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87 篇 期刊文献
  • 2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89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85 篇 医学
    • 72 篇 临床医学
    • 6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5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3 篇 中西医结合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 篇 中医学
  • 2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2 篇 理学
    • 2 篇 生物学
  • 2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主题

  • 7 篇 肥胖
  • 6 篇 生长激素
  • 6 篇 糖尿病
  • 5 篇 肥胖症
  • 5 篇 脂肪组织
  • 5 篇 糖脂代谢
  • 3 篇 瘦素
  • 3 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
  • 3 篇 矮小症
  • 3 篇 疾病特征
  • 3 篇 脂肪细胞因子
  • 3 篇 垂体腺瘤
  • 3 篇 糖代谢
  • 3 篇 代谢综合征
  • 2 篇 身高
  • 2 篇 垂体功能减退
  • 2 篇 胰岛素抵抗
  • 2 篇 21-羟化酶缺陷症
  • 2 篇 减肥
  • 2 篇 高孕酮血症

机构

  • 49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
  • 30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4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3 篇 中国生长发育行为...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2 篇 河北北方学院
  • 2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 篇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
  • 1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
  • 1 篇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
  • 1 篇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
  • 1 篇 临床医学专业试点...
  • 1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1 篇 北京医院
  • 1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1 篇 山东大学
  • 1 篇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
  • 1 篇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作者

  • 54 篇 朱惠娟
  • 34 篇 龚凤英
  • 32 篇 zhu huijuan
  • 30 篇 潘慧
  • 27 篇 gong fengying
  • 25 篇 pan hui
  • 18 篇 王林杰
  • 17 篇 阳洪波
  • 16 篇 卢琳
  • 14 篇 陈适
  • 12 篇 zhu hui-juan
  • 11 篇 lu lin
  • 11 篇 chen shi
  • 11 篇 wang linjie
  • 11 篇 姚勇
  • 10 篇 yang hongbo
  • 8 篇 yao yong
  • 8 篇 段炼
  • 8 篇 袁仙仙
  • 7 篇 duan lian

语言

  • 89 篇 中文
检索条件"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卫健委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89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疗效的相关基因多态性
收藏 引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8年 第5期38卷 731-734页
作者: 许可 阳洪波 潘慧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北京100730
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可改善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AGHD)患者糖脂代谢、身体组分、生活质量等。不同的患者所需rhGH的剂量以及对rhGH治疗反应存在个体差异,基因多态性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源: 评论
胰岛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纪念胰岛素发现100周年
收藏 引用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1年 第6期13卷 1-3,I0001页
作者: 肖新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协和转化医学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北京100730
1921年胰岛素的发现使糖尿病患者免于死亡的威胁。胰岛素的发现经历了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推动了对糖尿病这一疾病认识的深入。胰岛素的发现是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勇攀科学高峰勇气的体现,胰岛素制剂的发展展现了人类对科学智慧的执着追求...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脂肪组织衰老与肥胖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3年 第6期43卷 492-495页
作者: 胡雯婧 朱惠娟 龚凤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北京100730
脂肪组织在生物体内主要发挥调节代谢的作用,可以通过感知和储存多余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糖脂代谢和能量平衡,但年龄的增加和肥胖的发生会削弱脂肪组织对代谢的调节功能。肥胖动物脂肪组织中衰老细胞的发现提示细胞衰老在肥胖的发生发展中...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肥胖相关黑棘皮病的发病机制
收藏 引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6年 第6期36卷 416-419页
作者: 尚晨 龚凤英 王林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北京100730
黑棘皮病是肥胖患者常见的皮肤过度角化伴局部肤色加深的特征性改变,是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的可靠皮肤标志。该病是由于循环中过量的胰岛素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激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一1受体(IGF一1R),促进角化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茜草水溶性提取物减少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内脏脂肪
收藏 引用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7年 第9期37卷 1231-1236页
作者: 严克敏 徐剑 朱惠娟 潘慧 李乃适 王林杰 阳洪波 刘美娟 龚凤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北京100730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 北京100050
目的探究传统中药茜草水溶性提取物(RCAE)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体质量、脂肪含量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构建含PPARγ2启动子序列的p GL3-Enhancer-PPARγ2(625 bp)-Lu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建立稳定转染该质粒的3T3...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米色脂肪细胞来源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医学综述 2017年 第3期23卷 428-431页
作者: 潘周娴 朱惠娟 潘慧 龚凤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北京100730
机体中存在两类脂肪细胞,白脂肪细胞和棕脂肪细胞。在寒冷和肾上腺素等的刺激下,白脂肪组织中出现一种与经典棕脂肪细胞显著不同的新型脂肪细胞——米色脂肪细胞,其形态、表型和基因表达均介于白脂肪细胞和棕脂肪细胞之间。但米色脂肪...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雷公藤红素:一种潜在的治疗肥胖症的新药物
收藏 引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7年 第1期37卷 32-34,47页
作者: 严克敏 朱惠娟 龚凤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北京100730
雷公藤红素是存在于传统中药雷公藤根部的一种苯醌甲基三萜系化合物。近几年的研究发现,雷公藤红素能够减少摄食量、增加能量消耗,从而发挥强效的减重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激活瘦素受体-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和减轻下丘脑...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GIP/GIPR通路与神经内分泌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2年 第6期42卷 501-504页
作者: 杨盛旻 朱惠娟 段炼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100730 临床医学专业试点班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100730
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是一种可以促进餐后胰岛素分泌的肠促胰岛素。GIP及其受体(GIPR)与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息息相关。GIP/GIPR通路的异常激活在食物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糖耐量试验中生长激素(GH)反常升...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表现为高孕酮血症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症治疗后自然妊娠1例
收藏 引用
生殖医学杂志 2021年 第11期30卷 1517-1519页
作者: 郑光耀 卢琳 郁琦 禹松林 尹逸丛 邱玲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国家妇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北京100730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 北京100730
细胞色素P450氧化还原酶缺陷症(PORD)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中罕见的一种类型,属于常染色隐性遗传病,常引起女性青春发育异常、月经不规律及不孕症。本例患者发育正常,月经不规律,因不孕症进行检查提示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水平...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
巨催乳素血症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收藏 引用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1年 第3期41卷 203-206页
作者: 柯晓安 龚凤英 朱惠娟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内分泌重点实验室协和转化医学中心疑难重症及罕见病国家重点实验室100730
血清催乳素分子主要有3种不同存在形式,包括单体催乳素(23 kD)、大催乳素(40~60 kD)和与免疫球蛋白G(IgG)结合的巨催乳素分子(150 kD)。巨催乳素分子生物活性低但有免疫活性。巨催乳素血症是高催乳素血症(HPRL)的常见原因之一,常被误诊... 详细信息
来源: 评论