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766 篇 期刊文献
  • 192 篇 会议
  • 2 篇 专利
  • 2 篇 成果

馆藏范围

  • 2,96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860 篇 医学
    • 2,561 篇 临床医学
    • 315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90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85 篇 中西医结合
    • 15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55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0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3 篇 中医学
  • 375 篇 工学
    • 304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4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0 篇 生物工程
    • 10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45 篇 理学
    • 42 篇 生物学
    • 2 篇 物理学
    • 1 篇 化学
  • 21 篇 农学
    • 20 篇 作物学
    • 1 篇 畜牧学
  • 19 篇 管理学
    • 15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4 篇 历史学
    • 3 篇 中国史
  • 3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 篇 体育学
  • 2 篇 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89 篇 治疗
  • 179 篇 冠心病
  • 148 篇 诊断
  • 121 篇 高血压
  • 110 篇 先天性心脏病
  • 96 篇 体外循环
  • 82 篇 超声心动图
  • 80 篇 危险因素
  • 75 篇 心律失常
  • 66 篇 心脏外科手术
  • 65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63 篇 心力衰竭
  • 63 篇 临床应用
  • 63 篇 患者
  • 63 篇 介入治疗
  • 60 篇 并发症
  • 58 篇 外科手术
  • 58 篇 心房颤动
  • 57 篇 心电图
  • 55 篇 心血管疾病

机构

  • 1,57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38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27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20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2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65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63 篇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4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39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3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心...
  • 2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9 篇 心血管病研究所
  • 18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17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6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6 篇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
  • 15 篇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 1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5 篇 北京大学
  • 15 篇 北京市 中国医学科...

作者

  • 252 篇 杨跃进
  • 238 篇 陈纪林
  • 231 篇 高润霖
  • 195 篇 胡盛寿
  • 186 篇 王方正
  • 171 篇 刘迎龙
  • 166 篇 吴清玉
  • 158 篇 张澍
  • 150 篇 蒋世良
  • 149 篇 戴汝平
  • 137 篇 陈新
  • 132 篇 惠汝太
  • 119 篇 陈在嘉
  • 116 篇 乔树宾
  • 114 篇 华伟
  • 111 篇 朱晓东
  • 102 篇 阮英茆
  • 100 篇 赵世华
  • 99 篇 许建屏
  • 97 篇 马坚

语言

  • 2,96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00037"
2962 条 记 录,以下是371-380 订阅
排序:
经液氮保存有活性同种带支架瓣膜的实验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7年 第2期14卷 112-116页
作者: 李志强 刘迎龙 朱晓东 谢宁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先心病研究室 北京100037
目的检测经液氮保存的人同种带支架瓣膜的细胞活性和流体力学性能。方法制作同种带支架瓣膜经液氮保存3个月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定量检测瓣叶细胞活性(实验组,n=6),采集新鲜同种瓣膜作为对照(对照组,n=6)。利用国产脉动流实验装置,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压与心血管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07年 第1期7卷 59-62页
作者: 杨晓敏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基因与临床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高血压与心血管密切相关,而脉压是反应血压波动变化的指标,可以更好的反应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脉压是心血管的危险因子,其作用独立于其它心血管危险因素。本文从脉压的流行研究,理生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乌司他丁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7年 第2期22卷 107-109页
作者: 王古岩 何爱霞 王明义 金华 李立环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麻醉科 北京市100037 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麻醉科 山东省临清市252601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麻醉科 昆明市650000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围术期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乌司他丁对此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24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12例。乌司他丁组:麻醉诱导后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性别对肥厚型心肌表型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07年 第1期7卷 1-3页
作者: 张慧敏 邹玉宝 王继征 宋雷 王志民 张伟丽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育部心血管基因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德实验室
目的探讨性别对国人肥厚型心肌(HCM)表型的影响。对象和方法研究对象为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病医院就诊的100例无血缘关系的HCM人,其中男性63例,女性37例。观察男女患者之间发年龄、晕厥、胸痛或胸闷、心电图变化、最大左...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多态与血浆浓度及脑卒中易感性研究
收藏 引用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 第2期23卷 86-90页
作者: 张伟丽 甄一松 孙凯 秦勤 廖玉华 汪道文 汪雪 祝之明 万鲁红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相关基因与临床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德分子医学研究室) 北京100037 天津市胸科医院天津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心内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内科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 重庆市大坪高血压病研究所 兖州矿业(集团)三十七处医院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多态与血浆VEGF浓度以及脑卒中患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对1849例脑卒中患者和1798例对照者检测了VEGF基因启动子多态-460T/C、-116G/A和+405G/C...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标测技术在导管消融快速心律失常的应用是成功的关键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7年 第3期11卷 165-166页
作者: 曹克将 陈新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 21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心电图的诞生已逾百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探索与研究,已成为心律失常诊断的一个主要手段。1969年希氏束电图记录技术的出现,开创了临床心脏电生理学的新纪元。令人兴奋的是近年来射频导管消融技术的开展,给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带来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栓塞治疗腹腔干假性动脉瘤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7年 第4期41卷 448-448页
作者: 禹纪红 黄连军 蒋世良 俞飞成 金敬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放射科 北京100037
患者男,38岁。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右下腹疼痛1个月入院。体检: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较弱。
来源: 评论
心房颤动的治疗:谁主沉浮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7年 第1期11卷 5-6页
作者: 马长生 陈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 100029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2006年是心房颤动(房颤)的研究和治疗均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在收获成功喜悦的同时,我们对房颤治疗的未来仍感到一丝忧虑。房颤治疗的现状呈现出药物、导管消融、外科治疗(尤其是微创外科)三足鼎立之势,体现了对不同的患者因施...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双支冠状动脉痉挛一例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7年 第2期22卷 128-128页
作者: 郑昕 李建军 高展 张朝阳 戴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内科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心血管病研究所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冠心病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男性患者,53岁,有高血压史和吸烟史。一年前出现发作性胸痛,和活动无关,白天和凌晨均可发作,每次持续约十分钟,含服速效救心丸或自行缓解。行活动平板试验为阴性。2006年5月14日无明显诱因再发胸痛,在当地诊作心电图示V1-4导...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阿霉素心脏毒性的预防
收藏 引用
中国分子心脏学杂志 2007年 第6期7卷 379-380页
作者: 刘哲 宋晓东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教育部心血管病基因与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德实验室 北京100037
阿霉素可作用于众多实体瘤及白血,但是其应用受到了心脏毒性的限制。阿霉素心脏毒性机理主要与自由基的形成有关。目前,预防阿霉素心脏毒性的措施主要包括:限制累积剂量,改变给药方式,使用阿霉素类似物,合用心脏保护剂及营养剂等。临...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