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 第8期34卷 708-709页
作者: 李靖 刘延玲 吕秀章 朱振辉 凌雁 王剑鹏 何青 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超声科
肥厚型心肌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心脏,主要是由编码肌小节蛋白的基因发生变异致,其主要特征为没有明确原因的心肌肥厚,多有胸闷、憋气症状。本研究旨在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探讨肥厚型心肌患者的冠状动脉变情况。
来源: 评论
分叉变分型和治疗策略探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 第6期34卷 551-552页
作者: 陈纪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100037
目前国际上对分叉变有两种不同的分型,即DUKE分型[1]和Lefevre分型.DUKE分型将分叉变分为6型(图1),此分型缺点是分型过多,但又未包括分叉变的有类型。
来源: 评论
两种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弥漫变中的疗效比较
收藏 引用
中华内杂志 2006年 第12期45卷 985-987页
作者: 乔树宾 侯青 徐波 杨跃进 陈纪林 高润霖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疗中心 北京100037
目的比较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和紫杉醇洗脱支架(PES)对长度≥25mm复杂变的疗效。方法入选138例患者(男124例,女14例)冠状动脉(冠脉)变长度≥25mm,接受SES和PES介入治疗,并且在支架术后6个月左右接受冠脉造影随访。结果共147处变...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应加强B型利钠肽在心力衰竭临床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6年 第3期21卷 161-162页
作者: 杨跃进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B型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心衰)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研究热点,已取得重要突破,在2003年度被美国心脏协会(AHA)列为医学十大进展之一。临床研究发现BNP对于心力衰竭的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甚至指导治疗均有重要价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环氧化酶2与动脉粥样硬化:争议与前景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年 第1期34卷 85-87页
作者: 郭远林 陈纪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100037
医学史上对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 COX)的认识源于疼痛和炎症,COX抑制剂阿司匹林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相关疾防治作用的发现成为医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实,如同风湿性疾,AS的理生理过程也是...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力衰竭的外治疗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6年 第3期21卷 232-235页
作者: 胡盛寿 罗新锦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北京市100037
本文详细论述了现阶段外治疗心力衰竭的策略与方法。全面探讨了再血管化治疗、二尖辩成形、心室成形、骨胳肌动力成形、基因治疗与细胞移植以及新型心肌限制装置、机械循环辅助、心脏移植等治疗手段的作用与局限性。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