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41 篇 期刊文献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34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36 篇 医学
    • 325 篇 临床医学
    • 14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4 篇 工学
    • 9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6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 篇 理学
    • 3 篇 生物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73 篇 心房颤动
  • 44 篇 心脏再同步治疗
  • 33 篇 心律失常
  • 27 篇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
  • 21 篇 心力衰竭
  • 20 篇 导管消融
  • 17 篇 室性心律失常
  • 16 篇 射频消融
  • 15 篇 心脏起搏,人工
  • 15 篇 心脏性猝死
  • 14 篇 临床研究
  • 12 篇 室性心动过速
  • 12 篇 心脏起搏器,人工
  • 12 篇 危险因素
  • 12 篇 起搏器
  • 12 篇 导管消融术
  • 11 篇 应用
  • 11 篇 心血管病学
  • 9 篇 心血管植入型电子...
  • 9 篇 除颤器,植入型

机构

  • 11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0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4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8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3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13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1 篇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
  • 9 篇 北京医院
  • 9 篇 北京协和医学院
  • 8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8 篇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 8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 7 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7 篇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
  • 6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5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5 篇 安徽省立医院
  • 5 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
  • 5 篇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 5 篇 沈阳军区总医院

作者

  • 231 篇 张澍
  • 173 篇 zhang shu
  • 114 篇 华伟
  • 99 篇 陈柯萍
  • 93 篇 hua wei
  • 72 篇 chen keping
  • 41 篇 唐闽
  • 39 篇 樊晓寒
  • 39 篇 戴研
  • 39 篇 tang min
  • 38 篇 姚焰
  • 34 篇 孙奇
  • 34 篇 dai yan
  • 33 篇 刘志敏
  • 33 篇 马坚
  • 33 篇 丁立刚
  • 31 篇 sun qi
  • 29 篇 yao yan
  • 26 篇 fan xiaohan
  • 26 篇 ma jian

语言

  • 34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346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血清白蛋白水平与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 第3期45卷 204-208页
作者: 杨绳文 刘志敏 糜家睿 刘尚雨 丁立刚 陈柯萍 华伟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100037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首次行CRT植入术的心衰患者357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随访终...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心脏置入型电子器械适应证患者合并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特征初探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 第10期48卷 837-841页
作者: 宁小晖 马文韬 樊晓寒 李晓飞 王倩 刘志敏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100037
目的:分析符合心脏置入型电子器械(CIED)适应证且术前发现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从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院就诊且符合CIED适应证的8 641例住院患者中筛选出CIED术前确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大动脉转位合并房传导阻滞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22年 第5期37卷 477-481页
作者: 张硕 李晓飞 王钊 宁小晖 樊晓寒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目的:回顾性分析大动脉转位患者合并房传导阻滞(AVB)的类型、特征及其他心律失常合并情况。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45例合并AVB的大动脉转位患者(男性26例,女性1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大动脉转位类型、超声Van Praagh分型、...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北京市城区居民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的监测研究
收藏 引用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 第6期42卷 504-509页
作者: 张林峰 李莹 周红玲 王洪波 戴研 初里楠 王利清 张燕 华伟 张澍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防治网络部 100037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研究中心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的 初步探讨北京市城区居民心脏性猝死(SCD)发生率及分布特点.方法 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和西城区抽取4个街道社区进行SCD发生率的监测,系统收集辖区内的人口和死亡资料,采用统一表格收集可能的心脏性猝死发情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主动脉组织和血浆中微小核糖核酸的差异表达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15年 第2期30卷 154-158页
作者: 王晓建 黄毕 樊晓寒 苏文君 张良 路天怡 田力 杨艳敏 惠汝太 张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急重症中心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北京市100037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外科 北京市100037
目的:本研究旨在寻找新的可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AAD)诊断标志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 RNAs)。方法:入选4例A型AAD患者的升主动脉变组织标本(AAD1组)和4例无心血管疾病的器官捐赠者的升主动脉组织标本(NC1组);入选20例A型AAD患者(AAD2组)...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生物医学工程新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远程监测中的应用进展
收藏 引用
中国循环杂志 2024年 第4期39卷 403-409页
作者: 杨举微 胡奕然 华伟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7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心脏及大血管病中心 北京100071
作为各类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慢性心力衰竭不仅为患者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也对医疗系统构成了巨大的挑战。通过智能电子设备、传感器和云计算等技术,远程监测实现了对心力衰竭患者数据的实时收集和传输,并结合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为患者...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预后的风险评估作用
收藏 引用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 第2期32卷 170-174页
作者: 糜家睿 刘志敏 杨绳文 吴灵敏 华伟 陈柯萍 丁立刚 张澍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律失常中心北京100037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在本院行首次CRT植入术的264例心衰患者临床资料。定义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包括心脏移植)和心...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动物在体心脏传导系统标测技术的研究生教学新模式探索
收藏 引用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2022年 第5期42卷 466-471页
作者: 王小康 赵若瑾 吕昀徽 岳广新 刘尚雨 贺婷 彭鹏 孟亮 李巨波 张宝杰 申晨 崔永春 王欣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血管植入材料临床前研究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动物实验中心北京102800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脏外科中心北京100037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心律失常中心北京100037
目的探索一种“理论授课-实体操作-5WHYs分析-针对性强化训练-考核”(STIM)临床技能教学新模式。方法10名教育背景和技术水平相当的心血管专业研究生,分别接受STIM模式(n=5)和传统“理论-操作-考核”(TPT,n=5)模式心脏传导系统解剖及电...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磁共振兼容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收藏 引用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20年 第3期40卷 214-217页
作者: 陈若菡 陈柯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北京100037
心血管植入性电子装置(cardiovascular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CIED)和磁共振扫描(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的临床应用逐年增加。50%~75%的CIED患者可能需要MRI检查。但由于MRI检查中的磁场和能量会导致电子装置不可逆...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脉冲电场消融治疗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 第10期44卷 1190-1194页
作者: 于丰源 唐闽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 北京100037
脉冲电场是近年来新兴的心脏导管消融能量源。相较射频和冷冻消融而言,脉冲电场消融(PFA)具有快速且特异性损伤心肌的优势,已率先应用于治疗心房颤动,相关研究如火如荼。近两年随着对PFA性质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了PFA消融心肌、治疗...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