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29 篇 期刊文献
  • 23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5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42 篇 医学
    • 408 篇 临床医学
    • 2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2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1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1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0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1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27 篇 工学
    • 1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 篇 生物工程
  • 5 篇 理学
    • 5 篇 生物学
  • 5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作物学

主题

  • 24 篇 心房颤动
  • 22 篇 高血压
  • 22 篇 冠心病
  • 18 篇 心力衰竭
  • 18 篇 治疗
  • 12 篇 支架
  • 12 篇 心律失常
  • 12 篇 诊断
  • 12 篇 心肌梗死
  • 11 篇 患者
  • 11 篇 心电图
  • 11 篇 动脉粥样硬化
  • 10 篇 临床应用
  • 10 篇 室性心动过速
  • 10 篇 冠状动脉疾病
  • 10 篇 急性心肌梗死
  • 10 篇 中华医学会
  • 9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9 篇 结论
  • 9 篇 冠状动脉造影

机构

  • 37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3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2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12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7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7 篇 北京安贞医院
  • 7 篇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 6 篇 山东省立医院
  • 5 篇 天津市蓟县邦均医...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5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5 篇 广东省人民医院
  • 5 篇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4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
  • 4 篇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
  • 3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3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 3 篇 山东省济南市中心...

作者

  • 87 篇 张澍
  • 76 篇 杨跃进
  • 72 篇 陈纪林
  • 63 篇 高润霖
  • 51 篇 王方正
  • 45 篇 陈新
  • 44 篇 乔树宾
  • 38 篇 华伟
  • 30 篇 陈珏
  • 29 篇 尤士杰
  • 29 篇 马坚
  • 29 篇 袁晋青
  • 28 篇 秦学文
  • 28 篇 陈在嘉
  • 26 篇 姚民
  • 25 篇 陈柯萍
  • 24 篇 徐波
  • 22 篇 阮英茆
  • 22 篇 刘海波
  • 22 篇 方丕华

语言

  • 45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肺血管研究中心"
452 条 记 录,以下是81-90 订阅
排序:
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冠心事件关系的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 第12期23卷 908-910页
作者: 孙妍 王国干 关键 沈磊 谢后蓉 朱俊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急诊抢救中心 煤炭总医院功能科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舒张(FM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心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对72例高血压患者(按有、无冠心事件分为两组)和21例正常人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并计算肱动脉FMD,硝酸甘油介导的血管舒张(NID)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贝凡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短程和长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收藏 引用
中国新药杂志 2007年 第12期16卷 965-967页
作者: 王莉 成小如 华潞 黄洁 庞会敏 汪芳 康健 李一石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卫生部心血管药物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药理中心 北京100037
目的:研究贝凡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洗脱2周后,服贝凡洛尔(100~200 mg·d-1,bid)8周。服药前后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各1次,分析24 h时域和5 min频域指标。结果:贝凡洛尔使高血...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绞痛三组症状对不同性别冠心患者的诊断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7年 第6期22卷 423-427页
作者: 范中杰 袁晋青 陈红艳 李全 严健华 张抒扬 沈珠军 闫建玲 张丽华 李玲 陈未 田庄 白桦 杨静 徐瑞燚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北京市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 心内科 北京市100730
目的:分析女性冠心患者心绞痛的临床特点,评估使用心绞痛三组症状诊断冠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年7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东院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4503例,女性1557例,男性2946例。心绞痛三...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红细胞压积与夜间缺氧的相关性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07年 第6期22卷 444-446页
作者: 吴海英 王新玲 马文君 张慧敏 赵广智 白冰冰 李静宜 惠汝太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诊治中心 北京市10003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科 吉林省白山市中心医院干部病房
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者红细胞压积与夜间低氧血症的相关性。方法:对290例有夜间打鼾伴超重的男性患者进行夜间持续7小时多导睡眠监测。监测项目包括:夜间最低氧饱和度、夜间平均氧饱和度、氧饱和度低于90%累计的时间(T...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糖尿患者动员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促血管新生能力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7年 第2期29卷 262-267,I0004页
作者: 周斌 顾东生 刘鹏霞 郑翠玲 董春兰 杜伟廷 武开宏 韩忠朝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血液学研究所实验血液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天津300020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胸外科 北京100037
目的研究糖尿患者来源的动员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PBMNCs)移植治疗肢体缺血的疗效,探讨糖尿患者M-PBMNCs促血管新生能力是否有缺陷及其理生理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祖细胞并鉴定和计数。结扎链脲菌素诱导的糖尿裸鼠股动脉,造...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上皮细胞钠通道α亚基Thr663Ala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脑出血发无关
收藏 引用
中国急救医学 2007年 第8期27卷 676-678页
作者: 赵勇 孙慧 马丽媛 王建春 邵建华 刘力生 山东省立医院保健科 济南250021 济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250013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北京100037
目的了解上皮细胞钠通道α亚基(αENaC)Thr663Ala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脑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多聚酶链反应和分子杂交技术对该位点在中国人群脑出血患者(202例)中的分布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与对照组人群(190例)进行比较。结果αENaCThr...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递进式个体化心房基质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7年 第1期11卷 7-13页
作者: 姚焰 张澍 郑黎晖 张奎俊 王方正 陈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100037
目的 以静脉电学隔离为终点的心房颤动(房颤)消融术式的疗效难以令人满意。本研究旨在探索规范化的递进式个体化心房基质改良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方法。方法 124例患者(男性96例,女性28例),年龄27-76(53.6±8.7)岁。其中9...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内非接触式标测技术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7年 第3期11卷 178-183页
作者: 姚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100037
对于各种室上性和室性心动过速,因其发生机制及标测诊断、定位标准均已明确,常规标测技术基本上能满足需要。但对于一些房性和室性的难诱发、非持续性、多源性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常规标测往往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某些复...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Carto系统及其在临床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7年 第3期11卷 184-189页
作者: 张晓星 马坚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100037
导管射频消融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心律失常治疗中。消融成功的前提在于通过详细的电生理标测,准确地找出心律失常的起源位点或折返途径。传统的依靠X线作为指引的标测技术存在标测精度较低、定位困难、X线...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室性心动过速的导管射频消融
收藏 引用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7年 第2期11卷 88-94页
作者: 姚焰 张澍 郑黎晖 张奎俊 王方正 陈新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诊治中心 北京100037
目的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ARVC)致的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具有较高的死亡风险,心内非接触式标测可提供快速而准确的标测并指导消融。方法32例患者(男性26例,女性6例),年龄(37.2±13.8)岁,其中14例有晕厥/...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